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里有三组人,每组共十人,午餐时间到了,而且从天色来看,好像一场大雨又要来了。
第一组有人说:“起来,跟我走!”他的行动只引来了数名跟随者,他只好对其他还坐着的人大叫:“起来,立刻跟我走!”
第二组有人说:“因为现在天空看起来含水量增加很多,根据数据显示,降雨的概率会超过90%,所以我们要离开了,请注意听好,我的计划是这样:大家都站起来,朝那棵苹果树的方向前进。大家请排成一列,跟前面的组员保持约30厘米的距离,绝对不能跑,也不可以留下私人物品。等到了苹果树下就停止前进……”
第三组有人说:“几分钟后就可能会下雨了,我们何不到那棵苹果树下?一方面万一下雨的话我们可以躲雨,另一方面也可以摘些新鲜的苹果当做午餐。”
在过去的领导组织者中,很多人是采用第一种或第二种方法,即“权威式的命令”或“无微不至的关照”。在过去一个世纪中,企业普遍应用这两种方法,主要的目的是用来维系既有的体制,而不是将组织变得更好。
权威式的做法不可能瓦解所有反抗的力量,有些员工或者是充耳不闻,或者是阳奉阴违,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有阻碍作用。
无微不至的做法,虽然可以明确而详细地制订出员工所要做的事,然后再仔细监督他们去做。但是这种做法所耗费的时间相当长,而且员工对于各种突发事件缺乏反应的能力,从而导致缺乏效率与决策力。
上述的第三种做法正是以“愿景”为基础的,而愿景正是所有卓越领导的重要要素。愿景呈现出一幅未来的图像,并对大家必须努力创造的未来提供公开或暗示的解释。
“几分钟后就会下雨”——这是对未来危机的一种“预测”,然而“到苹果树下躲雨,又可吃苹果”是一种具体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在每个成员的脑海中呈现出不同的图像,而这些图像正是让每个成员站起来,向苹果树前进的动力。
有效的愿景可以产生三种作用:
(1)透过厘清组织运作或改善的大方向,愿景便能成为成千上百个支节政策的提纲挈领的表述;(2)愿景会激发员工朝向正确的方向采取适当的行动;(3)愿景可以迅速、有效地帮助员工协调彼此的行动。
愿景的第二个作用是激励员工采取与短期、个人利益不一定相关的行动,进而与整体的、中长期的利益相结合,并愿意配合推动。一个好的愿景所需推行的变革不免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痛苦。
有时,达到好的愿景需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上面的关于苹果树的故事中,每个人只是牺牲暂时的舒适,走到树下即可;但是在很多组织中,员工必须被迫走出原本安逸舒适的环境,以更少的资源完成工作,他可能还必须要学习新的技能与知识,否则还可能会面临失去工作的威胁。
有效的愿景会清楚地指出:短暂牺牲所换来的利益和个人满足,远胜于今天乃至明天保持现状所拥有的一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