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人从来不会嫌钱少而不去赚,或者怕赚得少儿宁愿卖不出也不要故意抬高价格。每一笔小生意我们都应看做是十分珍贵的,每一笔小钱我们都应该珍惜。不放过赚任何一分钱的机会,能挣一分是一分,温州人的家财万贯正是这样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众所周知,犹太人是全世界最会赚钱的人,而如今,在中国也出现了这样一群会赚钱的“犹太人”,那就是温州人。温州人精神实际上就是温州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温州人是天生的生意人。这一点已经是毫无疑问的事情了。
西班牙温州同乡会副会长李欣瑜说:“做任何事,都得从小做起。一步登天的事是不可能的。”温州人把这条准则运用到商业上就是“微利是图”。温州商人的商业哲学是:“唯利是图”不足取,“微利是图”才是长远的生财之道。
最早贩卖纽扣的叶荛林、叶荛青兄弟俩在20世纪80年代初刚开始在温州桥头镇试卖纽扣时,不到一天的时间,价值400元的纽扣竟然销售一空,这让兄弟俩非常高兴。同时,这个消息一下子传到了其他人的耳朵里。结果,大家都跟着做起纽扣生意,纽扣在桥头镇的小商品市场中越来越占主导地位。到1981年下半年,纽扣摊位已经达100多个。1983年2月,纽扣市场正式开放,成为远近闻名的纽扣交易中心。
能挣一分是一分,这是温州人获得第一桶金的秘诀。正如香港古谷惠时装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伟雄在评价温州人的时候所说:“他们把普通的事、把小事做大,这是其他地方的人做不到的事情。要研究的是他们能把很小的事情做成全世界最大的事情。”
温州商人的“第一桶金”,不少是在上海掘得的。
1980年夏天,一个姓周的兽医出差到上海,办完事后,到福州路闲逛,突然发现街上许多人或拎着,或抱着大捆大捆的文件夹、财务册。他疑惑地走进文化用品商店,方知上海正在全面开展企业整顿,原有表格、账册要全部更新。当他知道单位从商店买回去的这些表格账册,还得自己加工编制时,顿时产生了一个念头:如果能印制出适合各单位企业管理的表格、账册,利润不就滚滚而来?周医生连忙买下几份不同格式的表册,又购得一本《上海市工业企业名录大全》。他的家乡在温州苍南县金乡镇,是有名的穷乡。回家后,他埋头制作了一套包括财务、设备、档案、物资等14类企业管理的表格,将这上百种表格委托家乡一家印刷厂印刷,同时发动家人和亲友,按照《上海市工业企业名录大全》上提供的地址和单位名称,写信封,塞样张,寄订单。他发出8700封征订信,花了上千元,几乎是他多年积蓄的全部。在急切的盼望中,有1000多家上海企业寄来了订单。忙碌两个月,他售出了七万余本文件册、账册,净赚六万元。这六万元成了他创业资本。他买来了印刷机、切纸刀、装订机等设备,一家文教用品厂就这样成立起来了。1982年春天,他及时捕捉到上海开始评定“文明企业”的信息,便又来沪推销他独家生产的“文明企业验收台账系列产品”;1983年岁末,国家决定对工业企业评定“国家一级”、“国家二级”等称号,他又抢先为上海企业升级提供系列用品。1992年,在国务院国营企业自主经营条例下达前,他及时向上海国营企业送来了据称“与国际经济接轨”的企业管理账册……如今,这家拥有500万元固定资产的温州金乡文教用品厂,一年的销售额已达数百万元。
1991年10月,上海浦东杨高路还十分偏僻,路两旁有一些企业库房。两个土头土脑的温州人陈氏兄弟,在这条路上“荡”了整整五天。随后,他们拎着蛇皮袋叩开了一个又一个单位的大门。陈氏兄弟抛出的“绣球”十分诱人,他们相中了这些单位闲置不用的房子,甚至是空地,打算用来改造成活动房式店面,以销售温州小商品。他们出资65万元取得经营管理权,上海合作伙伴以地皮投入,双方二八分成,上海方分二成,五年不变。次年春天,邓小平视察浦东,在杨高路上驻步。杨高路改造工程被列为上海重点工程。他们当时所选的偏僻地块很快变成了黄金地段,店铺的租金直线攀升,所改造的109间活动店面,以平均8000元一年的租金租出98间,还有11间年租金超过万元。四年间,他们净赚300万元。
温州人做生意,从来都是从小处着手,能挣一分是一分。
卖纽扣,每粒只赚1分钱,温州人就干;
做标签,每条只赚几分钱,温州人就干;
修鞋子,每双只赚2毛钱,温州人也干;
卖服装,每套只赚几元钱,温州人还干;
纽扣、标签、徽章、商标、印刷品……别人看来挣不了多少钱的生意,温州人都在做,而且做得有声有色。如今的温州,小商品做成了大市场。乐清柳市的五金电器市场,永嘉桥头的纽扣市场,苍南金乡的小商品市场等,都是温州人的财富聚宝盆。
温州人认为,不怕赚钱少,只怕赚不来,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挣钱,财富就会越积越多。“微利是图”是许多温州人取得第一桶金的方式。
有些人认为,做买卖就要做大买卖,对小生意不屑一顾,这种人往往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结果不仅做不成大生意,而且往往是一事无成。
事实上,生意不在大小,只在最终赚得的利润。小生意尽管赚得少,但是,投资少,风险小,薄利多销,积少成多,就能够赚到许多钱。大部分人都是白手起家的,尽管胸怀大志,但是缺乏资金、人际关系等资源,怎样才能找到赚得第一桶金的突破口呢?如果眼高手低,大事做不了,小事不屑做,致富就根本不可能。
在美国纽约坚尼路经营手提袋的一位温州商人说,从小本生意做起,是我们温州人经营的特色,也是成功经营的快捷方式与保证。
青岛玉环灯具装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可福则说:“做生意要从小处着手,钱要一分一分地赚,这是我们起家的拿手好戏,也是在青岛成功的奥秘。”
以小搏大是温州人深深懂得的一个道理。乐清白石鞋底生产基地,永嘉黄田鞋饰生产基地,河通桥鞋料市场都聚集着喜欢做小商品的温州人,正是这些小商品造就了大市场。
南京人尤凤英在温州“取经”时,给温州金泰市场一位老板“打工”半天,她发现那位老板不仅做几千元的批发生意,几块钱的业务也不放过,而且给顾客的仍然是批发价。老板认为,小生意虽然赚钱少,但总比没钱赚好。尤凤英感慨地说,她以前也做过小商品的批发生意,对前去批发的“大主顾”很热情,而对那些只想“淘货”的顾客就爱理不理,那时心里想的是,自己辛辛苦苦大老远进来的货,以很低的价格卖出一件两件太不值得了。现在想通了,大生意其实不就是一笔一笔的小生意组成的嘛。与其坐着等大生意上门,不如每笔小生意都做。
在现代社会,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生产的分工越来越细致化,越来越专业化。一件商品往往不可能是一个生产厂家制作而成,而是由许多厂家合作生产而成,因此,生产厂家往往成为产品生产链上的一个环节,利润越来越微薄。面对这种情况,经商时越来越多地要执行薄利多销的策略,做消费者真正需要、常用的商品。只要有市场,微薄的利润照样可以积累起巨大的财富。
温州人的致富经:做生意的目的是赚钱,只要能赚到钱的机会温州人都不会放弃。做生意也如其他任何事一样,从小做起,把小生意做好了仍然可以赚大钱,做大生意也需要从小生意干起。能挣一分是一分,绝不放过任何赚钱的机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