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会,才有晋升、表现的可能,才有改变的希望。然而,机会需要把握,也需要创造。换言之,一切成功都要靠自己努力去争取。有的人对于机会,只会一味地往外要求,这样的人永远不会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人们常用“心有余而力不足”来为自己不愿努力而开脱,其实,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积极的思想几乎能够战胜世间的一切障碍。纵然存在一些缺点,仍有成功的机会,只要你肯于承认自己的缺点,积极努力超越缺点,甚至把它转化为发展自己的机会。
某家品牌珠宝店推销一款新的首饰,贴出一张“自曝其短”的广告,声称该首饰是某一位客户退回的首饰,原因是该首饰的设计还不够完美,请购买时小心谨慎。这一招使本来无人问津的首饰一下子畅销起来,“扬短避长”的销售策略正是将看起来的劣势转变成了优势。
机会是可遇不可求的,但没有过程中的努力,就不会有机会的来临。机会的到来也绝非是偶然的,都需有一定的条件才能得到。没有先决所需拥有的条件,即使机会到来了,那也不是“机会”。因此,要得到机会,就必须要有努力的过程。那些整天等着机会主动送上门来的人是没有真正机会的。能从“机会”中成功的人,都是从给予“机会”前就开始努力做事的,他们深知机会不是别人给予的。他们会先默默努力耕耘,扎好成功的根。只要机会一到,就会去争取它,好好地利用而走向成功。
甲、乙、丙三人同在一家企业做事,三个人的能力不相上下,而且都想升职,但最终只有丙成功了。
甲在管理方面很有一套本领,他认为如果有一天能见到老板,有机会好好地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干,就一定能得到赏识。从此,他每天寄希望于老板主动找他施展才华。
乙也常希望能遇到老板,于是他花费了一点时间去打听老板上下班的时间,计算好老板进电梯的时间,希望在电梯里能和老板沟通。但是跟老板遇到后,他却不知道说什么,结果老板对他没有留下太深的印象。
丙与乙一样也主动想办法与老板碰面,但在之前做了更多的工作,他详细地了解了老板的奋斗历程、经营理念、最关心的问题等资料后,精心设计了几句简单却有分量的开场白。于是,他在算好的时间去乘坐电梯,跟老板打过几次招呼后,老板对他颇有好感。后来,他被老板叫去长谈了一次,不久丙就被晋升到理想的职位了。
上面这个案例中,甲有能力,却只是坐等机会自动来到眼前,结果错失了机会;乙很聪明,能够抓住机会,却没有更细致地准备工作;而丙不但抓住了机会,而且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了成功的机会。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众多的“甲”“乙”“丙”,假如你是“甲”“乙”,请向丙学习。当你有了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并且有实现的机会时,要积极地迈出实现它的第一步,千万不要等待或拖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