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从2000年开始,中国收藏品的价格上升得很快,增长率远离了市场平均的增长,但我认为,如果继续长期持有此类收藏品,藏家是不会输钱的。因为艺术品投资往往表现出很高的复利效应。在艺术品投资市场中,若以每年复利8%来计算,200多年就会上升6000多万倍。就算剔除通因素,每年仍然有5%的复利。那么,你说收藏能不能赚钱,答案是可以赚钱。
——张五常(著名经济学家,曾在北京大学演讲)
我们看香港电影,经常会看到有人由于某种原因借了黑社会的钱,被追得无处藏身,挨打挨骂不说,还总也还不完。用黑社会的话说,这叫“驴打滚的利”,旧社会则叫“印子钱”,民间称之为“高利贷”,这一系列叫法,一定程度上都是我们所要说的复利。
简而言之,复利就是利滚利、利生利。以存款为例,假设我们存入银行1000元,在一年期利率5%的情况下,存满一年就可以得到利息50元,然后我们再把这1050元继续存入银行,那么第二年的利息就达到52.5元了,如果一直这样存下去,利息就会越来越多。
最终会多到什么程度呢?请看下面的故事:
很久以前,印度有个非常喜欢下棋的国王,有一天,他对一个棋艺很高的大臣说:“我知道你以前经常让着我,今天我心情很好,你好好下,如果你赢了,随便你要什么奖赏。”大臣见国王确实心情不错,便三下五除二地赢了国王,然后说:“陛下,我要的其实很简单:您看我们面前这张棋盘,它上面有64个格子,你只要能在第一个格子里放上一粒米,然后在第二个格子里放两粒米,第三个格子放四粒米,如此类推,帮我放满这张棋盘,我就心满意足了。”
国王一听这还不简单?当即命掌管粮库的官吏去取米,按他的想法,这个大臣顶多也就能赢一袋大米。但不一会儿,掌管粮库的官吏便大惊失色地跑来告诉国王,倘若真的按照国王和大臣的约定执行,就算把国内所有粮库的大米都搬来也不足以支付。
那么,究竟需要多少粒大米才能填满故事中的棋盘呢?某位较真的学者通过计算得出了答案——18 446 744 073 709 551 615——这个比我们的银行的账号还要长的数字,很多人读都读不出来,天文数字都不足以形容它。
当然,这仅仅是一个理论上的例子,实际生活中既无这样的好事,而且真正的“复利”也不是这么简单地倍翻倍翻再倍翻,不过它已足以说明复利效用的惊人。
我们不妨再计算一下顺利情况下10万元人民币的复利收益。假设我们有10万元资金投资于股市,或者其他投资领域,同时假设每个月可以净收益10%,下个月再把所有的本金和收益继续投出去,同样再赚10%,然后继续投资,如此循环下去,一年下来便能净赚21万余元!如果连续3年,连本带利就可翻到300多万元!
巴菲特为什么可以成为超级富豪?股票投资所带来的复利效应便是其一。
当然,即使是巴菲特,也不敢拍着胸脯说自己每月都能净赚10%。相反,投资市场上每月亏10%甚至亏得血本无归的人比比皆是。老百姓常说,怕就怕好的不灵坏的灵,所以运用复利,稳妥第一。否则连本都亏完了,还有什么利呢?
可惜很多人就是想不透这个道理。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平常嘴里总是哭穷,但是一遇到类似集资之类的事情,这些人就好像会变戏法似的,突然就有了很多钱,为了所谓的“高利”争先恐后,好像晚一会儿别人就再也不收了似的。结果这些人在把自己赔进去的同时,制造出了一个个的“房姐”。
有些人则比较冤枉——亏都不知道是怎么亏的。去年某报纸报道,南方某城一位姓杨的先生致信报社,诉说了一件令他很郁闷的事情:5年前,杨先生的一张银行卡不知怎么的产生了5分钱的欠款,杨先生并未注意,银行方面也未提醒,结果5年下来,超限费、滞纳金、利息越滚越多,直至滚到了694.96元。600多元虽说并不多,但它与最初的5分钱比起来,足足翻了一万多倍还多!或许杨先生应该感到庆幸,若是他当初欠的多些,岂不是连全部身家都得赔上?更令杨先生郁闷的是,就因为这最初5分钱的欠款,他被列入了央行个人征信系统不良信用顾客名单,因此他贷款买房的希望也随之破灭了。
另外一些人就是明知深渊还往里跳了。如前所述,放高利贷又叫放印子钱,其实它还有一个更著名的名字,叫放血印子钱,其中的“血”字一语双关:一方面指旧时放高利贷双方往往按手印为证,而按手印用的印泥多是红色,另一方面则是指高利贷计息极重,一旦借后很难偿清,最后往往闹出人命。
类似的事情当今社会也不鲜见。包括笔者的老家在内的很多农村地区,都存在着类似的人甚至组织,笔者曾经听说过这样两个悲剧:
其一,某大学生刚刚毕业便萌生了创业的豪情壮志,由于家里不支持,他便悄悄找到村里一位流氓,借了一笔钱,开起了商店。结果是还款日期到了,他的钱也赔光了。流氓及其豢养的打手多次上门,答复都是没钱,再等等,最后流氓本性流露,竟当着大学生父母的面把他打了个腿骨骨折,后来一家人被迫卖掉了赖以居住的房子还债,这事才算完结。
其二,另一个青年向高利贷组织借款10万元,领着一群农民工承包某建筑工地上的零活。结果辛苦辛苦干了一年,这个青年又垫材料又垫工资兼伙食费,甲方老板却因难以为继偷偷跑了!赔得一干二净的青年顿时没了着落,虽说他的父母及时挺身而出,代他承担了所有的欠款,找遍亲戚朋友,挨家挨户借钱,总算还清了借款,但这个青年却因受打击太大,趁父母不注意寻了短见。所以,不论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还是从珍爱生命的角度来看,我们都应该尽可能地离高利贷远些。
更重要的是,那些借高利贷的人并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真正使人的财富增值的并不是什么暴利的方法,而是时间。李嘉诚说过:30岁以前要靠力气挣钱,30岁以后要靠钱生钱。与其借高利贷铤而走险,不如给自己几年时间,自己积累些资金,也积累些必要的经验。即使不成功,也不会被“复利”逼得走投无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