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人做生意,注重从小处着手。温州人务实苦干,只要有一分钱赚,温州人都会不遗余力地去干,从不好高骛远,从不好大喜功。温州人赚钱,从零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一丝不苟。
在众多经营成功人士的经验介绍文章中,最受欢迎的是那些讲述如何一夜暴富的文章。之所以如此,一是它有冲击性,二是符合国人的一些机会主义心理。一开始就想着脚踏实地、一步一点积累的人没有几个。
这是一大误区,一夜暴富获得的可能在短短时间内消耗了。当财富不能积累,就只能做减法运算,无论多少财富都会坐吃山空。如果你认真积累,哪怕每天只积累一元钱,你的财富也是在增加。
永嘉县桥头镇的纽扣市场闻名全国,可这个市场却鲜见闻名全国的人物。是纽扣这东西本小利薄还是这地方的人只重利不为名?桥头镇有一个神秘人物,在温州纽扣市场壮大中作出了大贡献,他的名字叫邹文聪。
邹文聪生于60年代,中学毕业后未能考上大学,家乡田少人多,连种田务农都有难处。他只好自谋出路。此时许多永嘉人正投入到销售纽扣的行列中。
纽扣这个行业成本极低,适合并没有多少钱的人从业。邹文聪最初进入这个行业时才17岁,家里也拿不出钱给他,他只好找别人借,凑了100元钱,从桥头纽扣市场进了一些货,用书包背着走村串巷叫卖。
一枚纽扣仅赚几厘钱的利,要想通过经营纽扣成为百万富翁是何等艰难。邹文聪的想法很简单:只要能够赚点钱,积累一点小小的资本,在适当的时候改行从事别的产业。
最初,邹文聪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推销员,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游商。他背着一书包纽扣,差不多是盲目地向前走,每走到一个集镇便停下来,在那里摆几天地摊。遇到有人干涉,便收起纽扣,背上包就逃。待包里的纽扣快卖完,他开始往回走,到达温州时包正好空了,于是他就用所赚的钱又进一批纽扣,再次踏上征程。
靠着这种办法,邹文聪的本钱慢慢滚大,进的纽扣也多了,不可能再像从前一样在周边转,一定得去大一些的城镇,否则就难以卖出去。去远的地方,不能再靠步行,得乘车。乘汽车,管理严格,一定得买票,否则上不了车。火车的管理混乱一些,邹文聪抓住空子,专乘那种一站一停的慢车,专走小站,有隙可乘。每到一个地方,他就将火车站的环境摸熟,趁别人不注意溜上车。遇到查票或躲进厕所,或钻进座位底下。为了省下住旅店的钱,他总在火车站、汽车站一类的地方过夜。
就像那些喜欢打麻将的人每时每刻都在琢磨怎样赢牌一样,邹文聪每时每刻都在琢磨怎样将纽扣推销出去。打麻将需要见风使舵,通过场上各人的表情动作判断其手中有什么样的牌,通过已出的牌判断牌局的走向。搞推销也需要察言观色,时间一久,邹文聪还真琢磨出一套推销办法,善于将自己突出优势,对他人投其所好,生意也就越做越好。
路数跑熟了,他知道,其实卖纽扣并不一定非得回温州进货,全国各大城市都有批发市场,有纽扣生产厂,他完全可以就地取材。从此,他不再远距离奔波,而是每次卖完货后就地进货。这样既省了交通费用,也省了时间。
就这样走一路卖一路,几年后他竟然从温州走到了大连。邹文聪发现,大连的纽扣市场不错,需求量大,可供货量不足。大连的服装业发达,纽扣用量大。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获得了第一个固定客户,拿到了一笔真正意义的订单。有了这个订单之后,邹文聪不再跑推销了,盘过一间门店,在大连搞起了前店后厂。
邹文聪游走全国各地搞纽扣推销,对于许多城市的纽扣批发市场以及生产厂家都非常熟悉。他自己开厂,能吸取人家的优点,知道什么样的纽扣受欢迎。有些纽扣,由于生产需要设备投入,他的厂子没有这么大规模,便从原生产厂进货。因为进货渠道广,货色非常多,又是专卖,所以影响力巨大,不久在大连便闯出了名头。
做任何生意,你不可能抓住全部人,只能抓住一部分人。专卖店针对固定人群,生意反而好做一些。模式上的成功,让邹文聪初步尝到了成功的滋味。
也就是这时候,更大的机会出现了。1992年,大连德宝纽扣厂因经营不善濒于倒闭,为了挽救这家国有企业,有关部门四处张罗,希望招商引资。可并没有多少人对这种厂感兴趣,主要是考虑到有一系列遗留问题难以解决。邹文聪看准时机,及时出手买下了这间工厂。当时大连私人收购国有企业尚无先例,邹文聪创造了第一。
之后邹文聪也遇到了难题:设备落后,人员素质差,他如果想让这间厂起死回生,设备更新、人员培训都需要钱,而他买下这间厂时差不多倾其所有,再没有钱了。
可温州有钱。在温州民间融资并不难,难的是你必须付出巨大的成本。邹文聪手中有市场,他不怕产品没有销路,这几年经营的虽然是间小厂,却也让他明白了一些管理的道道,这方面他也有把握。他回到温州,获得融资,从意大利等地进口一批现代化设备。
从此,邹文聪不再生产普通的纽扣。普通纽扣针对的是普通市场,实际上纽扣除了实用性还有装饰性,许多年来,中国人比较重视的是纽扣的实用性,忽略了其装饰性,而在国外情形完全不同,他们更强调装饰性,纽扣成了时装的重要组成部分。邹文聪的这间厂就是要加强这种装饰性,提高纽扣的文化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
邹文聪喜欢看书,尤其与纽扣有关的书籍他是爱不释手。这么多年下来,他已经成了纽扣专家,国内外的纽扣市场他如数家珍。我们常常看到某位名人的一袭衣裙动辄几十万几百万。一套衣服何以能有如此高价?大多数中国人认为,这是因为名师设计的缘故,而且属于定人设计,世界上独此一套,再无重复。然而邹文聪认真研究之后发现,真正令这些衣服价值连城的,并非设计师的名气,也不是款式的独特或者面料的昂贵,是因为一个被绝大多数人忽略了的辅料——纽扣。比如报章报道戴安娜王妃的一件长裙,上面的纽扣用的是意大利制造的“南非钻石纽扣”,单是这种纽扣的价格便比裙子本身贵出好几倍。
之前温州人的成功经验告诉邹文聪,办厂成功,除了管理必须科学严谨之外,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必须创出自己的品牌。应该说,在市场竞争的初级阶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品牌优势和经营模式优势,管理系统的优势此时还不十分明显,只有市场高度发达而企业又上了一定规模,管理系统的竞争力才会突显。所以,经营模式竞争力和品牌竞争力是持续竞争力,管理系统竞争力是企业的终极竞争力。
意大利生产设备本身便具有相当的技术含量,为邹文聪进行品牌创新提供了定型基础以及设备基础。邹文聪即使不进行任何创新设计,仅仅按照这些设备的原设计程序生产,其产品就能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了。再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番革新,品牌就由此创立。邹文聪给自己的纽扣注册了商标,取名为“迈利达”,并申请了品牌保护。
邹文聪意识到,大连的纽扣市场虽然很大,但与家乡相比还是存在很大的不同,大连的纽扣市场主要是在本地,永嘉桥头镇的纽扣市场却面向全国。有了全套意大利进口设备,邹文聪原有的销售渠道肯定不能适应生产规模的需要,他必须拥有一个具有更大吞吐能力的渠道。因此,邹文聪又在桥头镇创建了迈利达服饰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渠道销售。
由公司名称可以看出,邹文聪成立这个迈利达服饰公司的终极目标并不仅仅销售纽扣,他已经看准了迈利达品牌所具有的高端品质,这种品质并不仅仅体现在纽扣上面,也必然要体现在服装上面,低档服装是不可能使用高档纽扣的。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服装市场还以中低档为主,邹文聪所生产的高档纽扣在国内难以找到市场,所以他在成为纽扣供应商的同时还得成为使用商。与此相配套,大连的工厂也不再只是生产纽扣,他将这间厂命名为大连服装公司。一南一北两间公司,经营上有所侧重,又相互配套,使得整个经营迅速形成优势。短短的时间内,邹文聪将自己跑推销时建立的关系充分利用起来,先后在武汉、广州、北京等地建立分公司,创建新的渠道平台。
国内的高档服饰市场还有待培养,如果仅仅依靠国内市场,等这个市场培养成熟时,邹文聪的公司恐怕早已经倒闭了。邹文聪明白这一点,所以在培养创建国内市场的同时他更注重的是国外市场。在进口设备时他便和外商签有合同,相当部分产品是供出口的。
产品供出品是中国早期合资的模式,这种模式实际上让外国人在输出设备时已经大赚了一笔,因此曾受到过诸多责难;而另一方面,这种模式使得很多企业学会了外贸,由此进入国际市场,这也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邹文聪进一步扩大了视野。国际市场教给他的第一课便是高档纽扣并不大众化,真正要将企业做大还需要大众化产品。而大众化的前提并非传统化,而是流行化。他不得不异常关注流行趋势。当下国际市场上流行的是什么?他进行了一番调查后发现,是拉链。拉链是纽扣的一种变异,这种变异符合消费者追求方便实用的趋势,同时还具有相当的审美价值。国际市场上最出名的拉链产品源自日本,品牌为YKK,不仅稳稳地占据东南亚市场,而且在欧美市场也有大量份额,连美国航空署都向他们订货。
针对这一流行趋势,邹文聪决定上自己的拉链生产线,将自己的品牌命名为YYY。显然,他借鉴了日本YKK:两个品牌的字母形状颇为相似,却又不同,对手无法确定他的品牌是在影射;至于品质,YYY牌拉链和YKK极其接近,甚至在某些指标超过了YKK;价格方面,YYY只有YKK的1/3。YYY投放国际市场便大受欢迎,有专家预测,YYY取代YKK在国际市场的地位是迟早的事。
温州人的致富经:只有小产品,没有小生意。“大”与“小”包含着一定的哲理。只有以品牌为龙头,以技术、管理、质量、信誉为根本,生产出来的商品才能够得到消费者认可,即使产品再小也能唱出“大戏”,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尽显风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