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面介绍的产业关联效应测度指标的计算方法,可以分别计算上海航空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同时还计算了19个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以进行对比分析,来定量研究上海航空工业的后向和前向关联效应。
(一)上海航空产业的关联效应分析
根据上面的直接消耗系数计算公式,可以得到所有行业大类的直接消耗系数表11,其中航空制造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如表3.4所示。
表3.4上海航空制造业的直接消耗系数
行业大类
直接消耗系数
金属冶炼及压延业
0.266 22
航空航天制造业
0.199 587
化工制造业
0.085 169
通用设备制造业
0.054 571
一般服务业
0.052 576
仓储运输业
0.036 319
电气设备制造业
0.025 801
水电燃气供应业
0.019 394
公共服务业
0.010 164
一般加工制造业
0.008 639
其他制造业
0.006 535
建材及非金属制品业
0.001 908
专用设备制造业
0.001 115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0.001 089
采矿业
0.000 905
建筑业
0.000 817
通信及电子设备制造业
0.000 142
农业
0
食品加工制造业
0
中间投入合计
0.770 952
劳动报酬
0.121 795
生产税净额
0.047 128
固定资产折旧
0.025 81
营业盈余
0.034 315
增加值合计
0.229 048
总投入
1
直接消耗系数表示的是生产一单位的某种产品需要消耗的其他行业产品的价值量,其大小反映了某一行业对另外一个行业的直接依赖或拉动作用。从直接消耗系数来看,我们可以看到,上海航空制造业对上海地区的“金属冶炼及压延业”、“航空航天制造业”、“化工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一般服务业”、“仓储运输业”等的直接需求较多,而对上海地区其他产业的需求较小。
在直接消耗系数中,“中间投入合计”的直接消耗系数可以反映生产某一产品需要直接消耗的所有中间投入的比重,因此可以从总体上反映这一产品对于所有其他行业产品的直接拉动作用。对于航空航天产品来说,其“中间投入合计”的直接消耗系数为0.771,在所有19个行业大类中处于第7位,应该说从直接消耗的角度来看,航空制造业对其他产业的直接拉动效应还是比较明显的(见表3.5)。
表3.52007年上海市所有行业的中间投入的直接消耗系数
行业大类
“中间投入合计”的直接消耗系数
农业
0.567 844
采矿业
0.208 599
食品加工制造业
0.549 521
一般加工制造业
0.724 909
化工制造业
0.809 563
建材及非金属制品业
0.707 482
金属冶炼及压延业
0.778 187
通用设备制造业
0.788 245
专用设备制造业
0.738 763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0.795 436
航空航天制造业
0.770 952
电气设备制造业
0.782 608
通信及电子设备制造业
0.895 42
其他制造业
0.735 062
水电燃气供应业
0.683 546
建筑业
0.853 964
仓储运输业
0.740 097
一般服务业
0.525 098
公共服务业
0.548 944
直接消耗系数只反映了一个产业对另外一个产业产品的直接消耗比重。一个产业的生产不仅会直接对另一个行业的产品产生需求,而且还会通过其他行业对另一个产业的产品形成需求,这就是间接消耗,例如农业生产不仅直接消耗电力,农业生产还需要农业机械,而农业机械的生产也需要消耗电力,这样农业对电力的消耗不仅可以通过直接途径,而且还会通过间接的途径消耗电力。因此,为了全面反映农业生产对电力的消耗(或需求),我们就必须求出农业通过所有途径形成的对电力的需求,这就必须通过对投入产出表进行计算处理,求出各个行业间的完全消耗系数。
在已知直接消耗系数矩阵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运用B=(I-A)-1-I来计算,其中B就是完全消耗系数矩阵,A是直接消耗系数矩阵,I是单位矩阵。我们运用Matlab7.0对上面得到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进行计算,就可以得到19个部门的完全消耗系数矩阵12。航空航天制造业的对其他各个行业大类的完全消耗系数如表3.6所示。
表3.6航空制造业对其他所有行业大类的完全消耗系数
行业大类
完全消耗系数
农业
0.007 676
采矿业
0.135 31
食品加工制造业
0.014 992
一般加工制造业
0.031 253
化工制造业
0.288 96
建材及非金属制品业
0.019 513
金属冶炼及压延业
0.430 08
通用设备制造业
0.048 667
专用设备制造业
0.008 281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0.016 845
航空航天制造业
1.053 4
电气设备制造业
0.028 712
通信及电子设备制造业
0.029 494
其他制造业
0.015 022
水电燃气供应业
0.105 89
建筑业
0.012 925
仓储运输业
0.108 43
一般服务业
0.393 46
公共服务业
0.017 461
总和
2.766 371
完全消耗系数是指为了生产一单位的某种最终产品,需要消耗的所有行业的投入量。从表3.6可见,发展航空制造业,对于采矿业、化工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压延业、航空航天制造业、水电燃气供应业、仓储运输业、一般服务业等几大行业门类的需求拉动效应最大,总体来看,航空航天制造业对于其他行业的消耗系数总和为2.766 371,也就是说航空航天产业为了获得1单位的最终产品,会对所有行业产生3.766 371个单位的需求13。一个行业的完全消耗系数总和可以反映这个行业对于所有行业产品的消耗(或需求)情况,因此,我们也把它称为影响力(带动力)系数,其大小可以反映这个行业对整个国民经济体系所产生的短期拉动效应。为了比较各个行业部门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我们把各个行业部门生产过程中的影响力系数列表如表3.7。
表3.72007年上海各大行业门类的影响力系数
行业大类
影响力系数
影响力系数与平均值的比值(α)
农业
1.981 939
0.823 172
采矿业
1.386 373
0.575 812
食品加工制造业
1.853 53
0.769 839
一般加工制造业
2.449 261
1.017 268
化工制造业
2.356 712
0.978 829
建材及非金属制品业
2.245 132
0.932 485
金属冶炼及压延业
2.564 083
1.064 957
通用设备制造业
2.745 699
1.140 389
专用设备制造业
2.616 046
1.086 54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2.709 373
1.125 301
航空航天制造业
2.766 371
1.148 975
电气设备制造业
2.734 332
1.135 668
通信及电子设备制造业
3.593 477
1.492 502
其他制造业
2.675 824
1.111 367
水电燃气供应业
1.943 117
0.807 048
建筑业
2.705 85
1.123 838
仓储运输业
2.461 665
1.022 419
一般服务业
1.879 929
0.780 803
公共服务业
2.077 327
0.862 79
所有行业平均值
2.407 686
1
从表3.7可以看到,上海的所有产业中,采矿业对所有行业的拉动效应最低,而通信及电子设备制造业对所有产业的拉动效应最大。而航空航天制造对上海所有产业的拉动效应处在第二位。
我们还可以对完全消耗系数矩阵进行行向求和,其和就是所谓的感应度系数,这个系数表示所有的行业部门都生产1个单位的最终产品时,需要消耗的某个行业的产品价值量。因此,这一数值反映了其他所有产业对这个产业的依赖程度,这一个值越大,表明其他产业对这个产业的依赖程度越大,或者说这个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支撑程度越大。表3.8为19个行业大类的感应度系数表。
表3.82007年上海各大行业门类的感应度系数
行业大类
感应度系数
与感应度系数平均值的比值(β)
农业
1.233 204
0.512 195
采矿业
3.091 066
1.283 833
食品加工制造业
1.465 966
0.608 869
一般加工制造业
1.682 173
0.698 668
化工制造业
5.393 033
2.239 924
建材及非金属制品业
1.407 869
0.584 74
金属冶炼及压延业
5.343 49
2.219 347
通用设备制造业
1.509 333
0.626 881
专用设备制造业
1.142 208
0.474 401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1.284 284
0.533 41
航空航天制造业
1.116 577
0.463 755
电气设备制造业
1.469 559
0.610 361
通信及电子设备制造业
2.479 158
1.029 685
其他制造业
1.253 397
0.520 581
水电燃气供应业
2.655 108
1.102 763
建筑业
1.257 701
0.522 369
仓储运输业
2.674 21
1.110 697
一般服务业
7.974 85
3.312 247
公共服务业
1.312 853
0.545 276
所有行业平均值
2.407 686
1
从表3.8我们可以看到,感应度系数较大的产业有采矿业、化工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压延业、一般服务业等,这些产业可以看成是上海的基础性产业。而其他产业对上海航空制造业的依赖程度并不高。
根据上面的两个表,我们可以分别求出上海所有产业的平均影响力系数和平均感应度系数,并分别用每个行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去除以平均影响力系数和平均感应度系数,从而得出不同产业与平均值的比值,这一比值可能大于1,也可能小于1,还可能等于1(具体见表3.7和表3.8),我们可以根据这两个比值把上海的19大行业门类分为四个象限(如表3.9所示)。
表3.9根据影响力和感应度比值对上海所有行业的分类情况
感应度系数比值(β)
大于1
小于等于1
影响
力系
数比
值
(α)
大于1
金属冶炼及压延业,电子设备制造业,仓储运输业
一般加工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运输设备制造业,航空航天制造业,电气设备制造业,其他制造业,建筑业
小于等于1
矿产资源采选业,化工产业、水电燃气供应业,一般服务业
农业,食品加工业,建材及非金属制造业,公共服务业
在表3.9中,处于第一象限中的这些产业(α>1,β>1)既对上游产业拉动较大,同时对下游产业的支撑作用也很明显,因此应大力发展,只是要注意提高这些产业的能级;处于第二象限中的这些产业(α≤1,β>1)对上游产业的拉动作用较弱,但是对后续产业的支撑作用较为明显,是一些基础性产业;处于第三象限的这些产业(α>1,β≤1)对上游的拉动作用较为明显,而向下游产业的运用较少,因此可以通过延伸产业链的方法放大这些产业对上海经济的影响;处于第四象限的产业(α≤1,β≤1)既对上游产业拉动不足,也对下游产业的支撑不足,因此要通过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的方法放大这些产业对上海经济的影响。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到,航空航天制造业处于第三象限中,这说明上海航空航天制造业对上游产业的拉动效应明显,但是对下游产业的支撑作用却较弱,因此,有必要通过向下游产业延伸来提升航空航天制造业对上海经济的支撑作用。
案例:商用大飞机项目对上海新材料产业的拉动作用
大飞机所需要的复合材料的突破,也是各方正在努力的方向之一。“制造大飞机的材料,尤其是复合材料的研制,将是中国大飞机研制工作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最难突破的。”ARJ21项目前副总设计师周济生告诉CBN记者。
上海宝钢集团,对国家大型飞机研制重大科技项目自2007年就开始立项,目前,大型飞机起落架用300M超高强钢、四大牌号钛合金结构用钢都已研制成功,与大飞机项目相关的发动机用特种钢材等的研发也已全面展开。此外,宝钢还在加紧建设国内首条大型特种金属及合金板带工程、热挤压钢管改造工程。
上海市政府刚刚颁布的《关于加快推进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实施意见》,也对上海的材料产业进行了明确的规划。到2012年,全市新材料产业的规模将达到1 000亿元。重点推进的领域有高性能碳纤维、耐高温纤维、高温合金、钛合金、环保节能材料等。
(二)上海航空制造业的经济效益及其对就业的影响
我们还可以利用投入产出表对航空制造业及其他行业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这里把各个行业的经济效益界定为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之和,则根据上面的直接消耗系数表,我们可以得到上海地区各个主要行业大类的直接经济效益系数14,如表3.10所示。
表3.102007年上海各个行业大类的直接经济效益系数表
行业大类
直接经济效益系数
采矿业
0.532 77
食品加工制造业
0.333 76
一般服务业
0.289 101
其他制造业
0.157 457
建材及非金属制品业
0.150 044
专用设备制造业
0.148 352
金属冶炼及压延业
0.146 174
电气设备制造业
0.139 511
一般加工制造业
0.137 629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0.119 977
水电燃气供应业
0.119 808
通用设备制造业
0.108 1
化工制造业
0.104 576
农业
0.092 509
航空航天制造业
0.081 443
仓储运输业
0.072 625
通信及电子设备制造业
0.052 526
公共服务业
0.044 801
建筑业
0.033 839
从表3.10可以看出各个行业大类在直接经济效益方面的表现情况。从此表中我们可以看到航空制造业在所有行业中经济效益系数总体排名较低,在19个行业中的排名在第15位,因此提高航空航天制造业本身的经济效益也是当务之急。我们还可以算出,如果上海未来10年中,每年在航空制造业上的投资为200亿元,则每年可以获得的直接经济效益大约为1.63亿元。
我们还可以借助于投入产出表对所有行业对劳动就业的拉动效应进行分析。从表3.4可以看到,航空制造业对劳动的直接消耗系数为0.121 795,也就是说,航空制造业每投入1元钱,就需要消耗0.121 795元钱的劳动。按照大飞机项目目前的规划,在未来10年用于商用大飞机项目的投资将达到2 000亿元,则每年的平均投入为200亿元,则用于劳动方面的支出就是24 235.9万元,假设航空航天制造业的人均工资水平为每人每年10万元,则大飞机项目每年直接吸纳的劳动力人数就为2 423.5人。
我们还可以利用公式Bv=Av(I-A)-1计算航空航天制造业的完全劳动消耗系数,其中Bv表示完全消耗系数矩阵,Av表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其他符号意义与上面的相同。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不同行业大类的完全劳动消耗系数(如表3.11所示)
表3.112007年上海各大行业门类的完全劳动消耗系数
行业大类
完全劳动消耗系数
农业
0.492 46
采矿业
0.116 35
食品加工制造业
0.257 24
一般加工制造业
0.322 59
化工制造业
0.231 97
建材及非金属制品业
0.262 62
金属冶炼及压延业
0.217 6
通用设备制造业
0.285 97
专用设备制造业
0.282 9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0.282 08
航空航天制造业
0.329 87
电气设备制造业
0.261 01
通信及电子设备制造业
0.268 24
其他制造业
0.288 81
水电燃气供应业
0.177 89
建筑业
0.310 89
仓储运输业
0.314 3
一般服务业
0.302 41
公共服务业
0.516 7
从表3.11中可以看到,航空制造业上每实现最终产出1元钱,其造成的完全劳动需求为0.329 87元,如果扣除航天制造业本身的直接劳动需求0.121 795元,则剩下的0.208 075元就是对所有行业的间接劳动需求。依然沿袭上面的假设,如果每年在上海商用大飞机项目上的平均投入为200亿元,则对所有行业产生的间接劳动消耗就是4 161 500万元,如果以上海年人均工资水平5万元计算15,则大飞机项目可以带动的所有行业的间接劳动需求量就是83 230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