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给谁省呢

我给谁省呢

时间:2023-07-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上,驰骋华夏的山西商人令国人瞩目,他们在商业实践中总结出许多闪光的管理经验,最著名的莫过于“省下的就是挣下的”。但是,他以悲剧的方式提前结束了职业生涯;他被控贪污公款,最终身陷囹圄。大概是2005年,我给一家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班上课,讲授《管理经济学》。在他离开讲台朝着教室门口走去的时候,我突然听到他长叹一声,并自言自语地说:“哎,我想通了,我给谁省呢?”

在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上,驰骋华夏的山西商人令国人瞩目,他们在商业实践中总结出许多闪光的管理经验,最著名的莫过于“省下的就是挣下的”。

是的,在竞争性市场环境中,市场竞争越激烈,单个企业对其产品市场价格的影响力越小,增加销量或者市场份额也越是困难,从而,越是难以通过增加总收益来增加利润。最终,有效控制和降低总成本便是增加企业利润的一条有效途径,也就是向成本要利润,或者通俗地说,节省消耗来增加利润。通过技术创新可以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制度创新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显然,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所降低的成本都意味着企业利润的增加。

文道先生编写了一本书,书名为《节约的都是利润》。但是,是否节省,是否节约,关键取决于利润的分配或归属,取决于能够影响成本的人,能否从由节约而产生的利润中获得合理的份额。私人企业,业主拥有经营剩余索取权,为了激励效率,也会设计有效的薪酬体系让代理人合理分享利润,于是,降低成本的激励就很强。例如,沃尔玛创始人萨姆·沃顿(Sam Walton, 1918~1992)是美国零售业的传奇人物,也是格外地重视控制成本,强调低成本、低价格和大销量。美国也有按照创业者姓名命名企业的习惯。若按照这样的习惯,沃尔玛也许应该叫做“沃尔顿商场”(Walton Market),但沃顿却将其简略为“沃尔玛”(Wal - Mart),省去了tonke五个字母。据说,这样安排的原因之一,就是可以大量节省商场霓虹灯的制作、维护和电力成本。沃顿为何如此节省?因为省下的就是挣下的,挣下的就是他自己的。私营业主,在物尽其用和降低成本方面的具体做法可谓别出心裁,五花八门,各种案例比比皆是。比如,2007年12月15日中午时分,我到了安徽省凤阳县,和家人去参观在中国农村改革史上书下浓重一笔的小岗村。全国农民都因凤阳小岗村的经验解决了温饱问题,我们岂能在这里饿着肚子?我和家人要先解决午饭。我们进了凤阳鼓楼对面的一家个体小餐馆用餐。餐馆房间有些阴冷,我们就让老板打开空调。老板拿来遥控器,开启空调,我们便感到微弱的丝丝暖风,但却不知从哪个方向送来。我抬头四下一看,哇,居然一台空调两个房间共用。墙上挖一个洞,相邻两个房间,各自有半截送风机送风。私有产权居然如此激励物尽其用,如此鼓励所有权人这般节省。

上面提到的文道先生的书,封面上还有英文书名,其英文书名翻译成中文则是《你省下的是你的利润》。这就对了,因为省下的是你的利润,所以你千方百计地节省节约,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我时常听到有领导这样说:“如果这企业是我的,你看我怎么办?”“如果这银行是我的,你看我怎么办?”“如果这大学是我的,你看我怎么办?”这不仅表明成本有着很大的压缩空间,而且表明产权制度至关重要!国人,尤其是职业人士,不乏把事情做好的能力,缺的是把事情做好的制度激励。

曾有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他经营一家国有企业17年,创造利税近1000亿元,并打造了一个无形资产价值400多亿元的品牌。但是,他以悲剧的方式提前结束了职业生涯;他被控贪污公款,最终身陷囹圄。有打抱不平者说,他就像一个方丈,当时面对的是一个破庙,几乎断了香火。他筚路蓝缕,率领众僧齐心协力扭转局面。终于,寺庙香客如云,香火兴旺。后来,他打了一点庙里的香火油私用,说不定还是在青灯下阅读如何将寺庙搞得更好的黄卷,但他却被绳之以法。富庙穷方丈,谁还有积极性去当方丈?方丈还有积极性去富庙吗?当然,打抱不平者没有悟出出家人的境界,不过他也只是打个比方罢了。在一种能吃、能喝、能游山玩水、能因公挥霍浪费,但就是不能拿回家的财务纪律和分配制度下,在管理上能形成节省节约之风吗?能向成本要效益吗?

大概是2005年,我给一家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班上课,讲授《管理经济学》。我的右前方第一排坐着一位两鬓染霜的先生,他戴着老花镜,听讲十分认真,不停地记笔记,偶尔似乎还在思考什么。当他的双眼从镜片上方看着我或屏幕时,我发现那是双智慧的眼睛,炯炯有神。他是班上唯一一位友善地打断我讲课的人。打断我,为的是能记录下更多的讲课内容。他曾大声说:“老师啊,你让PPT走得慢一点好吗?你放得太快了,我都记不上笔记。”我被他的求知精神所感动,后来总是习惯性地扫视他一眼,看他写得差不多了,我才按下PPT遥控器向前翻页。有一天,我讲了上述向成本要效益的理论和案例,由于面对的是专业人员,讲得远比本文细致具体。课间休息,他来到我的讲台前,三个手指捏着一支香烟来回旋转,因为教室不让抽烟,他就捏着香烟来回旋转并偶尔放在鼻子底下闻一闻。他站在讲台前,很认真地对我说:“教授,你讲得真好!我很受启发!学以致用,学习班一结束,我回去就要见行动啦。”我很高兴,因为知识就是要启发人,指导行动。他终于憋不住了,要走出教室吞云吐雾了。在他离开讲台朝着教室门口走去的时候,我突然听到他长叹一声,并自言自语地说:“哎,我想通了,我给谁省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