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可忍,孰不可忍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八佾篇》3.1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八佾篇》3.2
【译文】
孔子评论季氏说:“在自己的庭院里表演天子才能享受的舞蹈,这样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能够容忍的啊?”
三家大夫祭祀之后,唱着《雍》撤除祭品。孔子(知道之后)说:“‘助祭的只有诸侯,天子庄严静穆。’这怎么能够用到三个大夫之家的庙堂上呢?”
笔 记
这两章都是孔子斥责当时三家大夫不合礼节的行为。“八佾”是天子才可以享受的舞蹈,《雍》是表现天子祭祀的诗篇,但是三家大夫却私自运用到自己的庭院和庙堂之中。孔子对此感到异常愤慨,发出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感叹。
在这一声感叹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孔子所处时代“礼乐崩坏”的程度。当然,三家大夫敢于这样做也是有原因的,那就是他们有取天子与鲁桓公(当时鲁国国君)而代之的念头,至少他们已经将自身视为“天子”之尊了,可见他们实在是很嚣张。《易经》中“覆霜,坚冰至”表达的也是这一意思,就是说看到地面覆霜之时,就应该想到冰冻之日即将来到。三家大夫的这两个举动不已经说明了一切吗?
现实中,人们也时常发出“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感叹,背后的潜台词是“忍无可忍”,也就是实在看不下去了。可是,如果不能够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往往“忍无可忍”的事会时常发生。
行动指南
管理者时常见到一些“忍无可忍”之事,但是如果仅仅发出“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感慨是无用的。我们必须对之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患于未然。否则,最后问题将发展到无法遏制的地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