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打出价格战,用好客户“占便宜心理”

打出价格战,用好客户“占便宜心理”

时间:2023-07-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高度的商品竞争带来价格的透明化,打价格战不是拼个你死我活,顾客不会相信你在亏本卖,更不会因为你亏本卖而同情你。其实,占便宜也是一种心理的满足。小王是一家专卖钟表店铺的推销员。推销员小王就是打出价格的悬殊战,利用了那位先生占便宜的心理,成功地把手表卖了出去。销售员在推销产品的时候,可以利用客户的贪便宜心理,使用价格的悬殊对比来诱导客户购买。

高度的商品竞争带来价格的透明化,打价格战不是拼个你死我活,顾客不会相信你在亏本卖,更不会因为你亏本卖而同情你。

贪图便宜是人们常见的一种心理倾向,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例如,某某超市打折了,某某厂家促销了,某某商店甩卖了,人们只要一听到这样的消息,就会争先恐后地向这些地方聚集,以便买到便宜的东西。

“便宜”是客户把同一类商品比较后得出的一种自我判断,消费者不仅想占便宜,还希望是自己“独占”。销售员可以利用客户想独占便宜的心理,学会满足客户的心理需求,而不是一定要把产品用低价卖出。如“今天刚开张,图个吉利,按进货价卖给您算了”“这是最后一件这样的衣服了,按清仓价卖给您”“马上要下班了,一分钱不赚的卖给您”。便宜都让一人独占,这样的便宜,有谁不会心动呢?

销售的本质就是让客户有一种占便宜的感觉,没有什么能比优惠、便宜、免费更能引起客户注意、激起客户兴趣的了。销售高手总是能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找到借口卖出商品,并且还让客户觉得是自己占了便宜。

销售人群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客户要的不是便宜,而是要感到占了便宜;客户不是要便宜的商品,而是要让他感到占了便宜的商品。”便宜其实是一种心理上的感觉,销售员要学会满足客户的这种心理需求,让客户有了一种占便宜的感觉,客户就容易购买你的产品了。

在销售过程中,销售员应该学会将产品的利益用数字具体说明,不要用“节省”“便宜”“赚钱”“降低成本”等这些或许是模糊的概念来介绍产品,要利用具体的数字。比如说,告诉这个产品便宜,究竟便宜多少钱,也只需要算笔账。清清楚楚、实实在在的几个数字就足以打动客户。

一个销售网络广告的销售员要客户在网上投放广告。客户问他,在网上投放广告我能得到什么好处?于是销售员就给他算了一笔账:投资1450元一个广告,每天至少产生100个以上的访问,以500天来计算的话,每个访客成本为3分钱。以每30个人中有1个人成交,每天能赚多少钱呢?于是,客户顺利地和销售员签单了。

其实,占便宜也是一种心理的满足。客户会因为用比以往便宜很多的价钱购买到同样的产品而感到开心和愉快。销售人员其实最应该懂得客户的这一心理,用价格上的差异来吸引客户。

小王是一家专卖钟表店铺的推销员。该钟表铺里有一个珍贵的钻石手表,因为这块珍贵的钻石手表价格实在是太高了,很长时间都卖不出去。小王说他能够在一天之内把这个手表卖出去,老板不信,因为这块手表在店里摆了两个月,人们只是问问价钱就摇摇头走了,怎么可能在一天时间里卖出去呢?

但是小王要求老板要配合他的安排,他要求不管谁问这个钻石手表卖多少钱,一定要说是1万元,而其实它的原价是7000元。

两人商量好以后,小张在前面的柜台打点,老板在店面后边办公室算账,一上午基本没有什么人来。等到下午的时候店里进来一位先生,在店里转了一圈后,看上了那个卖不出去的钻石手表,他问小王:“这个手表多少钱啊?”

小王假装没有听见,只顾忙自己的,先生加大嗓门又问了一遍,小王才反应过来。

他对那位先生说:“不好意思,我是新来的,耳朵有点不好使,这个手表的价钱我也不是特别清楚,我先问一下老板。”

说完就冲着后边的办公室大喊:“老板,那个钻石手表多少钱?”

老板回答说:“1万元!”

“多少钱?”小王又问了一遍。

“1万块!”声音很大。那位先生听得真真切切,心里觉得太贵,不准备买了。

而这时小王憨厚地对那位先生说:“老板说7000块!”

而那位先生一听顿时欣喜异常,认为肯定是小王听错了,自己少花3000块就能买到这个珍贵的钻石手表,于是心花怒放,又害怕老板出来就不卖给他了,于是付过钱便匆匆离开了。

就这样,小王很轻松地把滞销了两个月的钻石手表按照原价卖了出去。

推销员小王就是打出价格的悬殊战,利用了那位先生占便宜的心理,成功地把手表卖了出去。推销员在推销自己产品的时候,可以利用客户占便宜的心理来促进产品的销售。

利用客户占便宜的心理来进行推销确实会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这却多少有些欺骗客户的感觉,客户一旦得知真相以后,会感到十分气愤。因此在使用上一定要注意方式和分寸,既要满足客户的心理,又要确保让客户实实在在地得到实惠,这样才能够保持和客户长久的关系,实现互惠互利的双赢局面。

客户在购物过程中,对所需商品有不同的要求,也会出现不同的心理活动。用尽可能少的经济付出求得尽可能多的回报,这种消费心理活动支配着大多数人的购买行为。而客户占便宜的心理也给了销售人员一些可乘之机。

客户在购买某件产品的时候,一般都会事先做好预算。如果销售员报出的价格超出了客户的心理价位,也就是超出了客户的预算范围,那么交易就很难完成了。如果销售员给出的报价低于客户的心理价位,客户就会对产品的质量产生一定的怀疑。所以,销售员要尽可能地了解客户的心理价位,这样才有助于销售目标价格的制定,同时有助于自己高效率地完成交易。

销售员在推销产品的时候,可以利用客户的贪便宜心理,使用价格的悬殊对比来诱导客户购买。我们首先在客户的心里设置一个较高的价位,或者在对方心里设置一个价格的悬念,然后再以一个比原来低得多的价格来进行比对,让客户通过两者之间的比较,感觉有便宜可占,于是作出购买决定。

在掌握了客户贪便宜的消费心理,销售员还可以利用优惠时限来刺激客户购买产品,向客户表明:过了优惠活动的期限,商品恢复原价后就买不到了。从心理学上讲,客户会在这种外界压制下产生强烈的心理不平衡,同样的产品,我现在买就能省下好多的钱,以后再买多不值啊。于是在这种焦虑的情况下,客户就会积极行动起来,让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购买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