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移动互联网战车的小米仍然在高速前进,仅在2014年上半年,小米就已经实现了2013年一年的销售额。而小米这个品牌也在不断高速前进的过程中将自己的口碑传播给更多的人。
在很多人看来,小米的每个用户都是小米的免费推销员。但实际上,事实并不仅仅如此,小米正在做的事情是让每个接触过它的人都为其推销,这就是小米成就口碑的神奇秘密。
2010年正值智能手机的换机潮,好的元件当时是稀缺品,而小米团队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供应链的信任和支持,当然,没有供应链的信任和支持就别说聚集粉丝的信任和支持了。
尽管当时的雷军在互联网领域已经颇有名气,负责小米硬件的曾经是摩托罗拉的高管周光平,但在大家眼里,小米的硬件仍然不够硬。直到2010年12月底,小米与芯片商高通的谈判才初战告捷,而高通最后选择小米的原因就在于其为用户提供高质量手机的信念。
为拿到夏普液晶屏的供给,小米花了很多时间来沟通,据说小米是日本东北地区地震之后首个拜访供应商的中国公司。最终,小米公司无论如何都想把手机做好的信念和魄力打动了高通,使得高通下了互联网手机新模式的赌注。
供应链没有问题之后,第二道关卡就是生产关和品质关。业内人士都知道,每个生产链都有爬坡的过程,生产工人总需要有一个熟悉新流程的过程,而小米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从一开始就保证自己的良品率。
本着对用户负责任的态度,小米进行了反复甄选,最终选择了给苹果组装iPad的英华达加工线。果然,后来的10万部小米手机卖出去都没有什么大问题,从质量上保障了小米手机的口碑。据悉,英华达南京工厂将近80%的业务都来自小米。
连我国台湾著名企业家郭台铭都曾说,他最大的遗憾就是错失了小米,而被小米选择的和选择了小米的,无论是供应链还是加工线,都主动对小米公司的经营理念口口相传。
无论是供应链还是生产关,小米在巨大的挑战面前表现出了极大的聪明才智。很多品牌不敢轻视在消费者的口碑上下功夫,却忽略了其他群体,如企业合作伙伴、供应商等。但小米做到了,与小米合作的各个渠道似乎都在为其做着免费的宣传,甚至连没有成功参与其中的郭台铭都成为意见领袖,其声称遗憾地错过小米无疑是对小米品牌无上的褒奖。
除此之外,小米没有忽视自己员工的力量,他们深知,小米的每一个员工都是传播小米品牌最有力的推动者。
小米公司有一个与员工一起分享利益的理念,最大的体现之一就是小米成立没多久就推行了全员持股、全员投资的计划。当然,给足够回报,一方面是为了让员工更加安心、努力地工作;另一方面为的就是能让小米员工促进宣传,更重要的是在第一线与用户无缝沟通,与用户做朋友。做朋友的心理就是,当用户有问题的时候,第一时间解决,即使解决不了也要想想办法帮他解决。如此一来,小米的每一个员工不仅是小米的工作者,更是小米口碑的传播与维护者。
员工对于企业口碑的塑造和传播的作用不容小觑,很多企业都深入认识到了这一点。其中,星巴克连锁咖啡就是员工促进品牌口碑塑造非常成功的一个案例。
很多人评价星巴克咖啡的味道时都认为他们的咖啡并不是最好喝的,但他们更满意的是星巴克安逸和舒适的环境,当然,这个环境是所有星巴克员工创造的。
星巴克董事长霍华德·舒尔茨说“每个员工都是品牌的形象代言人”,星巴克可以说是将员工与顾客的口碑利用到了极致,每个星巴克员工都在努力通过舒适的环境和真诚的微笑为顾客带来良好的体验。
去过星巴克的消费者都知道,星巴克所有员工似乎永远在微笑。不管排队等候的有多少顾客,不管顾客有多么急躁,甚至在面对顾客怒容的时候,星巴克员工也仍然微笑着、轻声细语地与顾客说话。
在星巴克,无论顾客的眼睛在什么时候与员工的目光接触,都会看到他们的微笑。因为,每个员工都在为让每个顾客感觉星巴克是一处充满安宁、亲切与祥和的休憩乐土而努力。在星巴克店里,最大的声音就是轻柔的音乐,因为星巴克的员工从来不会去惊扰那些沉浸在家与公司之外的“第三空间”中的顾客。
在商品销售的过程中,口碑是“使顾客决定购买还是放弃购买的决策关键”,显然,作为与用户直接接触的公司员工在口碑的传播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星巴克与小米明白,每一个顾客好的口碑将带给他们更多的顾客,而很多顾客好的口碑就在于员工在工作和行为方式中对品牌口碑的传播。
一个企业的口碑营销策略应该是多维度的,这就需要企业不仅要考虑直接的消费者,更要考虑各个岗位的员工、各个产品的渠道、各个层级的供应商和战略合作者,不管你相信与否,他们其实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我们产品和品牌的口碑传播。
所以,要想成功以口碑拉拢客户,不妨首先试着拉动每一个能接触到你品牌的人,不管他是你的员工、你的战略合作伙伴,还是你的竞争对手,都没关系,你要做的就是让他们成为传播你品牌的意见领袖。当你成功做到这一点时,你终将能像打着互联网概念的小米般,成功实现全面突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