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企改革让富与民

国企改革让富与民

时间:2023-07-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蓬蓬勃勃日新月异的民营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极大地改善了社会经济环境与经济结构;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国有企业改革。总体来说,国企改革是一个国退民进,让利与民的过程。而减少的这部分国企,绝大部分转为民营企业。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与国企的全面亏损则是国企改革的深层动因。王钦敏表示,民营经济是民生经济、富民经济,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蓬蓬勃勃日新月异的民营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极大地改善了社会经济环境与经济结构;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国有企业改革。国企开始由政府行政机关的附属向市场主体转变。时任国资委主任的李融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国企改造时指出:国企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改革开放初期到十四届三中全会,大体用了15年的时间。主要是通过扩权让利、实施承包经营责任制,把国有企业引入市场,实际上还没有真正进入市场,我把它比喻成比赛前的热身。

第二阶段是从这以后到2003年以前,大体用了10年时间。这一时期国有企业开始进入市场,按照市场规则参与竞争,我把它比喻成预赛。一赛就赛出问题来了,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开展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以适应真正的市场竞争环境。

第三阶段是2003年以后。这一阶段是国有经济真正开始参加竞赛,国有企业按照市场规则,与其他所有制性质的企业一同参与公平竞争,享受同等的市场待遇。

总体来说,国企改革是一个国退民进,让利与民的过程。所经历的是改革的阵痛。据相关统计,当时的国企下岗人员总数最高峰曾高达3000万。诸多国企经历了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有些国企还经历了关停并转的痛苦过程。

改革开放以前,国有经济遍布各个行业、各个领域。1978年,国有工业企业资产总额占全部工业企业资产总额的92%。改革开放以后,个体、私营经济分布领域不断拓宽,外资企业逐步进入,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局面开始形成。为了扭转国企全面亏损的被动局面,许多国企开始在兼并重组以及出售中变为民营企业,民营兼并国企的案例数不胜数。仅1998年至2007年的十年间,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户数就从6.5万户降到2.1万户,减少了1/3还多。而减少的这部分国企,绝大部分转为民营企业。而转让的代价则微乎其微,有的国企几乎零代价转让。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国家的让利与民政策实实在在地壮大了民营企业规模,播下了财富的种子,为社会经济的飞速增长打下了基础。据《2006年中国第七次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分析综合报告》(2007),现有全部465万户私有企业中,94万户企业是由改制、收购原国有、集体企业发展而来,占全部私企的20.3%。据分析,私营企业近7万亿元实有资本中,来自原国有、集体企业的资产至少占1/3,而且是在资产评估中被大大低估的、廉价获得的“干货”。

客观地说,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与国企的全面亏损则是国企改革的深层动因。而对于一个经济体来说,单一的所有制形式与计划经济是不具备市场竞争力的,民营企业的壮大,一方面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一方面也为国企改革提供了出路,也为缺少竞争的经济环境增添了竞争要素。

有了竞争,才有活力;有了竞争,经济发展才会更为健康。民营经济的成长本身就是竞争的结果,民营企业顽强的生命力不但稳定了改革中的社会经济环境,也竞争出一片成长的天空。由此,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同步共舞,财富蛋糕越来越大。

2013年2月1日,“2012—2013年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形势分析会”在北京举行,全国工商联发布了2012年度《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形势分析报告》,全国工商联主席王钦敏在演讲中指出:“截至2012年9月,中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数量已突破1000万家,同比增长12.6%,2012年,民营经济在GDP中的比重超过60%。2012年前10个月,民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累计增速为14.9%,虽比2011年有所回落,但仍远高于国有工业企业的6.4%和全部工业企业10.0%的平均水平,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截至2012年9月,我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金同比增长7.8%;企业规模实力继续增强,投资者人数2163.5万人,同比增长11.6%;吸纳就业能力更为突出,从业人员8907.9万人,同比增长9.4%,总计超过1.1亿人。同期,我国个体工商户总户数达到3900多万户,同比增长7.8%,从业人员达8454.7万人,同比增长10.4%。”王钦敏表示,民营经济是民生经济、富民经济,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就目前来看,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尤其是政策环境仍有诸多改善空间。一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二要进一步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三要增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四要进一步加大“民间投资36条”实施细则贯彻落实力度,不断扩大民间投资比重。

回顾改革之初的1980年,全国民营工业企业仅7万家左右,民营工业产值仅约为25亿元;至2012年已突破1000万家,总产值约31万多亿,民营经济在GDP中的比重超过60%。

分析这组数字,了解改革的足迹,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国企转制,国退民进为民间资本的积累以及民营企业的壮大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我们甚至可以更确切地说,国企改革创造了民营企业登台表演的大舞台,有力地推动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并在社会财富积累中,留下一波鲜明的印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