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经济带是一个宽泛的称谓,从经济学上来说并不严谨,但却可以表达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个经济带是改革以来发展最快的地区,直至目前仍在领跑中国经济。粗略地说,东部沿海经济带指的是山东、江苏、上海、浙江、广东、四省一市。涵盖了后来形成的长三角经济圈与珠三角经济圈的部分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经济带一直处于经济发展的前列。从1988年起至2012年,广东省经济总量24年蝉联全国第一。2012年,广东省GDP为53477.408亿元,排名第一;江苏省GDP为48604.152亿元,排名第二;山东省GDP为45429.985亿元,排名第三;浙江省GDP为32000.445亿元,排名第四;上海市GDP为19731.64亿元,排名第八。
从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计算,上海市以人均40188元排名第一;浙江以人均34550元排名第三;广东以人均30227元排名第四;江苏以人均29677元排名第五;山东以人均25755元排名第八。
从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计算,上海以人均17804元排名第一;浙江以人均14552元排名第三;江苏以人均12202元排名第五;广东以人均10543元排名第六;山东以人均9447元排名第八。(以上资料见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简洁的结论,那就是东部沿海四省一市在开放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成效,正在扮演着经济龙头的角色,引领巨龙腾飞。如果问为什么沿海这些省份会在经济上取得如此成就,一个最简洁的答案就是这些省份的经济基础较好,民营经济成分比例较高,经济增长动力较为充分。回顾改革之初,江苏、浙江、广东、山东都是乡镇企业大省。几乎乡乡有企业,村村有作坊。而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先试点省份,更是得天独厚地享有各种优惠政策。发展,发展,还是发展!百花齐放,百舸争流,不但造就了无数的财富神话,也造就了一条财富走廊——长三角经济、珠三角经济圈。由此,四省一市的经济辐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带动或促进了周边八省两个特区的经济发展。长三角与珠三角首尾呼应宛若一条巨龙,头东脚西横卧在中国南部海岸线上。
长三角经济圈
长三角经济圈是最早出现的称谓,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简称。所谓经济圈又称大城市群、城市群集合、大经济区、大都会区或都会区集合,是1990年以后渐多出现的中文地域经济用语。经济圈指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组织实体,是生产布局的一种地域组合形式。主要从地域的自然资源、经济技术条件和政府的宏观管理出发,组成某种具有内在联系的地域产业配置圈。经济圈通常也指疆域极广的国家内部某一特定区域,常为城市群体的集合或在国家经济总量(GDP)中占有很大比重,并对全球经济产生影响的经济联合体。
从地理上来看,长江三角洲是一片坦荡的大平原,北起通扬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镇江,东到海边,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以及邻近海域,是我国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镇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文化程度最高的地区,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7500万。这里岸线平直,海水黄浑,有一条宽约几千米到几十千米的潮间带浅滩。改革初期,这个地区在上海大工业城市的带动下,以上海为中心,经济呈现强劲增长的势头。
为推动和加强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联合与协作,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1992年由上海、无锡、宁波、舟山、苏州、扬州、杭州、绍兴、南京、南通、常州、湖州、嘉兴、镇江等14个市经协委(办)发起、组织,成立长江三角洲十四城市协作办(委)主任联席会,至1996年共召开五次会议。
1997年,上述14个城市的市政府和新成立的泰州市共15个城市通过平等协商,自愿组成新的经济协调组织DD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以后又有浙江台州市加入了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即所谓的“15+1”。协调会设常务主席方和执行主席方。常务主席方由上海市担任,执行主席方由除上海市外的其他成员市轮流担任。协调会每两年举行一次正式会议。协调会在常务主席方设联络处作为常设办事机构,负责日常工作。各成员市的协作办(委)作为协调会具体的联络、办事部门。
长三角“15+1”以沪杭、沪宁高速公路以及多条铁路为纽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长江的黄金通道流经29个主要城市,把长三角引向内陆腹地,是世界与中国大陆联结的重要门户地区。长三角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成为全国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长三角的发展特色主要表现在:形成综合性产业基地;城市化呈现结构性大发展;城市综合实力全国领先,圈层特征明显;城市与城镇工业化水平较高;城市大物流条件初步形成;城市教育科技实力雄厚,高层次人才密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比较富裕,全国领先。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和经济总量。据《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披露,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400多家落户长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中心上海—两个副中心南京、杭州”的总部经济发展模式,苏浙沪三地逐渐成为发展统一体。
珠三角经济圈
珠三角是珠江三角洲的简称,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是由南江的西江、北江和东江入海时冲击沉淀而成的一个三角洲,面积大约8万多平方公里。20世纪80年代以来,利用国家的政策优势和与港澳毗邻的有利条件,珠三角地区成为我国崛起最快的地区之一。此后珠三角经济圈的正式定位则历经了三次进化。
受长三角经济圈崛起的鼓舞,1994年10月8日,广东省委在七届三次全会上提出,建设由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江门7个城市及惠州、清远、肇庆三市的一部分组成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珠三角”的概念由此诞生。此后,“珠三角”的范围调整扩大为由珠江沿岸的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等9个城市组成的区域。这也就是通常所指的“珠三角”或“小珠三角”。“小珠三角”面积为24437平方公里,人口4283万人,占广东省人口的61%。
此后,由于“小珠三角”与港澳的密切经济联系,人们自然地把“小珠三角”与港澳联系起来,称“小珠三角”加上港澳为“大珠三角”,或者干脆将粤港澳称为“大珠三角”。所以,“大珠三角”就是指广东、香港、澳门三地构成的区域。“大珠三角”面积18.1万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8679万,以经济规模论,“大珠三角”相当于长三角的1.2倍。
此后,又提出了“泛珠三角”的概念。“泛珠三角”包括与珠江流域地域相邻、经贸关系密切的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东9省区,以及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泛珠三角”面积200.6万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45698万。其中,9省区面积占全国的20.9%,人口占全国的34.8%,GDP总值约占全国的33.3%。
在“泛珠三角”概念提出以后,经各方努力,2004年6月,11省区政府首脑于广州举办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上正式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框架协议》,由此,“泛珠三角”概念有了真实的内涵,“泛珠三角”经济圈正式形成。
比较而言,“泛珠三角”只是一个合作性协议,人们习惯上仍然将经济圈性质的珠三角的内涵定位于以香港、广州、澳门为中心,以深圳、佛山、珠海为副中心,加上东莞、惠州、肇庆、中山、江门共11个城市,所以,人们通常所说的珠三角就是指“大珠三角”这个概念而不是“泛珠三角”这个概念。
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珠三角经济圈表现出明显的出口拉动型经济特点。具体来说,珠三角也是一个典型的资本拉动型区域发展地区,内生力较弱,外资的介入是珠三角区域发展的一个主要动力,也是“珠三角经济圈”有别于其他经济圈的最大特征。珠三角地区吸引外资的主要优势就是毗邻港澳,侨乡众多,土地价格低廉,廉价劳动力充足。这个优势条件在短短的时间内就使“三资”企业在珠江三角洲城乡迅速发展起来。20世纪80年代,以“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制作、来件装配、补偿贸易)为主要贸易形式的外向型企业遍及城乡。珠三角由此成为大量吸引境外投资,迅速成为中国经济国际化或外向型经济成分比例程度最高的地区。这也为2008年金融危机后出口锐减,珠三角地区企业大量倒闭埋下了祸根。
从产业结构来分析,珠三角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贸易是珠三角经济圈主要经济成分,以服装、玩具、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近些年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升级,高新技术产品快速增长,诸如大规模半导体集成电路,微波通信设备,移动通信设备,微型电子计算机,移动电话,彩色显像管,IT业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目前,珠三角经济圈仍然保持着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的地位。
2012年,珠三角核心城市国民生产总值排行榜出炉,香港仍以16815亿元高居榜首,紧随其后的是13551亿元的广州,和12950亿元的深圳,位居第六的是2707亿元的澳门。
由此,我们可以粗略地估算出珠三角经济圈的富裕程度,也可以大致衡量一下这个体量与长三角相近的财富部落。
总体来说,长三角与珠三角宛若一条头东脚西的巨龙,横卧于海天之畔。改革开放以来,首尾呼应,携手并进,在经济大潮中创造了无数的财富奇迹,不仅开拓了一条绿色的财富走廊,也为中国经济的腾飞做出了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