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组织里,都存在几个难管理的下属,他们像苹果箱里的烂苹果,如果你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他苹果也弄烂。这就是著名的烂苹果定律。不少团队或企业都会遇到一些很难管理的下属,他们不但自己不能顺利完成工作,还会影响其他下属的工作情绪、拉低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
在管理团队时,如何避免“烂苹果”的出现、怎么应对以及能否将这些“烂苹果”转为“好苹果”对于中层主管的团队管理都至关重要。
很多时候,管理者对下属评估时,可能会掺杂很多主观的思想,例如某个下属不是很听话,或者有的想法和自己的意见相左,但是这并不能证明该下属就是一个“烂苹果”,所以,在给下属定位的时候,不能掺杂个人的主观因素,要从工作的角度出发,公平地进行评估。
在评判谁才是真正危害团队的“烂苹果”“害群之马”时,要确认以下几点:
● 该下属成为“烂苹果”的原因是什么?
● 该下属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
● 如果该下属在思想上能够扭转的话,他会不会成为我们得力的助手?
● 该下属之所以是“烂苹果”,我们的责任又是什么?是不是日常管理出了问题?
● 是不是给了该下属足够的尊重?
● 是不是忽略了该下属的能力,没有让该下属有足够的发挥空间?
通过这些问题的考虑,不但可以慎重地决定某下属是否真的是团队的“烂苹果”,还能从团队角度发现整个团队或企业的不足。
虽然很多团队都会出现“烂苹果”,但是尽量做出防范措施还是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的。
● 把好入口关
就像精心摘苹果一样,企业要从招聘人开始,把好入口关。在对技能考核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对个人品行的考核。技能差可以培养,品行差就难以改变。
● 建立好环境
苹果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可以延长储存期,延缓苹果变坏的时间。企业也是一样,一个蓬勃向上的企业文化、宽严结合的企业环境、和谐轻松的企业氛围可以延缓和减少“烂苹果”的出现。
● 经常检查
良好的环境提供了健康的氛围,却挡不住少数人因懒惰、自私产生的坏心情,还有因误会、不公、报复产生的坏情绪,长期得不到化解就会产生“烂苹果”效应。经常谈心检查,发现不良的苗头及时处理,避免“小洞不补,大洞受苦”。
● 处置工作要细致
处理“烂苹果”下属一定要工作细致、缜密,做好预案,攻心为上,避免大冲突,激化矛盾,得不偿失。有个企业刚被处置下来的中层干部,第二天开车把老总撞死了,反面教训说明了“烂苹果”处置工作的重要性。
那么对于团队里面的“坏苹果”应该如何处理和应对呢?
● 适才适所,岗位调整
有时候一个人并不是没有能力,而是没有在适合他的岗位发挥其才能。如有的人是很好的工程师,但不是很好的主管,所以把他提拔成主管反而害了他,让他在工程师的岗位上发挥能量也许更好。所以,尝试去转换跑道是一种很好的处理的方式。
● 了解心态,适当赞美
有些孔雀型的下属需要不断的赞美和鼓励,如果他发现自己不受重视,而且经常被忽略的话,就很容易处于怠工状态,没办法发挥自己的潜能,所以对这类人需要经常性的谈心,表达对其的重视,他自然会恢复生机,做出成绩。
● 孤立使其自动放弃
而对于那些很难转变的“烂苹果”,则可以采取孤立的方式放弃他。大部分人都是有自知之明的,一旦被孤立就自然会了解自己的处境而会主动离开。但是,在很多情况下,“烂苹果”还是可以变成好苹果的,作为管理者,你应该帮助他们改变,这样对于下属是一次进步,对于企业则是一笔财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