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大人物,总会聘请几个顾问作为自己的幕僚,以备不时之需。所谓顾问就是智囊团,古代帝王有军机大臣,这是皇帝的智囊团。现在也有智囊团,智囊团也称“智库”,谁有智库,表示智慧用不完。
战国时期纵横天下的两说客张仪、苏秦,他们游走在各国,目的就是想成为各国的智囊团。而历代帝王欲成王称霸,如愿与否,与他们能否重用智囊团,也有密切的关系。
汉高祖刘邦之所以能打下“开汉四百年”的江山,与他能善用张良、萧何、韩信等汉初三杰不无关系;反观项羽,他不能重用范增,以致兵败乌江,空留“霸王别姬”的感人场面。
元世祖忽必烈重用汉族谋士刘秉忠为“缁衣宰相”,刘秉忠为世祖的称帝出谋擘划,并定国号为元;东晋苻坚不听道安大师之劝,故有淝水兵败,导致亡国,由此可见智囊团的价值。
文王礼请姜太公、刘备三顾诸葛亮。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愚者千虑也有一得”,此皆为善用别人智慧的例子。
一代女皇武则天任狄仁杰为相,尊其为“国老”,并让他大胆推介人才,这才使张柬之、姚崇等人有了用武之地。汉朝吕后为了巩固太子刘盈的地位,求计于张良,经过张良的穿针引线,把刘邦无法请动的“商山四皓”延为宾客,终于确立太子的地位。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赵国平原君、齐国孟尝君、楚国春申君、魏国信陵君战国四公子,都号称有“食客三千”。这三千食客当中,纵使鸡鸣狗盗之类,都能建立奇功,发挥大用。
战国时候,齐国的孟尝君喜欢招纳各种人做门客,号称宾客三千。这些门客各施才能,对孟尝君成就大业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有一次,孟尝君率领众宾客出使秦国秦昭王将他留下,想让他当相国。孟尝君不敢得罪秦昭王,只好留下来。不久,秦国大臣们纷纷劝谏秦王说:“孟尝君不能留下,他出身王族,在齐国有家有室,怎么会真心为秦国办事呢?”秦昭王顿觉不对,随即改变了主意,把孟尝君和他的手下人软禁起来,只等找个借口杀掉。
秦昭王有个最受宠爱的妃子,只要妃子说一,昭王绝不说二。孟尝君派人去求她救助。妃子答应了,条件是拿齐国那一件天下无双的狐白裘(用白色狐腋的皮毛做成的皮衣)做报酬。这可叫孟尝君作难了,因为刚到秦国,他便把这件狐白裘献给了秦昭王。就在这时候,有一个门客说:“我能把狐白裘找来!”说完就走了。
原来这个门客最善于钻狗洞偷东西。他先摸清情况,知道昭王特别喜爱那件狐裘,一时舍不得穿,放在宫中珍藏起来了。他便借着月光,逃过巡逻人的眼睛,钻进贮藏室把狐裘偷出来。妃子见到狐白裘如获珍宝,想方设法说服秦昭王放弃了杀孟尝君的念头,并准备过两天为他饯行,送他回齐国。
暂脱险境的孟尝君哪敢再等两天,立即率领手下人连夜逃跑。到了函谷关,正是半夜。按秦国法规,函谷关每天鸡叫才开门,半夜时候,鸡可怎么能叫呢?大家正犯愁时,只听见几声“喔,喔,喔”的雄鸡啼鸣,接着,城关外的雄鸡都打鸣了。原来,孟尝君的另一个门客会学鸡叫,而鸡是只要听到第一声啼叫就立刻会跟着叫起来的。怎么还没睡踏实鸡就叫了呢?守关的士兵虽然觉得奇怪,但也只得起来打开关门,放他们出去。
试想,如果信陵君没有那一帮门客给他做智囊团,他早成了秦昭王的刀下之鬼了。
智囊团作为领导的“外脑”,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他们的职能和任务仅在于研究领导者提出的问题,为领导提供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领导者则从中选优决断。决断是领导的职能,也是整个决策过程的最后结果。那么,领导者应该如何对智囊团提供的决策参考方案进行择优决策呢?这其实是领导者如何动用智囊团正确决策的问题。
领导者在听取智囊团意见时,经常的情况是大家的意见大相径庭,这就要求领导者找出它们的共同点。首先,要求领导者对各种方案虚心听取,不做任何判断,并在各种方案的不同点中找出共同点来。接着,对不同意见进行分析、处理,使之汇集成为一个新的方案。这种求同存异的方法有下面几种技巧可用:
一是利弊分析法。由于各种方案迥异,领导者可引导大家对各种方案进行利弊分析,促使各方以利补弊,弃弊趋利,互相取长补短,达成共识。
二是边际分析法。这种方法是增加决策智囊人员,看他们对不同意见的看法,如果新增人员较多地倾向于一种方案,则该方案较优。
三是冷却法。即让争论双方暂时平息争论,冷静下来进行反思,隔一段时间后再组织起来加以讨论。这样能够使大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反复权衡,选择出最优方案。
总之,领导者既要充分发挥智囊作用,又要具有最终决策的独立性,既要科学地运用智囊团的参考方案,又要保证自己决策的有效性。不依靠智囊的作用就不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在激烈竞争的当今,领导者应该充分发挥智囊团的作用,灵活、有效地动用智囊团,使自己的决策处于合理的构架之中,并在实践中立于不败之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