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界长期流传着一句话,叫做“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意思是在一场搏斗中,你费了半天劲将对手的10根手指全部打伤,还不如集中力量,搞断他一根手指来得厉害。这乍一听有点血腥,不过却值得我们思考。
不知为什么,我们很多时候做一件事时,总喜欢面面俱到,追大求全,好像方案不写个十页八页的,就对不起读者一样。殊不知KPI这个“目标货币”正在我们的过度“印刷”下,悄悄地贬值了。
前些日子我在当当网搜索市场营销类图书时,无意间发现排在新书销售榜第一的是《史玉柱自述》。后来发现其在亚马逊与京东的排名均列第一,不愧是名人。为什么到今天大家都对他还如此有兴趣呢?可能他几十年大起大落的坎坷阅历,本身就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在这本书里,他对当年巨人集团的失败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认为是企业极盛时大而全的扩张导致了最后的灾难。
在1989—1992年这三年间,他凭借数学专业的功底与对市场的敏感度,将企业规模从10万元带到了1个亿,资本的几何级数增长令他感到自己无所不能。于是,他从熟悉的软件领域,快速拓展至保健品、电脑硬件、房地产等多个行业。然而,人才与管理的滞后,根本无法支撑这个满目疮痍的躯壳,巨人迅速由兴转衰,轰然倒下。“史大胆”的厉害就厉害在善于总结上,其后卧薪尝胆不断探索,终于成就了从负债2.5亿到2007年其网络公司在纽交所上市的辉煌传奇。每天早上,当我走进银行大厦的电梯里,网游《征途》的炫目广告,都会重复地出现在眼前。这个打不死的“小强”,仿佛用它曾经的败局不断提醒着我们:不要多,只需专心做好“一件事”。
讲了半天“巨人”的故事,这与设计KPI有啥关系?太有关系了!就凭“专注”这一件事,在史玉柱身上就被来来回回证明了多次。而我们有些朋友,好像不太善于学习,非要自己摸着石头再走一遍。
在今天这个被称为Web2.0的时代,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免费获取到各种数据,这就等同于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知道市场同行的主要战略,甚至了解到他们的KPI细节。面对这样的数据诱惑,不少企业喜出望外,行“拿来主义”之风,还以为占了大便宜。为了更精确地加以掌握,某些公司甚至安排了小分队,深入敌方,研究同行的指标,重点在于挖掘这些公司为什么会制定这样的指标。经过这场劳民伤财的、用“因果分析”思路解决的一个个“为什么”的疑问后,得出的结论,往往伴着一拍大腿般的兴奋——原来别人的每项指标都有他的意义,值得借鉴!这种自己预先的假设被证实的快感,促使他们迅速做出了近乎一致的决策——博采众长,合并成一个综合性的方案。
还记得我们小时候上语文课,老师让我们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得分最高的,总是那些善于用逻辑缜密的因果分析并加上一定的想象力,把作者想到以及没想到的,统统整理出来的那些人。我们从小就被告知,综合的才是最好的,于是便有了“综合体”、“综合频道”、“综合症”等奇奇怪怪的字眼出现。在因果关系主导的惯性思维下,一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核方案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决策层的支持。
一次,去朋友开的猎头公司讲企业文化。课间,该公司的人事部负责人来找我,说探讨下他们的KPI。我有些诧异地赞美道:“不错啊,你们这么重视考核。”“是啊是啊,领导很重视,这是我们今年的考核方案,参考了不少其他猎头的做法,应该说比较全面了。”说着,她递过来5张A4纸。
我留意到她用了“全面”这个词,于是收起笑容,认真地浏览起这份KPI。随手一翻,竟发现是双面打印的,有10面。忽略掉长达2面的框架性废话外,如“领导的指导与关怀”等套话和背景说明,我终于看到了关键字——考核指标项的定义及权重。难道接下来的几页都是这个内容?我连忙向后翻,发现他们这家处于起步期仅10个人的公司(其中2个人做行政工作),竟洋洋洒洒地列出了如“中介费收入”、“签约机构数”、“个人签约数”等10项指标,占了整整7面。最后仅留下一面,半面写了员工考核规则及频率,半面写了提奖方法。
“你们公司需要这么多指标啊?”我合上方案,微笑地问了一句。
“你有所不知,我们行业现在竞争特别激烈。跨国外资猎头垄断了高端市场,我们民营公司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做年收入20万元以下的小单。利润空间很薄,所以必须要加强考核力度。”这位主管百感交集地说。
“那么这个考核制度实行多久了?效果怎么样?”我追问到。
“搞了2年多,也不断在调整,应该说现在这版是比较全面的了。但坦白讲,效果不是太好。”她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你们是怎么样确定考核指标的?这些关键指标是否能反映你们本年的战略导向?考核频率和提奖方法是否能让顾问们觉得有利可图?”其实,我此刻很想告诉她,一个好的游戏规则的标准,根本不是比谁的内容更全面,考核是为服务战略而生的,这才是根本。而她张口闭口所谓的“全面”,不正是将自己变成警察抓小偷故事中的那个警察了吗。开始的初衷是抓坏人,结果追着追着变成和小偷赛跑了,超过去了还回头嘲笑小偷没她跑得快。
在我问完这3个问题后,她显然已经没有了一开始的轻松,回答起来思维跳跃不定。一会说他们这个行业基本都是这些指标,一会说可以保证顾问们多劳多得,最后她就每项指标制定的目的,一一又同我说了一遍。我根本不怀疑,他们的出发点一定是好的,就单一指标而言,可以说有的放矢,头头是道。但我发现,他们公司其实从来就没搞清楚KPI的基本精神,这才是导致效果一直不佳的根本原因。很多时候,正因为我们已经走远了,才要时不时地反思自己的路是否始终行在正道上,这个习惯可以保证大方向不偏。
那么为什么单一指标按因果思路分析都有道理,一旦组合在一起就不灵了呢?比如这家猎头公司,因为要拓展下游跳槽的个人客户,所以将“个人签约数”设为指标之一,合情合理。要增加收入,所以把“中介费收入”也设为指标,也没问题。但深入推敲,就很容易发现他们之间存在一定的覆盖关系。前者是过程性指标,后者是结果性指标;前者强调“做大”,后者侧重“做强”。彼此有些暧昧,拿掉了谁都不忍心,全部保留却又好像分散了火力。
我们再以银行的销售指标为例。我问你,有效客户数重不重要?一定重要!这是我们的基础客户群;理财销售量重不重要,当然重要!可以增加我们的中间业务收入;贷款重要吗?必须的!可以直接带来息差收益。好了,如果全部得到的是你比较肯定的回答,那么我继续问你,信用卡开卡数、工资代发量、网银客户数、第三方存管数……这些银行常见的销售指标重不重要?你可能就会迟疑了,但或许马上意识到:这几个指标与前几个在重要性上好像存在差异。那么请你继续思考:是不是很多指标间会出现交叉统计的情况?比如一个客户在网上购买了理财产品,你在拿到中间业务收入考核分数的同时,又顺便拿到了网银客户数的考核分数(假设以上所有指标均被列入KPI考核项)。网银不是目的,是一种过程性的“圈客”手段,是工具。但你看,这样的考核将手段与目的放在了同一个水平面去考量,并且你得到了同一个客户一种需求向下的两笔奖励,这是否有什么不妥呢?
一些企业想了想说:“没事儿,指标项多?通过指标的权重来调节不就行了!”于是我们看到,一张偌大的A3纸,横过来打印KPI指标都嫌短,无奈名目太多。还有些企业说:“奖励这个部分太好协调了,从关键指标上切点钱放到其他指标上不就结了?羊毛出在羊身上。”那么我想问,既然你也知道有“关键”指标和“其他”指标的分别,为什么不直接去掉这些所谓的其他指标呢?还可以给“表哥表妹”这些数据维护人员节省工作量。那么你在担心什么呢?看到这儿,你也许笑了,心里暗想,我根本不了解你的深谋远虑,这是为将来的产品配置与“开源吸客”留下伏笔。放心,我不仅举双手赞同这样的初衷,而且觉得这都不够,应该有更详细的过程性指标项对其加以约束。这里要提醒的是考核思想需分步骤一层层地深入,而不要将各层面的需求,简单堆砌在KPI中,这样往往适得其反。有关这个问题,我将在后面的章节中深入探讨。
问题还不止这些,还记得KPI是企业的“战略货币”吗?关键指标项的繁冗,所导致的另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公司目标的“通货膨胀”,为什么这么说呢?你把员工搞乱了!大伙根本看不懂企业到底在释放什么战略信号,也搞不清企业主要的目标期待。更可怕的是一批业绩平平的员工,会充分利用这其中的指标项“重叠空间”,耍些小技巧,轻松弄到些辅助指标项上的得分,从而起死回生,心安理得地飘到安全区。这种现象,在老板头脑发热,阶段性地大推某些过程类的指标时,更为常见。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要么是企业某天突然发觉盈利滞缓,开始反省原因时,辅助指标将率先“贬值”,而后很快就蔓延到核心指标,最终痛定思痛,决定推倒重来;要么压根就没发现是考核导向有问题,简单地认为员工态度有问题,开几个会训训话了事。据我观察,后者的出现概率远高于前者。
这种趋势有点像房价泡沫,一旦破裂,外围房价先受到冲击,随后辐射到中心区域,失控混乱在所难免。民众在你的无视和默许下学会了远离,惹不起还躲不起吗,不交易了行不行,于是市场陷入交投清淡期。政府税收下降,最后倒霉的还是国家。企业不比政府,最后管理层没法向股东交差,怎么办?换两个人试试?结果,连那些本想努力做事的好员工,在这种标准混乱的环境中也受到冲击,这对他们公平吗?
全面发展往往导致全面平庸,我们已经在这个问题上不止一次地吃了亏,到了必须要做一个选择的时候。如何才能去繁就简地把握企业的阶段性战略,令KPI焕发出本应有的指挥棒光芒呢?
无论你是否认同或愿意,人类都已不知不觉地走到了“大数据”时代的门口,未来的一个趋势是:人们将逐步放弃对事物因果关系的渴求,取而代之的是对相关关系的研究与关注。如果不改变“小数据”时代的思维,很可能在这轮浪潮中迷失方向。
大家一定听说过手表效应:当你只有一块手表时,可以比较准确地知道时间。而当你同时带上两块或者两块以上的手表时,它们不仅并不能让你得到一个更准确的时间,有时反而会给你制造混乱,甚至会让你失去对获得准确时间的信心。过去我们的思维认为,每块表都有它的不同科技与存在的道理,不妨找两块廉价的表给自己更多的参考。而现在,我们可能会多花点时间去淘一块有品质的好表,贵一点不要紧,偶尔有几秒误差也不重要,我们决不会用另一块表去修正这个误差,因为我们确信,这一块表对于掌握时间而言已经足够了。
从相关性角度来看,表的不同的性能和口碑给了我们比较的依据。对于一个干练的职业男性而言,一块IWC或是Montblanc的自动上弦机械表可能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的设计考虑到了自动、准时、质感、专业等多种需求间的相关关系,呈现出一种覆盖性的整体优势,使你不用再去纠结应该分别去挑一款什么样的表,以对应自己的每一个需求。
有了相关关系的概念后,我们来看看它对指标项的选择标准,权重设置给出了怎样的参考。你现在就可以摊开你手中的KPI指标项,虽然我看不到,但基本可以断定,你们中绝大多数人手里的版本是超过了5个指标项的。这意味着,这些指标项可能已经有些“通胀”了,只是你还不知道。需再次强调的是,这里的指标项是指核心指标项即KPI。我十分认同要设置更多的过程性、渠道性的指标来检验销售的过程,但这属于精准化营销的范畴。
了解了相互覆盖,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应该让谁覆盖谁呢?这其实取决于你公司所处的发展阶段。对于一家成立时间较短的销售型企业而言,如果在指标项的选择上侧重结果性或质量性的指标,无异于杀鸡取卵。而应放下幻想,多使用些过程性的、规模性的指标,从而稳扎稳打地拓展基础客户群。对规模较大、市场占有率较高的成熟企业而言,指标项的设置策略正好相反。
两年前,我们小区几乎同一时间,一东一西地开了两家美发店。我通常一月要剪一次头发,由于不爱办卡,不会固定选择某一家,因此在两家店都混了个脸熟。东边那家店的位置更优,掌柜的是个青年人,门面开得较大,价格较高。西面这家店的周边人流相对较少,老板是一对憨厚老实的中年夫妇。
去过几次,我就发现两家店的策略完全不同:每次去东面那家店时,我都会被他们的理发师挑出几个发质的问题,建议使用他们家的护理产品。同时,不厌其烦地介绍我办卡。一次,我与他们的一位店员趁洗头的功夫闲聊,我说道:“你们店的员工好像都很敬业啊,一个个都像是啄木鸟,变着法子一定要在客户身上啄出点花样。”
她摇摇头说:“没办法,我们的基本工资几乎没有,都是靠利润提成过活的。所以逼着我们一定要在每个客户头上挖掘最高的利润。像你这种我们明示暗示都没用,依然顽固地只做‘洗剪吹’的人,我们基本赚不到啥钱。”
我苦笑着说:“有这么惨?那你觉得他们推荐我用的那些护理品真有那么神?”她冷笑了声说:“这个嘛,你懂的……”
西面这家在风格上平和很多,暗地里却也没闲着。他们的钱没花在装修上,却用在了一套客户信息管理系统上。这其实并不稀奇,许多美发店都有类似的系统。但人家却在这个系统上下足了功夫,研究出自己的一套经营理念。一次我有快递暂存在他们店里,来取时正逢晚餐时间,店里不太忙,我随意问道:“你们店生意最近咋样?”
没想到她说:“一直不错,到前天一年零两个月,和我们建立起联系的客户已经超过五百位了,大概五百二三吧。”怎么样,这就叫水平!对客户数字特别敏感。作为营销行业的人,我顿时来了兴致,追问道:“你是怎么做到的?”
“哈哈哈,我就一直预感到会有人问我这个问题!”她一下子来了精神,继续说道:“其实是我的理念和考核方式决定的。我们是刚刚起步的小发廊,这个阶段,我不太在意单笔多赚1万还是少赚1万,不太在意客户是选择剪发还是烫发,我在乎的是究竟有多少客户和我们店建立起了联系。价格不是问题,这点成本我还是付得起,关键先把量做上来,将来有的是挣钱的机会。因此我不计较每个理发师为店里带来了多少利润,那是我和我老公要统筹的问题。我目前对他们的考核,是看他们每个月向系统里输入了多少个有效客户的信息。”
0
0
从那以后,我几乎没再去过西面那家店。没想到又过了3个月,一阵刺耳的鞭炮声响过,我才知道西面那家店已经换了新的主人。谁让他们刚一上来,就通过对理发师激进的利润考核方法,在客户身上深度“拔毛”。导致这家店在开业没几个月后,便门可罗雀了。后来听说这家店为了利润,利用店面的剩余位置,直接卖起了衣服和鞋,结果仍不见起色。于是,员工在这样的考核下不玩了,纷纷跳槽。从第一个发型师离职到最终关门,仅用了不到2个月的时间。
我们不能说西面这家店不努力,相反正因为他们的“努力”,加速了店的倒闭。很多时候,我们受到了许多关于“如何正确地做事”这样的训练,但忽略掉了“如何做正确的事”。结果方向一错,死得比没方向的还要快。东边这家店看似不温不火,却十分准确地把握住了他们“底子薄、刚起步”这样的现状,全身心投入到了做实基础客户群这一伟大事业中。通过考核相应的指标,将造型师这一骨干力量完整地保留了下来,最终笑到了最后。
而对于规模较大、市场占有率较高的成熟型企业而言,指标项的设置策略就正好反过来了。这类企业品牌认知度与社会影响力较大,新客户的增长已经不再是困扰他们的头等大事。他们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利用商业模式的创新,提高利润率和增加利润的来源。因此,已经“做大”的基础客户群便是他们的首选,将这些存量客户“做强”对他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基于这样的需求,在考核上突出利润这样的结果性指标,便水到渠成了。此时,新客户的增长只是利润提升的因素之一,而迫切性已大幅下降。围绕利润而言,从已积累下来的客户宝藏中找到让他们进一步掏钱的理由,不是更现实的考虑吗。
我此前服务的一家欧洲银行,便将这一策略贯彻得十分到位。他们为所有的产品计算出了利润比例,并将这些比例告知给每一位销售。在这些销售的KPI中,不再有繁琐的指标项,只保留了一项,就是“利润”。意思是说,公司不再介意你卖什么。
某些产品虽然好卖,但利润较低;某些产品虽然利润高,但因为风险也相对较高,比较难上手。这有点像目前政府正逐步推行的“利率市场化”尝试。有的银行如坐针毡,有的银行喜上心头,究竟好与不好,主要取决于你的定价能力与议价能力,但至少加速了资金的配置速度,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利好。是骡子是马,由你自己决定。有本事就把高利润率产品卖出去,卖不出去,别再抱怨公司的产品定价太低或指标项给得不合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