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北京和深圳金融中心构想的提出
当今世界,金融日益处于经济的核心地位,金融产业竞争力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随着我国加入WTO后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迅速提高金融体系的国际竞争力变得十分迫切。目前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基本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以港—深—穗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圈、以京—津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圈,三大经济圈之间和圈内各城市间出现了竞争与协作并存的态势。
2008年上半年,国内城市间关于金融中心建设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大城市纷纷提出自己未来金融发展之路。2008年5月,北京市政府发布了《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首次明确提出要将北京建设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
2008年5月,上海举行了陆家嘴金融论坛,该论坛云集了“一行三会”最高金融决策层,商讨如何将上海打造成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2009年4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这是我国首次以国务院文件形式,明确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国家战略定位,并指出,上海到2020年将基本建成与中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
2008年6月,国务院通过了《深圳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其中提出将深圳建设成为全球性的“金融中心”、“物流中心”,成为全国首个“创建国家创新贸易中心”、“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此外,据不完全统计,在国内已有超过20个城市提出了发展成为金融中心的目标和具体措施,而有金融中心功能规划或设想的各类城市更在200个左右(1)。其中呼声最高、引起讨论最热烈的还是上述三座城市。虽然国内外在金融竞争力评价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但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现有的比较成熟的国际金融中心上,对中国城市金融竞争力的关注相对较少,相关的理论体系和评价方法还不够成熟。本书想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上海、北京和深圳这三座城市为研究对象,设计一套适用于中国城市的金融竞争力评价体系,利用官方的综合统计数据,对这三座城市的实际金融竞争力进行比较,并从上海的角度分析和学习其他两座城市的长处,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战略提供实证分析依据。
专栏6-1
上海作为金融中心的历史渊源
上海作为中国现代金融业的发源地,曾是远东首屈一指的金融中心。1897年,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诞生,标志着中国现代金融机构的出现。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基本形成了与国际接轨、门类齐全的金融市场体系,成为当时著名的“远东金融中心”。这为上海当代金融中心建设积累了深厚的金融文化底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信心。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做出了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重大决定。1991年,邓小平同志在视察上海时指出,“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1992年,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新飞跃”。2001年,《国务院关于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进一步明确“把上海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国际大都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2004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希望上海要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2007年1月,温家宝总理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适应我国金融业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新形势,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2008年7月,温家宝总理在上海调研时进一步明确提出,上海要把金融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大对金融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提升金融服务功能,培育和吸引人才,全力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2009年4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已经在2009年6月25日经上海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通过,自2009年8月1日起实行。至此,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蓝图越来越清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