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谚语说:“天天吃苹果,不用上诊所。”吃苹果肯定非常有益身体健康。果品市场人头攒动,买卖兴隆。苹果摊前,每个购买苹果的人在协商好价钱以后,便开始聚精会神地精挑细选——挑选尽可能又大又红的苹果,真可谓一丝不苟!精心挑选,表明每个消费者都是理性的,都在极力追求自我利益的最大化,并不考虑和在意他人的利益——好的苹果挑选完了,别的消费者买什么呢?卖主怎么办呢?
消费者的利己动机与利己行为,对于苹果品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消费者偏爱并且只选大的、红的、脆的、甜的苹果,于是,具备这些特征的苹果品种不单销售好,而且也能卖上好价钱。苹果销售商为了追求自我的最大利益,也就倾向于批发来这样的苹果。果农为了追求自我最大利益,也就更热衷于栽种盛产此种苹果的果树;此种果树树苗的需求增加,价格上升,果树科研部门也为了自己的最大利益,不断地加大科研投入,积极开发新品种果树。到头来,苹果越来越大、越红、越脆、越甜,产出水平越来越高。规模经济即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所带来的平均成本的降低,不仅使果农和果商收益增加,而且苹果价格由于成本降低和供求规律的作用而相对下降,使更多的消费者得以按更低的价格享用更多更好的苹果,使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提高。显而易见,个人的利己动机与利己行为,不仅增加了自我利益,而且无意识地增加了社会利益。是利己心促成了果品的更新换代,促成了果品的优胜劣汰!
在法治与公平竞争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只有生产出能够满足消费者需要的商品和劳务,只有其商品和劳务被他人接受,企业才能达到其利润目标;一个人只有提供了他人需要的服务,只有其服务被他人所接受,他才能获得货币收益以满足自己的私人需要。换言之,在法治与公平竞争的环境中,服务他人,或用张维迎的话“伺候他人”,是实现自利目标的唯一有效途径与手段;为实现自利目标,必须时刻敏锐地发现他人的需要,必须以高于竞争对手的商品和劳务的质量以及低于对手价格的方式满足他人的需要。于是,为获得熊彼特(1883~1950)所说的“先驱者利润”——即由于在生产方法、产品设计、服务方式等方面的创新而取得的市场竞争优势所产生的利润,就要进行不断地创新、冒险和开拓,最终,在增进社会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个人利益目标。不灭的利己心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永不枯竭的动力。
让我们做一个相反的假设。假设人人都“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胸中时刻装着阶级兄弟,站在苹果摊前,脑海中便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为了别人能买上个儿大、脆甜可口的好苹果,为了商贩更容易卖、更好赚钱,买苹果时专挑选个儿小、干瘪、疤疤瘌瘌的,即人人将争先恐后地抢购又糟又烂的苹果,那么,市场的表现将是,越是干瘪的苹果,越是好卖,越是赚钱。接着,经过一轮轮的市场信息反馈以及供给方的经营反应,苹果有朝一日会变得像干枣一样干瘪。
从长远看,利他动机未必能带来整个社会利益的增加,而利己行为也未必危害社会。据说,当年在鲁国有这样一条规定,凡是鲁国人一旦发现“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若将其赎买带回,回到鲁国后,可以到官府那里领取金钱赔偿和奖励。孔子(前551~前479)的弟子子贡(前520~前456)从国外赎回同胞,却“不受金于府”。有了这个榜样,人们便陷于困境:赎买奴隶不去报账领赏,自己白白蒙受经济损失,但去报账领赏又蒙受精神荣誉损失——以实际行动证明“小人趋于利”。最终的结果是,“鲁国不复赎人矣”,更多的本可以得救的鲁国人长期在异国他乡漂泊,遭受没有尽头的苦难。而子路(前542~前480)救了一位溺水者,被救者送给子路一头牛以表感谢,子路笑纳了。结果是“鲁国必好救人于患也”。由此便有“子路受人以劝德,子贡谦让而止善”的高论。
在一个资源稀缺和欲望无限的世界上,“斤斤计较”的利己行为远比不计成本的利他行为对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来得重要。人的远近亲疏的判断与利害得失的计较,及其据此进行的彼此扶助与制衡,确保了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的稳固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