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全域都市化的推进的发展导向,宁波交通发展将呈现“城市交通区域化”和“区域交通城市化”特征,表现为城市各组团之间联系更加紧密,城市交通的范围大大增加,各组团跨区交通比例大幅增加(见表6-2),同时,都市区各组团需求的增长和交通基础的建设,进一步强化了都市区交通联系“同城化”的发展趋势。
表6-2 宁波市高速公路网建设项目
加强与周边四个相邻地市之间联系,加快新建沪甬跨海交通通道(杭州湾跨海大桥二通道)、四明山高速公路、杭州湾跨海大桥余慈中心连接线;调整杭甬高速复线、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沈海高速连接线、宁波石浦高速连接线;扩建甬金高速、甬台温高速、大碶疏港线大朱家至大碶段以及杭甬高速段塘至大朱家段扩建为双向六车道,强化宁波区域高速公路主枢纽的地位。同时,加强北部余慈组团与南部三门湾组团之间的联系,实现宁波市内部区与区之间、区与镇以及镇与镇的快速连接,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系统服务水平高、通行能力大的优势。
宁波城市路网等级结构不尽合理,快速路系统建设明显滞后于城市发展步伐,片区之间缺乏快速联系通道,支路网不健全,迫切需要完善和提升城市路网等级结构。一是要加快推进主次干道建设。要加快新建大庆北路、大庆南路北延、望童北路—薛家路、丽江东路、育才路等10多条主次干道建设。同时,加快拓宽惊驾路(曙光路—中兴路)至六车道,与外滩大桥交通相匹配。节点城市以功能定位和空间结构为导向,实现主次干道协调发展。二是要改善过江通道条件。要加快开工建设中兴北路甬江大桥、邵家渡桥及接线、院士桥、西洪大桥及接线等越江桥梁建设,改善过江通道条件。三是要继续深化支路卡口建设。要继续打通城市“断头路”,并完善支路体系,畅通城市交通“毛细血管”,发挥交通微循环作用。
快速路是城市道路网中最高等级的道路,城市快速路应为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快速路对向车行道之间设置中间分隔带,进出口采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能够起到联结城市各个功能分区或组团,满足较长距离的交通需求,进行城市内外交通转换,屏蔽过境交通,调整城市路网交通量,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通道,形成城市建设的风景带,带动沿线的土地开发等重要作用。
加快推动宁波市中心城规划快速路建设,加紧形成“四横、五纵、五条片区连接线”的总体布局。“四横”,分别为北外环路、通途路、环城南路、鄞州大道;“五纵”为甬金高速连接线、机场路、解放路、世纪大道、东外环;“五条片区连接线”,具体包括东外环北延、北外环东延、江南公路、南外环东延、泰山路。加快形成“双环+放射线”快速路网体系。其中的“双环”,分别为由机场路—通途路—世纪大道—南外环围合而成的“内环”,以及由甬金高速连接线—北外环—东外环—鄞州大道围合而成的“外环”。内外环及其与绕城高速之间,通过14条“放射线”进行联系。
创新快速路结构形式,要更多采用高架式、隧道式,减少交通干扰,提高交通通行效率。快速路建设要贯彻一步到位的原则,按照规划形式进行建设,确保快速路的效能得到发挥。快速路建设费用要开辟社会筹措的方法,仿照轨道交通建设的模式,控制主要节点周边土地,利用土地开发带动快速路建设。为了充分发挥快速路网的效用,快速路的平行道路、横向道路的建设应与快速路同步进行。
近期特别要加快市区通途路、世纪大道等快速路建设,缓解市区交通拥堵,加强老三区、东部新城、镇海新城之间联系,增强东部新城对周边新城的辐射。同时,推动城区内部快速路和北仑、镇海片之间快速路放射线建设,加快南外环东延的建设,增加与北仑片联系通道,为杭甬高速宁波至北仑段提供分流;通过泰山路建设,增加北仑片与镇海片的联系通道,并连通北外环东延,增强北仑、镇海与中心城之间联系。通过加快城市快速路建设,使得宁波市区快速路总长度达到364千米,达到国内先进城市水平。
农村公路是全市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补充,在农村交通运输网络中居于主导性的地位。同时,它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的繁荣息息相关。建设农村公路既是实现交通建设跨越式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尽快解决农村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的客观要求。
宁波从2003年开始组织实施通村公路建设,2008年相继启动了农村联网公路和配套乡村客运站建设,农村地区基本形成路网布局合理、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交通网络体系。下一阶段,要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加快建设公路网总里程未达标的等外路和跨区域的联网路及山区、海岛公路项目,提升县乡道路水平;要加大服务农村旅游业发展,建设一批农村通景公路、红色旅游公路、乡村旅游公路;同时,要新(改)建一批枢纽客运站,建成多个乡镇客运站、一批农村客运停靠站,争取每个乡镇至少拥有1个客运站或公交回车场。全面实现农村公路网络化、生态化和路站运一体化,与干线公路、高速公路共同组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功能完善的公路交通网络体系。
以提高长三角区域核心城市的通行效率为目标,构筑由国家铁路与省级城际铁路组成的对外铁路网络,重点推进甬金铁路、沪甬(跨杭州湾)铁路、甬舟铁路、沿海铁路货运通道等国家铁路项目规划与建设;重点推进杭甬城际铁路、甬台温城际铁路、沪甬城际铁路等省级城际铁路项目规划与建设。以加强市、县两级城市群之间联系为目标,发挥市级城际铁路骨干作用,重点推进中心城至余姚—杭州湾、中心城至慈溪、中心城至奉化—宁海、中心城至象山等项目规划与建设,形成以中心城为中心的放射型市域轨道网络,并与城市轨道形成外围换乘。
轨道交通是现代都市的重要交通方式,无论是巴黎、伦敦、东京等大都市,还是我国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主要城市,轨道交通都已经形成网络,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体。
宁波市规划轨道线网全长247.5千米(主城区即三江片区内全长177.4千米),主城区内线网密度达到0.388千米/平方千米,核心区内线网密度达到1.193千米/平方千米,市六区共规划轨道交通站点136处,其中地上站点84处、地下站点52处。各条线路的换乘站点数分别为:1号线6处、2号线7处、3号线6处、4号线6处、5号线8处以及6号线5处,全线网共设置换乘站20座。轨道交通1、2、3号线构成宁波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骨干线网,分别贯穿城市东西、南北并沿城市发展水轴布置,穿越城市中心区域,并在以三江口为中心的城市核心区形成一个近似三角形的小环线,使城市核心区的快轨覆盖面积达到较高水平,并支撑三江片沿余姚江、奉化江和甬江轴线发展。轨道交通4号线主要弥补宁波市轨道交通骨干线网的西北—东南方向线路的不足,功能上为内部填充线,连接三江片核心区、工业区、高教区和东钱湖旅游度假区。轨道交通5、6号线作为外部填充线,主要作用是在城市中心区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下,有效扩展轨道交通覆盖范围。其中,轨道交通5号线主要服务于东部新城和鄞州南部客运出行,轨道交通6号线作为轨道交通1号线的补充,共同服务于东西向客运主走廊。
目前,宁波正在开展轨道交通第一轮建设工作,在建轨道线网总规模为72千米。同时,宁波轨道交通第二轮建设的前期工作已全面启动。要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发挥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的作用。在2020年前完成目前市六区在建轨道线,并加快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东外环—长山村)、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陈婆渡—宝成路)、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慈城—东钱湖)、轨道交通4号线全线和轨道交通5号线一期(布政—兴庄路)项目建设,使得2020年前宁波市六区建成的轨道线网共计5条,线网里程将达到170千米,轨道站点达到115个。轨道交通基本形成覆盖中心城区、辐射周边功能区的交通网络。
日本、德国、法国、苏联等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建设市域轨道交通快速线或市郊铁路。市域铁路是专门在相邻几个城市间运营的电气化客运铁路,运营时速在80~160千米之间,站间距较小,线路一般都直接进入市区,是介于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轻轨)和城际高速铁路之间的新型运输模式。市域线不仅是一种交通上的联系方式,更能引导推进城市规划的落实和沿线的发展,其建成后能形成城市的主动脉,维护城市的运营,配合规划控制引导城市的发展形态,同时解决交通需求。
为适应宁波市未来发展“以宁波中心城为中心,二区、T轴为主体的面向杭州湾的开放式空间布局结构”,引导人口向都市区核心区、余慈片区和重点镇集聚,并加强宁波市区对周边重点县市辐射能力,宁波要加快构建“两纵一横”市域轨道线网格局,以加强城市各片区、功能区的交通联系。其中“两纵”为骨架线路,另“一横”为辅助线路。骨架线路中的“两纵”是为了加强宁波对余慈片区、杭州湾片区的辐射力,强化北仑片区与上海、苏南区域之间的联系,同时加强奉化、宁海、象山与市域北部的联系,缩减南北经济差距,促进市域融合局面的形成。辅助线路“一横”一方面是为了促进四明山片区、奉化片区、象山港区域旅游经济带的形成;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奉化西部、象山与宁波的联系。
近期要加快新建宁波至余姚至慈溪、宁波至奉化至宁海、宁波至象山城际铁路。一是宁波至余姚城际线。宁波至余姚线主要为宁波中心城区与余姚城区的快速通道,自宁波站引出,利用既有萧甬线至蜀山站,新建线路接轨既有萧甬线蜀山站,向西经余姚市沿城东路,余慈连接线,经过杭甬客专余姚北高铁站后,向北沿余慈连接线,跨G329国道,沿镇东路(芦庵公路)跨过中横线,经庵东镇西侧,跨过沈海高速公路,沿兴慈八路进入杭州湾新区商务休闲区,后线路向东沿十塘横江(滨海五路)南侧进入杭州湾工业产业园区至终点。宁波余慈线速度可达到140千米/小时。二是宁波至慈溪城际铁路。宁波慈溪线主要为宁波中心城区与慈溪城区的快速通道,可以自轨道交通2号线双桥站起,向北沿329国道,经澥浦镇,线路折向北西侧,经龙山、范市、掌起、师桥镇、观城镇东侧,向西在观附公路附近沿中横线至终点长河镇宁丰路附近。宁波余姚线速度可达到140千米/小时。三是宁波至奉化城际线。宁波至奉化城际线是连接宁波市与奉化市之间的快速连接通道,可以自轨道交通2号线石碶站引出,沿雅戈尔大道向南跨过鄞州大道,经外宅东侧跨过奉化江,经方桥镇南侧,沿奉化三高速连接线(东环路),经下张村东侧,沿金钟路至奉化东升公园附近。远期考虑延伸至宁海县,列车运行可采用较高的速度。
根据城市空间形态、旅客出行等特征,合理布局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客运枢纽。按照“零距离换乘”的要求,将城市轨道交通、地面公共交通、市域铁路、私人交通等设施与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干线公路、机场等紧密衔接,建立主要单体枢纽之间的快速直接连接,使各种运输方式有机衔接。鼓励采取开放式、立体化方式建设枢纽,尽可能实现同站换乘,优化换乘流程,缩短换乘距离。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市郊铁路应在城市中心城区设站,并同站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有轨电车、公共汽(电)车等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尽可能同站建设长途汽车站、城市航站楼等设施。民用运输机场应尽可能连接城际铁路或市郊铁路、高速铁路,并同站建设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和城市轨道交通。公路客运站应同站建设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尽可能同站建设城市轨道交通。今后几年,要加快建成宁波南站综合客运枢纽、宁海综合客运枢纽、慈溪综合客运枢纽,要加快推进宁波邱隘综合客运枢纽与地铁的同步建成运作。要加大城市公共交通场站建设力度,保障公交场站建设用地计划指标,落实场站建设“五同步”,允许公交场站进行综合开发。
统筹货运枢纽与产业园区、物流园区等的空间布局。按照货运“无缝化衔接”的要求,强化货运枢纽的集疏运功能,提高货物换装的便捷性、兼容性和安全性,降低物流成本。铁路货运站应建设布局合理、能力匹配、衔接顺畅的公路集疏运网络,并同站建设铁路与公路的换装设施。港口应重点加强铁路集疏运设施建设,大幅提高铁路集疏运比重;积极发展内河集疏运设施。集装箱干线港应配套建设疏港铁路和高速公路,滚装码头应建设与之相连的高等级公路。公路货运站应配套建设能力匹配的集疏运公路系统,切实发挥公路货运站功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