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家饺子店在某地开了近十年。一天,有个客人去店里吃饭,他只点了二两饺子。没想到,老板不但没有马上去做,还说:“我们最少四两起卖,如果你不要别的了,那就请便吧。”这位客人心里很不舒服,心想:这么差劲的服务,怎么还能坚持这么长时间呢?是不是味道确实不错?抢着尝试的心态,他点了四两饺子。在吃饭期间,他发现老板与其他客户聊天时,就像是街坊和朋友一样。他有点明白,也许正是老板这种不把客户当上帝的心态,使他的这个小店支撑了这么多年。
“客户就是上帝”这一理念如今已经被各行各业奉为圭臬。诚然,客户的钱包支撑着公司生存,把客户当做上帝来供奉和信仰当然无可厚非,然而这些响亮的口号在实际行动中却缺乏可操作性。且不说有多少企业能真正能做到以客户需求为原点,单就在操作上就存在很多矛盾之处:销售员必须把客户的钱挣回来,而不是把商品送给“上帝”;任何一个公司和销售员都不可能做到满足任何一个客户的特殊需求,企业毕竟不是福利机构,要计算投入产出,否则企业就没得做了。
另一方面,在现在这个讲究诚信的社会,如果一味强调把客户当做上帝,对他们作出不现实的承诺,或者无法始终如一地履行自己的义务,必将使自己的信誉大打折扣。另外,把客户当做上帝会使双方立场悬殊,以致缺乏相互体谅与合作的态度。而要避免这些不利情况的出现,达到长期合作,只有双方相互尊重。
第一,把客户当朋友。
用利益连接起来的链条早晚会生锈,而用友谊搭建的桥梁却可以常存。只要不是打算做一锤子买卖,销售员都需要与客户间建立这么一座稳固的桥梁。“朋友关系”更适合于以对外贸易、销售为主的行业,这种行业所涉及的都是一些较大的项目,面对的客户比较固定,而且企业形象也非常重要,因此建立起长期友好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把客户当亲人。
亲人之间有一种毫无理由的信任,如果销售员能够与客户建立这种关系,那么客户会毫无理由地给予商家信任和理解,这样不仅有利于解决可能出现的纠纷,还可以通过原有客户开发出更多的资源。
第三,把客户当贵人。
销售员的业绩不可能只靠自己完成,必须有客户相助。能帮助你完成业绩的客户就是贵人。你不可能知道谁才是你的贵人,因此应该一视同仁地对待你的每一个客户,把每一个客户都当做你的贵人去对待,这将为你和公司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四,把客户当合伙人。
时下有一种新的营销理念,叫做“推荐营销”,即销售者与自己的客户建立一种合作人的关系,销售者向客户提供推荐费,由客户为商家做宣传,推荐来更多的客户。这种合作模式比投入巨资打广告效果更好。
第五,在态度上,客户是上帝,但在处理问题的方法上,要区别对待。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一名空姐在给乘客端咖啡时,因为飞机气流颠簸造成身体失衡,不小心把咖啡溅到了一名男乘客的西装上。这个乘客立刻暴跳如雷,并把空姐猛地推倒在走道上,致使空姐的脸部被椅子划伤。空姐站起来后继续向乘客道歉,乘客却不接受,反而继续破口大骂,其行径受到了其他乘客的指责。
这时,正在随飞机出勤的公司总裁,大名鼎鼎的商业领袖赫伯·凯勒尔从前舱走了出来。他了解了事情的经过之后,首先代表航空公司向这位乘客道了歉,并答应以西装原价两倍的代价给予赔偿。然后他通过飞机广播向全体乘客宣布公司的决定:公司已将这位野蛮乘客放进黑名单,他将终身不能乘坐该公司的航班。理由是,他侮辱了公司员工,侮辱员工等于侮辱了公司,一个被你侮辱的航空公司,应该不值得你继续乘坐……最后他强调,客户也有不友好的,我们拒绝载乘不友好的顾客,请大家谅解……
赫伯·凯勒尔的这个非凡举动在美国引起了非常激烈的争论,我们不去评判他这种做法究竟是对还是错,但是这个故事至少为销售员提了个醒,那就是:过度依赖客户容易导致客户随心所欲。任何一个客户,都有需求的波峰和波谷,服务提供者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忠实于客户,并非只忠实于现有客户。在与客户长期的接触中,交易、交心、交朋友都是相互的。一定要适当保持个性,在处理问题的态度上,客户是上帝,但在处理问题的方法上,也不要无原则地妥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