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和谐发展和经济包容性增长具有一致性
在发展道路上,党中央根据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让经济的增长包容社会建设,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思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和谐发展和经济的包容性增长具有一致性,表现在:(1)经济包容性增长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在目的上是一致的。实现经济的包容性增长,从最终目的上看,是要让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公平地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缩小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差距,体现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在此基础上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从最终目的上看仍然是强调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通过和谐社会的建设,缩小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差距,解决或者缓解一些社会矛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仍然要强调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仍然要强调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仍然要强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经济包容性增长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在目的上是一致的。(2)经济包容性增长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在基础上是一致的。经济的包容性增长首先是一种增长,要实现经济增长成果的公平共享,让经济增长的成果惠及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并使经济的增长能够包容社会建设、包容环境改善、包容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必须建立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上,从某种意义上看,没有增长就没有包容,包容性增长的基础是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样要建立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因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无论是民生的改善,还是社会矛盾的化解,无论是城乡差距、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还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无论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完善,还是人民群众民主权利的实现,无论是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还是社会管理体系的完善,都必须建立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上。所以,经济包容性增长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都需要以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为基础。(3)经济包容性增长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相互促进的。经济的包容性增长,可以使经济增长的成果惠及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可以有效地缩小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差距,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可以解决或缓解一些社会矛盾,有效地减少社会不和谐的因素;可以使经济的增长与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环境的改善相互包容,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经济的包容性增长可以在各个方面有效地增加社会的和谐因素,减少社会不和谐的因素,推动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又必然要求经济增长的成果要实现公平的共享,让经济增长的成果能够包容绝大多数社会成员,让经济建设能够包容社会的建设,包容环境的改善。所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也就必然要求经济实现包容性增长。
二、实现经济包容性增长,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实现经济包容性增长,让绝大多数社会成员能够公平享受经济增长的成果,使发达地区的增长能够包容不发达地区的增长,使城市的增长能够包容农村的增长,使经济的增长能够包容环境的改善和资源的节约,让经济的增长和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相互包容,这些,都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产生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第一,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有一部分社会成员没有享受到,或者没有完全享受到经济增长的成果,致使一部分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没有得到提高或者提高不大,生活比较困难,同社会的平均生活水平产生了较大的差距。相关资料表明,2013年末,我国农村的贫困人口有8249万人。有相当一部分低收入群体,虽然其收入水平在贫困线以上,但在不断攀升的物价水平下,仍然生活得比较困难。大量低收入人群的存在,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他们中的一些人,会产生对社会的仇视,极端的会采取不同的方式去报复社会。一部分低收入者为了生计,置法律于不顾,用盗窃、抢劫、卖淫等方式获取生活来源,走上了危害社会、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包容性增长是一种共享式的增长,实现经济包容性增长,可以使大多数社会成员共享经济增长的成果,提高生活水平,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促进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第二,目前我国社会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二元结构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比较明显的表现:一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农村,存在着巨大的城乡差距;二是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在收入上的不平衡,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26955元,农民人均收入为8896元,差距达到了3倍之多,加之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在享受社会保障方面的差距,造成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在生活水平上的差距;三是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在享受权利上的不平衡,虽然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都能够平等地享受权利,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在享受权利上是不平衡的,城镇居民在子女入学、就业、就医等方面都优于农村居民,长期以来存在的农民工子女入学难问题,就是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在享受权利上不平衡的典型表现。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表明城市的发展没有很好地包容农村的发展,经济增长的成果没有实现城乡共享。同时,城乡二元结构,还会诱发一些社会矛盾和问题,加剧一些已经存在的社会矛盾,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实现经济包容性增长,让城市的发展能够包容到农村的发展,让经济增长的成果更多地惠及农村居民,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这样就能够很好地实现经济发展的城乡共享,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减少和缓解由于城乡差距过大而产生的社会矛盾,促进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第三,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一大问题。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从东部地区开始的,由于自然条件、资金、技术等各个方面的原因,东部地区的发展一直快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发展虽然比东部地区慢一些,但仍然快于西部地区,由此造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西部地区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71.4%,但2013年的GDP只占全国的20%左右,人均GDP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3左右。西部又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大部分省区还是边境地区,西部地区发展不起来,不仅会影响到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还会影响到国防的巩固和边疆的稳定。所以,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还是政治问题、民族问题。区域发展的不平衡表明东部地区的发展没有很好地包容西部地区的发展,经济增长的成果没有实现区域共享,同时,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也同样会诱发和加剧一些社会矛盾,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实现经济包容性增长,让东部地区的发展更好地包容和带动西部地区的发展,可以实现经济发展的区域共享,有利于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减少和缓解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而产生的社会矛盾,促进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第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迅速增强。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我国的GDP仅为3645.22亿元,按当时的汇率折算,为2683亿美元,排在世界第15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终核实,2013年,我国的GDP达到568845亿元,按2013年年末的汇率折算,为9.4万亿美元左右,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国在经济增长的方式上,主要不是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取得的,更多的是依靠对资源、能源的消耗来取得的。对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不仅会影响到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而且还会破坏环境,引发生态危机。这种增长方式,是一种以牺牲长远发展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这种方式的增长,影响到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影响到了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影响到了生态环境的改善。这一问题的存在表明,经济增长并没有包容资源的节约,没有包容环境的改善,没有包容生态的平衡,量的增长没有很好地包容质的提高。这一问题的存在,也会引发和加剧一些社会矛盾,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实现经济包容性增长,把经济增长方式转移到主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推进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社会发展和生态平衡之间的和谐,促进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第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不仅需要有一个稳定的国内环境,而且需要有一个稳定和谐的国际环境。目前,虽然和平和发展仍然是世界的两大主题,但国际社会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还很多,强权政治、霸权主义依然存在并影响着各国的和平发展,影响着和谐世界的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讲,当今世界仍然是一个动荡不安的世界。国际社会中的不安定因素,必然会影响到国内的建设和发展,影响到经济的增长,几年前发生的利比亚事件,使我国蒙受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实现经济包容性增长,一方面,让经济的增长更好地包容国防的建设,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使之既能够有效地保护我国在海外的经济利益,又能够用自己的力量有效地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和促进和谐世界的建设。另外,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包容其他国家经济的发展,实现各国经济发展的互利和共赢,这样,就能够减少国际社会中的不稳定和不和谐因素,推动和谐世界的建设,能够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推动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