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拍拍拔苗助长

拍拍拔苗助长

时间:2023-07-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拍拍在马化腾的定义中,无论架构还是模式,都针对的是淘宝。良好的资源和机会,让马化腾大意了。在拍拍诞生之初,未能及时贴上一个醒目的电子商务标签。而快速追赶的拍拍却已经超速了。比如,在拍拍早期引入商家时,为了与淘宝形成竞争,拍拍要求同样的商品单价必须低于淘宝最低价或者包邮。

拍拍在马化腾的定义中,无论架构还是模式,都针对的是淘宝。不管是财付通,还是商品分类、担保体系以及后台服务功能等,拍拍都模仿得尽善尽美。在电子商务全面火热的市场环境下,按道理来说,拍拍不应该如此后继无力。

然而让马化腾没有想到的是,拍拍成也QQ,败也QQ。

拍拍上线之际能够有如此大的流量,从很大一定程度上说是得益于QQ,拍拍的进入方式也大部分都是来自QQ客户端嵌入的入口通道。马化腾的思路和所有其他业务一样,借助QQ的用户和用户关系培育拍拍。

而正是受到QQ的影响,基于电子商务业务的拍拍,只完成了对前一半“电子”的掌控,但在后一半“商务”上的作为却乏善可陈。拍拍上线之后,由于QQ的内嵌功能,一方面的确起到了为拍拍引流的作用,不过也在很大程度上,将大部分基于QQ的增值服务和虚拟产品的交易转移到了拍拍上。这样不仅直接导致拍拍渐渐的沦为QQ的一项附件功能,即专属商城,还影响了用户对拍拍的认知,弱化了用户对拍拍上其他产品的兴趣。在用户眼里,需要购买腾讯的产品会想到拍拍,但想到其他东西,第一选择依然是淘宝。

良好的资源和机会,让马化腾大意了。在拍拍诞生之初,未能及时贴上一个醒目的电子商务标签。

归根到底,QQ无论有多么大的用户群,其主要关系都是以社交为中心。马化腾一直以来都是利用社交关系赚钱,而当战场转变到电子商务上面,需要将重心从社交关系转移到商业关系上来,这是一道很难逾越的天堑。美国最大的社交网站Facebook就是一个典型。Facebook和腾讯的优势几乎相同,庞大的用户群与社交关系网,尽管曾经非常被看好,但是在电子商务上面依旧是毫无作为。

被马化腾忽略的是,社交关系本质上与商业关系存在一定的冲突。商业关系需要通过利益关系来维持,电子商务就是为了实现双方的利益目的。然而基于QQ用户的社交关系,不管是熟人的强关系,还是陌生人的弱关系,在两个人之间发生商业行为都很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是基于熟人圈子的强关系,当有人在这个圈子里推荐了某一件产品,其他人会发表各自的意见,甚至表示赞同,但出于个人需要以及对熟人之间持有相同商品的顾虑,很少会发生新的购买行为。

拍拍从一开始就没有和腾讯的其他产品区分开来,依旧以做一款产品的视角去运转,过分依赖于腾讯用户。所以,拍拍即便模仿到了淘宝的“形”,也很难模仿到淘宝的“神”。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聪明反被聪明误。马化腾对电子商务本身是没有经验的,但由于QQ的基础以及淘宝的遭遇,拍拍直接跳过了用户培养和卖家积累两步,这虽然让拍拍在短时间内获得了高速成长,但是也埋下了后继无力的隐患。

电子商务本质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维护交易关系,放在企业的角度就是所谓经营。马云早就已经有了阿里巴巴多年的电商经验,做起淘宝来得心应手,基础稳健。而快速追赶的拍拍却已经超速了。

马化腾是一个实用主义者,不像马云那样追求完美,但电商平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大而泛、多而杂的物种,在细节的掌控上,马化腾缺乏马云那样的耐心。比如,在拍拍早期引入商家时,为了与淘宝形成竞争,拍拍要求同样的商品单价必须低于淘宝最低价或者包邮。为了保证基本的盈利,这些卖家只能在商品质量上做文章,导致拍拍上出现了大量的次货、假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