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流水线上的神秘故障

流水线上的神秘故障

时间:2023-07-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营销活动,几乎是我在讲课时最常谈及的话题。有趣的是,在这个问题上,主管和员工近乎一致地认为,营销活动意义不大。结果,就有中国的家长抱怨活动组织不力。旅游展的故事还没结束,那位拿了40多位潜在客户的员工,在活动结束后的第一周,就成功地将其中2人转化成了贵宾客户。这场活动,行长始终未出现在现场。

营销活动,几乎是我在讲课时最常谈及的话题。和许多“文官”出身的主管不同,我以销售员的身份参加的活动就不下100场。因此,有许多切身体会,想与大家分享。

针对这个主题,我做了不少调研,问过很多前线的员工和主管的看法。有趣的是,在这个问题上,主管和员工近乎一致地认为,营销活动意义不大。当我进一步追问说:“那么不搞活动,你们是通过其他什么方法获取新客户的呢?”片刻沉思后,不少人回答说:“靠现有客户介绍。”再一看他的现有客户,一共也就20来个人,你靠他们怎么介绍?

这种现象很普遍,但留下了许多疑点:首先,为什么他们觉得营销活动意义不大?因为活动组织得不好,还是另有原因?其次,为什么在这个问题上,主管和员工的看法比较一致?是缺少营销费用,还是人云亦云的惯性思维?再有,说靠现有客户转介,你有几个客户愿意帮你转介?考虑到一定的爽约率,即使每月都帮你介绍,这些量是否足够你完成指标?为了解决这些疑点,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个案例。

守株待兔还是主动出击?

大约在2006年秋天,上海展览中心举行了规模浩大的“旅游展”,吸引了几百家旅行社以及数以万计的旅游爱好者前来参加。我当时所服务的银行在现场有一个展台,用以宣传账户服务与理财产品。

那天,银行派了3名同事到现场进行营销,结果其中2名员工把资料和名片放在展台上,自己靠在展台后聊天,心安理得地做起了“老中医”,守株待兔般等着客户主动上前咨询。结果一天下来,每人仅拿到了1位客户的联系方式,还都是来打听洗手间怎么走的人。而另一名员工从早上一去就没闲着,资料名片随身携带,并在以他们展台为圆心、半径10米的区域内来回移动,眼睛迅速打量着每一个走过路过的人。与感觉有潜力的客户频繁地自我介绍,并主动交换名片。甚至在与一位客户交谈时,余光可以扫到其他人,并能将这些人聚拢起来。

次日,主管向这3位同事了解活动的情况,结果,回答迥异。前2位同事不约而同地说:“活动无聊,主题与银行客户不太对口。展台位置不好,客流量小,下次咱们别办这类活动了。”另一位说:“还不错,虽然很累,但拿到了40多位潜在客户的联系方式。”此时,主管可能产生两种想法:①活动搞得可能确实一般,只是这位员工太拔尖,应该表扬一下。②如此悬殊的结果,一定有更大秘密在其中,要从那2位只获取了一名潜在客户的员工身上找原因。但我遗憾地发现,大多数主管的意识水平,其实都停留在第一种想法上。

这让我想起了20世纪90年代,几十个中日小伙伴参加的那一次在内蒙古举行的国际探险夏令营。主办方希望让孩子们凭借指南针和地图,负重在草原上行进,来锻炼他们的韧性和野外生存能力。同样的年龄,同样的行程,结果闭营时,当领队问孩子们“草原美不美?你们下次还来不来”时,所有日本小孩异口同声地吼道:“美!下次还要来!”而这吼声,彻底震撼了在场的中国小孩。他们早在活动结束前,就纷纷叫着想回家。更有他们的爷爷奶奶不放心,全程守护,生怕累着这些“小祖宗”。结果,就有中国的家长抱怨活动组织不力。他们身边的朋友,多少也会受点影响,你一言我一语地去挑活动的不好。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日本家长不断地给领队鞠躬,打听下次组团的时间,希望再来。我想问:和营销活动一样,这究竟是活动本身的问题,还是我们自己有问题?

旅游展的故事还没结束,那位拿了40多位潜在客户的员工,在活动结束后的第一周,就成功地将其中2人转化成了贵宾客户。之后的两三周,又陆续促成了3位一开始有些犹豫的客户。而这个人,其实就是我。

你们看,完全一样的场合与客观条件,不同的销售,效果竟有天壤之别。现在,你还敢说营销活动没用吗?除了垄断性的捆绑销售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如此迅速地仅用4个小时,就发展出5位贵宾客户呢?并且,与捆绑销售不同的是,前者对你没感情,不得已而为之,忠诚度偏低。而这种通过活动和后续交流,从陌生到熟悉,再到决定用你服务的方式,极好地筛选了客户,降低了后续服务的成本。

这场活动,行长始终未出现在现场。不过,就算出现,也未必能观察出其中的问题。很多主管自己做销售时,就不太会借助活动获取客户,缺少对营销活动的理解与信心。不小心当了领导后,更少关注活动,偶尔去趟现场,也找不准“看点”。他们在意的,往往是有客户在咨询时,员工的态度和答复的完整性等细枝末节。而活动中,特别是新客户拓展类活动里最关键的部分:获取客户联系方式的意识与技能,却始终少有人关注。而这,才是渠道流水线作业中,最隐秘却最容易出现故障的一个环节。

因为不懂,又懒得去探究,所以不做活动。而越不做,就越不懂,这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甚至有时我问主管:“为什么不搞活动?”他们第一反应是要花钱,而且觉得效果难料。谁说一定要花钱了?就看你想不想做以及会不会做。我组织过的所有活动中,80%以上都是零成本或低成本的。

活动谋划——“善假于物也”

资源,不是用来消费,而是用来整合的。搞活动目的是什么?拓展新客户。我不否认有些活动是回馈老客户的,把他们伺候好了,人家也乐意帮我们推荐新客户。谁有新客户?渠道!那么问题就简单了,联合几个品牌定位相似的渠道一起搞活动。有钱的出钱,有场地的出场地,有客户的出客户,这台戏就有得唱了。

通常,我们可以找那些迫切需要推广品牌的公司合作,因为他们对费用的敏感度相对较低,本身就有这方面预算,所以,钱的部分就能基本搞定了。有场地的一方,最好自身也经营零售客户,即非专营场地的公司。你能出一部分客户,他就已经高兴得不得了了,搞不好一激动,场地费也帮你免了。那么,节省下来的钱,可用来买礼品或宣传造势,吸引更多的客户。

还有一些准备过程中的细节容易被忽视。比如流程的设计里,是否考虑到留足够的时间,供销售员与潜在客户交流。一些“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体验式活动,比如品酒会、名车试驾等,情况会好一些。氛围本来就相对休闲放松,客户走走停停,有很多机会可以与之搭讪。而论坛、沙龙等形式的活动设计,需要特别留意,不要客户一签到便直接进场听课,一结束便驱车离开,根本没有间隙供员工与之交谈。

在一些特定兴趣领域的活动中,“知识准备”非常的迫切。比如名表、高尔夫、游艇这类活动,如果你懂一点相关知识,哪怕是活动头一天晚上用百度恶补一个小时,都能派上大用场。在这种场合,客户是来放松的,是你建立基于爱好的私交,拉近彼此距离难得的好机会,除了平时聊的那点儿专业外,多了很多找到共同语言的机会。客户真正喜欢的,是那些和他们呆在一起感到有趣的人。比如当你的高尔夫技术,达到90杆左右的水平,就会有客户主动约你下场打球了,这离支持你的业务还远吗?

活动前,还必须强调一点——“目标准备”,这其实是下一章的目标管理中要重点讨论的问题。我发现绝大多数员工没有这个习惯,你问他去参加活动有啥计划,他说去接触潜在客户。显然,他没明白你的用意。于是,你又引导了一下,问他准备拿几个潜在客户联系方式时,他认真地告诉你“越多越好”。废话,谁不知道越多越好,但这代表是多少呢?是否可以给一个量化的数,是20个?还是21个?

有人可能会问:这很重要吗?我要负责任地说,真的很重要!重要性甚至超过了营销技巧。对于活动效果,这几乎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我之所以在每次活动中,几乎都能拿到40个以上的联系方式,就是因为出发前,我会在心里给自己下了一个目标——不完成到这个数不回家。这就倒逼我想办法,技巧也自然在这种压力下得到了提高,并且熟能生巧,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

有了目标,你便知道要带多少名片和资料才够用。准备工作从来都是一环套一环,彼此相关的。假设你目标是获取30位客户联系方式,那你起码要准备60张以上的名片,总有客户在收到你名片和资料后,仍不愿意留联系方式,所以要留一个余量。经常有人随便拿上10来张名片就去参加活动了,你一看就应该知道,这家伙根本就是来混的。

上文中,我一直提到的是客户的“联系方式”,而不是更深入的其他信息,为什么?因为时间太宝贵了!更多的KYC(Know Your Customer)大可留在下次见面时进行。指望在第一次见面就获得某种承诺,往往是徒劳的。急功近利下的过多啰嗦,不仅容易失去你面前这位客户的信任,更可怕的是错失了大批从你身边走过路过的其他潜在客户。销售员的优秀与否,就体现在是否能快速拿到客户的联系方式,并达成下一次见面的意向。

活动进行时,主管最需要观察的,就是员工的状态是否能够支撑其达到获取的目标数,而这首先体现在眼神与脚步上。Top Sales的眼睛总是那样的有神,脚步移动迅速。头部就像一部高精度的数码单反相机,通过半按快门,自动调整光圈与快门速度,不断地完成不同拍摄主体的对焦与成像,在来往的人群中,快速地与目标客户建立起联系。而目标模糊、行为懒散的普通员工,则像一台要放富士胶卷的老式傻瓜相机:焦距半天对不准,好不容易找准后,还担心“照糊了”没法删除。于是,只好学姜太公钓鱼,等某人有那闲情雅致,停下来陪你聊上个把钟头,再配合你摆个Pose,才能勉强成像。同样时间里,收到相机中的“风景”谁多谁少?就一目了然了。

稍有空闲,我们马上要把这些“照片”导出来,编上号,每张下面再写个简短的描述,以留下线索。这样,过两天你拿起电话,邀请客户见面时,能回忆出活动中你们短暂交流的情景。哪怕记下客户的一个特征,或说过的一句话,都十分有助于拉近你们的关系,让他感觉你还挺像那么回事的。笔是一定要随身携带的,在客户转身准备离开时,立即在他的名片或其他写有他联系方式的地方,用5~10秒钟做个标注。

活动结束的那一刻,对于员工而言,能取得交谈并留下联系方式的客户已成定局。我们可以设法从合作方一端,争取得到他们邀请来的客户名单(要事先谈好)。并将这些资源,奖励给活动中表现更积极的员工。

所有的可能目标客户,在2个工作日内应全部联络一遍。一方面,感谢他们参加了这次活动;另一方面,把握时机,和他们约下一次的见面时间。如果多次邀约未果,基本可以断定,他不是你的目标客户。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你的邀约技巧没有问题。

有关跟进客户这点,我展开说两句,因为有人其实并不认同。

我曾和家人在杭州河坊街闲逛,去过一家卖玉的店面。3年过去了,就因为当时留下一个电话,每到节假日,都能收到一位销售员的短信或电话,虽然我从没买过,也没再去过那家店。能看得出,他们的员工受过培训,一直抱着永不放弃的信念。这种精神值得赞颂,而他们却似乎忽视了对“目标客户”理解。或许10个与我类似的人中,有一个最终开窍了,但如果把这些时间花在更有需求的人身上,局面将大有不同。

你可能会问:我怎么判断客户究竟有没有需求?也许他现在没需求,但不代表他以后没需求。不是一直说,我们是可以把任何产品卖给任何人的吗?没错,我从未建议应轻易放弃一个客户,而这里要强调的,是为了提高效率,做适当取舍的问题。

有时,客户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的引导与挖掘。而这个过程,如果仅靠发几条欲言又止的短信,或以“广播”的形式隔空喊话,是没有客户愿意买账的。客户到底有没有需求,不是这种腼腆的试探可以了解的。

通常,客户如果不是“刚需”,往往会像个害羞的女孩子。这时,我们要主动一点,敏感地把握一些“需求信号”。比如,听上去显得话不多,但有犹豫,这是极好的现象,说明他在权衡。而且,一定因为你碰触到了他的某种需求,不然有啥好犹豫的?只是还有顾虑,没完全告诉你而已。可能是价格,也可能是别的。这种情况下,只要你多提问,帮他把顾虑挤出来,基本就成功了。

另一种情况是他像“十万个为什么”一样,对你的产品附上一堆问题,看似各种不满意。此时,请千万不要觉得烦,这也是个好兆头。我们只要做到够耐心,一条条解答清楚,很可能就拿下了。

还有一种是强烈抵触型客户,多半可能是过去受过伤,心里有阴影。这种人偏感性,主意来得快去得快,反倒可以加以利用。假如能争取见个面,和他谈谈理想,聊聊人生,搞不好他一激动,你还是有机会化敌为友的

最可怕难缠的,就是那种表面不冷不热,内心十分固执坚定的人。除非你有坚定的预期和足够的时间,否则,在他身上花太多时间,投入产出比过低,到头来会把你拖得精疲力竭。

我的建议是:有舍才有得,林子这么大,该放手时就放手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