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但是,不同国家对其理解稍有差异。在我国,传统使用的社会福利主要是指由国家出资兴办的、旨在为社会大众谋取利益的各种福利性事业,包括一般社会福利、职工福利和特殊社会福利等。平时我们所买的彩票,也属于社会福利范畴。
说到彩票,相信许多人对它都不陌生。这种两块钱的彩票也称奖券,上面编有号码,按票面价格出售。开奖后,持有中奖号码奖券的,可按规定领奖。彩票是一种以筹集资金为目的而发行的,印有号码、图形、文字、面值的,由购买人自愿按一定规则购买并确定是否获取奖励的凭证。
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其福利事业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据统计,我国残疾人口数量有8000多万,老龄化现象也日趋严重,这些人都属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需要社会的帮助,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单靠国家开支是不可取的,必须向社会筹措资金。除了通过国家和企业两个渠道外,还要打通个人和社会两个渠道,此时,福利彩票便发挥了巨大作用。
从长远看,还没有任何一种捐赠像彩票这样,能够持久、稳定地为福利事业支持大量资金。对于个人的强烈吸引力和对于社会福利的强大帮助,使得彩票成为社会筹资的重要方法。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人迷上了买彩票。对于人们来说,平时购买彩票的目的主要是“碰运气、中大奖”。
2008年7月的一个早上,深圳的某位彩民突然接到福利彩票中心工作人员的电话,告诉他使用银行卡通过电话投注的一注彩票赢得了二等奖,总计奖金247765元。
这突如其来的惊喜,竟然让这位彩民难以接受已中大奖的事实。直到工作人员耐心向他解释,并提示他30天内兑奖,以防弃奖,他才真切地感到,幸运终于降到了自己身上。
事后这位彩民对别人说,他的中奖一半是幸运,一半是守号的执着。他从2008年1月开始用电话投注购买福彩“双色球”,利用自动投注功能对他的这个固定号码每期自动追号。原本只是为了一种乐趣,没想到半年后竟然赢得了24万多元奖励。
正是因为买彩票能够使自己有机会在短时间内“一夜暴富”,才让人们热衷于购买彩票,即便中大奖的概率非常之低,但是“两块钱赢来五百万”,这种“以最少的投入换得最大的回报”的期盼心理,却让我国的彩票事业发展迅速。福利彩票就是一个典型。不过相对而言,彩民对福利彩票的发行宗旨——“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却少有深入的了解,而这正属于经济学中的福利范畴。
一般来说,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具有四个特点:
(1)社会福利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
(2)每一项社会福利计划的出台,都带有明显的功利目的,总是以缓和某些突出的社会矛盾为终极目标的。
(3)社会福利是为所有公民提供的,利益投向呈一维性,它不要求被服务对象缴纳费用,只要公民属于立法和政策划定的范围之内,就能按规定得到应该享受的津贴和服务。
(4)相比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是较高层次的社会保险制度,它是在国家财力允许的范围内,在既定的生活水平的基础上,来提高被服务对象的生活质量。
据记载,彩票市场产生于16世纪的意大利。今天世界上已经有139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彩票。发行彩票集资,可以说是现代彩票的共同目的。
各国、各地区的集资目的多种多样,社会福利、公共卫生、教育、体育、文化是主要目标。以合法形式、公平原则,重新分配社会闲散资金,协调社会的矛盾和关系,使彩票具有了一种特殊的地位和价值。
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自建国以来一直没有正式发行过彩票。直到1987年7月27日,我国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券首发式在石家庄正式举行。当年8月28日,新中国彩票史上第一次摇奖仪式在石家庄举行。当时,人们积极参予其中,有一位姓温的先生获得了一等奖,奖金为2000元。从这以后,我国的彩票业正式进入轨道,结束了长达38年没有彩票的历史。
据资料显示,我国从1987年第一批福利彩票正式发行以来,到2007年6月30日,全国累计销售福利彩票高达2423亿元,为国家筹集公益金809亿元。其中,上缴中央财政约300亿元,用于支持社会保障基金、社会福利事业、残疾人事业、城乡医疗救助及青少年课外活动设施建设等公益事业;剩余的500多亿元,定向用于城乡社会福利机构和社区福利服务设施建设。
由此看来,我们还真不能小瞧这一张价值两元钱的彩票,正是彩民手中的这两元钱,借助社会福利这个渠道,帮助了千千万万人。通过这一张张两元的彩票,不但让我们体会到投资和期盼的乐趣,而且将自身与社会福利事业紧密联系起来,这既是一个公民奉献爱心、弘扬美德和传播慈善的途径,又成为推动我国社会福利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