首页 百科知识 国家发行多少钞票恰到好处

国家发行多少钞票恰到好处

时间:2023-07-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国家发行多少钞票恰到好处_在北大听的12堂经济课 我认为,我们可以用货币发行总量的变化大致估算货币购买力水平,具体到某一项资产价格,我们可以用供求关系来加以判断。随后,各省响应武昌起义,相继独立,成立军政府,亦在各自范围内发行纸币,这些纸币在推翻清朝政府,建立民国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截至2012年末,中国M2余额已达人民币97.42万亿元,居世界第一,接近全球货币供应总量的四分之一。


我认为,我们可以用货币发行总量的变化大致估算货币购买力水平,具体到某一项资产价格,我们可以用供求关系来加以判断。我们可以用这种办法来分析房价、劳动力和原材料价格。

——王亚伟(经济学硕士,华夏基金管理公司副总裁,

曾在北京大学演讲)


据历史学家考证,中国最初的货币是原始社会末期使用的海贝,因此很多与钱有关的汉字都从“贝”。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开始出现了金属货币和铸币。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统一了币制,以黄金和方孔圆形的铜钱流通全国。直到宋代,才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

在我国,纸币的大量发行和使用,是近代以后的事情。早在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先生为筹集粮饷、军械和革命活动经费,便在国外发行了筹饷券。

武昌起义后,南京临时政府为扫除清政府的残余势力,应付军政急需,发行了陆军部“军事用票”和中华民国南京军用钞票。随后,各省响应武昌起义,相继独立,成立军政府,亦在各自范围内发行纸币,这些纸币在推翻清朝政府,建立民国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民国后,“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与尚用旧名的“交通银行”一起被定为国家银行,继续发行兑换券。

后袁世凯称帝,引起了讨袁战争,接着各地军阀混战,国内财政状况极端恶化。二行遂于1916年停止兑现,结果引起了粮食和各种商品价格飞涨。1924年,孙中山先生为调节金融,活跃经济,在广州设立了“中央银行”,代理国库,发行货币,履行国家银行的职能。接下来的历史我们都知道:国民党政府为掠夺财富,于1935年实行“法币改革”,禁止银元在市面上流通,并强制将白银收归国有——实际上是为四大家族所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采取通货膨胀政策,法币急剧贬值。最严重的时候,人们上街买一些日用品,也要带上成摞成摞的法币。

至此,我们便已经可以解答那个许多人头脑中都有的疑问了,那就是——既然国家可以印制钞票,为什么不多印一些?多印一些钞票,发给老百姓,人人都成了富翁,岂不是好事?答案很简单:印制钞票太多,就会导致钞票的购买力下降,甚至成为一堆废纸。

那么,一个国家究竟印制多少钞票才恰到好处呢?这涉及一个经济学概念,那就是“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期内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它由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供应的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两部分构成。

为准确理解这一概念,我们先来回顾一份资料:

2008年7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我国2008年上半年的各项经济数据。其中有一项是:货币供应量基本稳定,存款余额增加较多。6月底,广义货币(M2)余额为44.3万亿元,同比增长17.4%,比去年同期加快0.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15.5万亿元,增长14.2%,回落6.7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M0)30181亿元,增长12.3%,回落2.3个百分点。

在类似的经济报道中,经常会出现M0、M1、M2,它们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呢?在我国,M0是指流通中的现金;M1就是狭义货币,即M0加上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M2则是广义货币,是在M1的基础上再加上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在日常生活中,M0数值越高,证明老百姓手里的钱越多,幸福指数越高。M1则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M2反映的则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

一般来说,当经济萧条的时候,通货紧缩,东西越来越便宜,失业上升,作为金融宏观调控的主导部门的央行,就要降低利率,鼓励大家贷款,发展经济。当经济过热的时候,通货膨胀,东西越来越贵,央行就要提高利率,减少贷款,减少社会上的货币量。

比如5年前,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印钞机一直马达轰鸣。而中国作为全球五大“印钞机”(中国、美国、日本、欧元区、英国)之一,虽然对货币供应量有所控制,但无论从绝对水平还是相对水平来看,至少也没有太落人后。

相关数据表明,过去4年,中国货币供应量激增了50万亿元,几乎翻番。其与GDP之比,也一路水涨船高。截至2012年末,中国M2余额已达人民币97.42万亿元,居世界第一,接近全球货币供应总量的四分之一。

普通读者可能对这些数据不太敏感,但大家基本上都听过这样一句话——4万亿投资计划——2008年,为应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启动了规模达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如今,4年过去了,我们固然看到了可喜的收获,但借用某外国媒体的话说,过去几年,中国是用信贷急剧扩张的方式维系了繁荣,但同时也埋下了货币快速贬值的隐患。国内一些学者也认为,4万亿投资计划存在诸多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很明显的一点:4万亿从哪里来?即使这4万亿不全是新印的,也有一大部分是新印出来的。正因为如此,当我们刚刚尝到一点经济复苏的甜头的时候,即2009年底左右,我国的CPI便连创新高。凭空多出来那么多钱,而这些钱又势必要寻找出路,同时社会上与之相匹配的财富和机会却没有变,物价怎能不高?

当然这只是一方面的原因,中国的货币发行量还与外汇储备挂钩。中国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赚到美元后,按照中国的外汇管理规定,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换成人民币。假设甲企业挣了1000美元,那么就要换出约 7000人民币。这1000美元再由外汇管理部门投资到美国,存入专门账户,或者买美国国债。

这样一来,中国境内的基础货币就多了7000人民币……中国近年货币量急剧增长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货币发行机制与外汇有关。尽管如此,中国目前的货币发行量也只能用“只多不少”来形容。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印钞机”的中国,是时候刹刹车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