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战争是毛泽东重要的战略思想。
我曾有个不解的问题:我们在银幕上、小说中所看到的解放军,怎么总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后来了解得多了,才知道事实确实如此。解放军的历史,是一个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失败走向失败,再从失败走向胜利的奇迹。可以说,他们完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翻开解放军战史,我们发现,这个组织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在于它的历史是个不断寻求合作、不断创造条件合作、不断优化合作的历史。这个历史,就是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甚至为集中一切力量打击最主要的敌人,可以和一部分原来反动的敌人联合起来,建立起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正是这种广泛的合作,使解放军在任何时候都有“友军”“同盟军”,有“堡垒户”,有根据地。
1948年,著名的淮海战役打响。解放军组织了60万部队,而国民党军聚集了80万部队。在这场历时65天的战役中,解放军共歼敌55.5万余人。国民党战场最高指挥官杜聿明将军被俘后曾说:我们哪里是在和共军作战,整个战场的老百姓都是解放军。陈毅元帅也曾动情地表示:淮海战役是山东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整个战役期间,解放军共动员了100万群众支前。
解放军在前期发展过程中,实际上都是在全局弱势的环境下,营造了局部、区域的强势,最后形成“强强联合”的态势,其主要途径就是发动人民战争。
这些年接触到不少企业,让许多企业家们激动不已的一个话题竟然也是“人民战争”。他们希望自己的企业能够在战略上打造一个“人民战争”的平台,把企业真正做大、做强。
著名企业家杰克·韦尔奇曾形象地谈到企业间的合作:我家的前厅,是人家的后院;我家的后院,是人家的前厅。
国际政治需要关注未来的合作关系,企业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一个企业只有先把自己的“眼界”扩大,才能够做强。企业的人民战争,是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尽可能多地寻找、创造合作与双赢的机会。企业的生存之路是在竞争中实现的,但企业的成长、发展、壮大之路却是在合作中实现的。从人类的整个商业史看,任何方式的竞争成本都高于“和解与合作”,最大的灾难性竞争方式是“对抗和战争”。
毛泽东在打造解放军这个组织的过程中,一直把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以反对主要的敌人作为法宝。可以这样讲,解放军90年的历史,尤其是战争年代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22年,就是一部成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反对和战胜敌人,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
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来到井冈山。当时,井冈山的主要武装力量是由袁文才、王佐率领的绿林武装。为了联合团结这支武装,毛泽东从部队调拨70支枪、500块大洋给袁、王部队,还派何长工到袁、王部队中帮助进行政治、军事训练。秋收起义部队因此受到袁、王二人的欢迎和支持。1965年5月,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时,亲切接见了袁文才的妻子谢梅香和王佐的妻子兰喜莲,并同她们一起合影留念。与袁文才、王佐的联合,使革命有了第一个落脚点,也有了第一个出发地。
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政治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果断抓住“西安事变”这个历史机遇,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这次合作,挽救了中华民族,也壮大了解放军的力量。
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也是要付出代价的。解放军的联合,靠的是无私的奉献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近40年中国企业的成长,就是在与跨国公司的付出与合作中成长发展起 来的。
今天,企业的联合需要把更多的利益让给对方。一个不肯让利于合作者的企业,是不可能在市场上做强,甚至不可能生存的。李泽楷曾经说过:我父亲(李嘉诚)是最好的商业教师,他告诉我要学会少赚钱,让对方多赚钱,你才能在商场上成功。
想实现商业目的吗?请合作吧,而不要总想着打垮竞争对手。可是,我看到许多中国公司一成立,就会提出把某某公司打倒或击垮某某洋品牌的目标。看到这些豪言壮语,我觉得很奇怪,本来做企业就是为客户提供价值,通过提供价值获得回报。你打垮对手干吗?这不是心存不良嘛!难道你打垮了对手,客户就一定购买你的产品?你就一定能够持续发展?你难道就不会因激怒了对手而被对手打垮吗?我觉得,把击败竞争对手作为战略的起点,是战略理论与实践中一个最大的错误。
在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前提下,单打独斗、独逞英豪的时代已经过去,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例如,在2005年诺贝尔获奖项目中,因协作获奖的奖项已占2/3以上。在诺贝尔奖设立的前25年中,合作奖仅占41%,而现在则高达80%。
商业史上还有这样一个让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在西方许多家庭的餐桌上,习惯于同时摆上美国“水晶杯”公司和“细瓷”公司生产的水晶玻璃高脚杯和细瓷餐具,它们都是高档的名牌餐具。过去,这两家公司因为是竞争对手,关系一直不好。可后来他们经过协商,决定捐弃前嫌,进行联合推销。“水晶杯”公司利用“细瓷”公司在日本市场上业已建立的信誉,通过联合销售,将其产品打入日本等国的市场;而“细瓷”公司则利用“水晶杯”50%的产品在美国畅销的优势渠道,使细瓷餐具占领了美国家庭与饭店的餐桌。结果,联合推销使双方相得益彰,两家的销售额均大幅提高。
企业以产品满足客户需要来实现自身的价值。从面对客户的角度看,企业的目标是一致的。
在面对客户的问题上,所有企业具有共同点。经常有企业家问我,围绕这个共同点,企业如何打一场“人民战争”,如何实现合作呢?总结起来有这样几点:第一,是产品互补型。对不同产品进行组合,满足特定环境下的多样化需求。美国的超市中常常在卖婴儿尿裤的摊位旁摆上啤酒,他们认为,来买尿裤的一般是父亲,而男人们进超市,很可能会顺便买上一瓶自己喜欢的啤酒犒劳一下自己。麦当劳在推销可口可乐时,把可口可乐和薯条捆绑在一起卖。在中国饭馆中,我们常常见到服务员为客户递上菜单的同时还递上酒水单。第二,是市场互补型。多家企业面对同样的市场,通过合作互补,实现市场的发展和繁荣。一般来说,把饭店开在饭店扎堆儿的地方比开到其他地方更能吸引顾客。第三,是渠道互补型。企业都在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今天可以讲,渠道决定企业竞争的胜负。再好的产品如果没有渠道也进入不到消费者视野。在渠道建设上,各企业都下了很大功夫。渠道互补不仅可以节省部分建设渠道的费用,而且可以更快地进入某个市场。第四,是品牌合作型。通过品牌合作,一方面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合作在不同产品价位上保持自己对市场的控 制力。
商业竞争,终于教会了中国企业“抱团打天下”。
我当兵的时候,师里有位副师长,是位四川籍的老红军。一次,他对我回忆说:长征到达陕北后,开始情况很艰苦,不久国共开始第二次合作,生活状况有了改善。有一天,红军召开大会,要求我们把帽子上的红五星换成国民党的青天白日徽,而且,是主持会议的刘伯承司令带的头。很多红军官兵都哭了——大家与国民党、蒋介石打了10年,很多战友牺牲了,现在却要换成青天白日徽。大家怎么也想不通。当然,命令还是要执行,后来也想明白了。
这位副师长感慨万千地说:还是毛泽东英明呀!没有红军这次改编,就没有解放军的今天。
联合与合作的过程,是个求同存异的过程,也是个博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双方既要“肝胆相照”,也要互相退让、妥协。
现代社会中,“妥协”已成为国际政治生活和经济运作中的重要战略思想和有效操作方式,更成为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润滑剂,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个人进入组织,首先要遵守这个组织的规则,这种遵守就是妥协。因为,遵守规则就意味着必须抛弃个人原有的习惯和做法。大家稍微留意就会发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沟通、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交往和运作中,“妥协”的功能纤毫毕现。比如,市场是由买卖双方的交易构成的。交易中,买家希望用最低的价格购买到最好的产品和服务,而卖家则希望自己产品的价格越高越好。这是公理,也是人性。经过讨价还价,买卖双方达成成交价,这就是双方妥协而成的协议。
杨元庆接过联想大旗后,柳传志首先告诫他的是:要学会妥协。当杨元庆和IBM谈判收购其个人电脑事业部并最终达成共赢协议后,柳传志欣慰地评述:元庆学会了妥协。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强调依靠自己的强势,或强调发挥自身优势去取得成功,却常常忘了有时妥协也是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团队内部是这样,在与团队外部的合作中,同样如此。当然,妥协不是无原则的退让,而是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找到共同的利益点。
在商业学院教学中,有个关于谈判的游戏。游戏的内容取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真实事件。游戏的背景和规则是这样的:美国政府正在清理一些二战时期的神经性毒气炸弹,在向西海岸之外的小岛上转移的过程中出现了泄露。尽管泄露的速度得到了控制,但如果不能及时彻底解决,毒气很可能会传播到其他岛屿和西海岸区域,将使大批民众出现严重的脑损伤甚至死亡。
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向存放毒气炸弹的房间注入一种中和性气体,而制造这种气体的化学成分只能从某种橘子的皮中提取。计算得知,总共需要3000个橘子。而在当时的季节中最多只有4000个这种橘子,而Cardoza拥有其中3000个,因而处于优越的垄断地位。政府授权Roland的公司解决此事,其经费最多不得超过250000美元。与此同时,美国出现了一种影响孕妇健康和胎儿发育的传染病,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控制,数千名妇女和儿童的生命将受到威胁。治疗这种病的药物要用到橘子的汁液。Jones的公司掌握了这种药物的制造技术,但是也需要从Cardoza处进口3000个橘子,其经费也不得超过250000美元。这个游戏绝大多数的结果是:支持政府决定的Cardoza扮演者,将橘子卖给了Roland,而同情妇女儿童的Cardoza扮演者则选择了Jones。
都是极端的选择,难道就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了?
学员们激烈地辩论,寻找真正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
事实上,这个游戏可以有一个使三方都获得更大利益的结局。这是因为,Roland只需要橘子皮,而Jones只需要橘子汁。如果他们相互沟通一下,而不是总想着在谈判中战胜对方,他们完全可以都以低于250000美元的价格买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而出口商Cardoza也可以获得大大高于250000美元的收入。这是唯一真正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沟通,然后合作!
这个游戏告诉我们,很多看起来非常激烈的竞争,其实并非一定就是你死我活、非此即彼,都存在双赢的可能。只要主动去和竞争者沟通,就可以发现许多的双赢机会。
组织在合作中成长,不仅需要外部的团结,而且也需要组织内部的团结。组织内部的团结是组织竞争力的根本。没有了组织内部的团结,更谈不上组织外部的团结和合作。
解放军把组织的团结放在高于生命的位置。团结不仅出战斗力,而且团结出干部、出英雄。团结能让一支由“泥腿子”组成的农民武装,变成所向无敌的铁军。“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组织的效率来自两种力:内部的凝聚力和对外的竞争力。组织内部的凝聚力是组织对外竞争力的前提,而组织内部凝聚力的基础则是组织内部的团结。毛泽东同志说: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军民的团结是解放军胜利的保证。
在与外部团结的同时,首先需要组织内部的团结。在我从军的23年经历中,每年的工作总结中不变的一条,是能不能团结同志。能够团结同志,是基本的优点,也是对一个士兵、对一个带兵人的基本要求。
能够团结同志,是善于合作的表现。在组织内部,不但要团结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而且要善于团结那些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还要善于团结那些反对过自己并且已被实践证明是犯了错误的人。
为什么要这样?
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曾说道:“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华为老总任正非说:我们要提倡“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的集体主义精神。
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是组织起来。组织起来的人,需要对组织认同,也需要对组织中不同背景、不同出身、不同经历的各个成员的认同。这种认同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内部成员的团结。组织的功用,是完成单个人、单个家庭不能完成的任务、目标。既然如此,在组织中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合作方法,就成为这个组织竞争力之所在。
团结表现在组织内部,是组织内部的成员合作。这种合作,是组织和个人事业成功的共同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