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包括国际部门在内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的数学小结

包括国际部门在内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的数学小结

时间:2023-07-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包括国际部门在内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的数学小结_新编西方经济学教程将本章国际收支均衡的公式和第七章第三节总结的公式结合在一起,可以表示包括国际部门在内的整个宏观经济理论体系。以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体系而论,存在着五个方程。但是,在国际经济部门存在的场合,还必须照顾到汇率对该政策的反应程序。当一国处于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赤字状况时,政府应当采取如下政策组合。

将本章国际收支均衡的公式和第七章第三节总结的公式结合在一起,可以表示包括国际部门在内的整个宏观经济理论体系。

以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体系而论,存在着五个方程。

(1)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

ir)+gxPe)=syt)+tmyPe

(2)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

(3)劳动市场的均衡条件:

(这是简化的有关劳动市场的说法)

(4)总量生产函数:

(5)国际收支的均衡条件:

xPe)-myPe)=Fr

以长期总供给曲线的体系而论,也存在着五个方程。

(1)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

ir)+gxPe)=syt)+tmyPe

(2)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

(3)劳动市场的均衡条件:

(其中fN)和hN)顺次为劳动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函数)

(4)总量生产函数:

(5)国际收支均衡条件:

xPe)-myPe)=Fr

在上述每一组联立方程中,都可以求得五个变量,即yNPre的数值。

本章把以前各章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延伸到国际经济范围,但它的理论基础仍然和以前各章相同。也就是说,它在实质上不过是把萨伊定律的买与卖的相等扩充到国际经济的范围。同时,它也和以前各章一样,把研究的视角局限于流通领域。然而,本章引入的国际经济部门使我们看到一个突出之点,即不论西方的经济理论和政策是否正确,国际部门的介入会给政策的制定带来更大的复杂性,从而使政策的选择较为困难。在没有国际部门的情况下,政策选择的考虑只在于其国内的作用和影响,例如,在选择是否采用降低利息率的政策时,考虑的主要着眼点应该是该政策增加投资的有效程度。但是,在国际经济部门存在的场合,还必须照顾到汇率对该政策的反应程序。换言之,政策的选择不但要符合国内均衡,也要满足国际均衡的要求。

国际收支平衡曲线的形状如何?有何经济含义?

解析 在利息率-产出平面上,BP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这表示当产出增加时,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要求利息率提高。这是因为当产出增加时,进口增加,净出口减少,若要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则须资本净流出减少;而利息率提高时,即意味着资本净流出减少。

解释在固定汇率制下,为什么一国的紧缩货币政策对实际收入没有影响?

解析 在固定汇率制下,一国紧缩的货币政策使货币供给量减少,国内利率开始上升并超过国际平均利率水平,此时外国资本大量流入。在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有升值压力,本国货币当局为维持汇率固定,则须在外汇市场上公开购买外汇,并发行本国货币。这样,初始的紧缩货币政策效果因外汇市场上的货币发行而抵消,货币供给和实际收入回到原来的均衡点。

当一国经济既处于通货膨胀又有国际收支赤字状况时,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措施?

解析 在开放经济中,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最终目标是同时实现经济的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即宏观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的水平上,并且没有通货膨胀的压力,经济均衡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如果一国经济出现内部非均衡或外部非均衡,则可以采取相应的财政、货币及对外贸易的组合政策,使宏观经济趋向均衡。

当一国处于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赤字状况时,政府应当采取如下政策组合。

第一,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如出售债券,回笼货币,提高准备率、再贴现率等。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使国内利息率上升,一方面可以使投资下降,总需求减少,有利于物价水平下降,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另一方面进口量也随收入水平的下降而减少,使国际收支赤字减少。同时,较高的利息率可以减少国内资本的外流,并吸引更多的国外资本流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第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如削减财政支出,提高税率等。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可以抑制总需求,以配合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的影响。

第三,贸易保护性政策,如提高进口关税,实行进口许可证与进口配额,非关税壁垒等;外汇管制政策,如制定限制外汇流出,促进外汇流入的政策等。贸易保护性政策和外汇管制政策可以减少进口,促进资本流入,有效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但会影响与本国经济往来密切的国家的利益。因此,需要考虑对方的反应,以免对方采取报复性措施。

总之,一国处于内、外部非均衡时,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将各种经济政策加以适当的配合。一般来说,财政政策的作用对国内经济活动的调节效果比较直接;外贸、外汇政策对调节国际收支效果比较显著,不过,外贸、外汇政策同时又会影响多边贸易关系;货币政策是通过利息率来间接地调节国内总需求水平及国际收支状况的。在实际运用中,应考虑各种政策对经济总量的不同影响,使其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以有利于宏观经济的同时实现国内、外的均衡。

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外部均衡

表8-2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国际收支概览表,从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对外经济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表8-2 中国国际收支概览表

(1)经常项目持续保持顺差。除1993年为逆差外,其他年份都有相当数量的顺差;1993年以前的顺差与国内需求不足、进口减少有关,而1994年以后的顺差与人民币的贬值效应有关。

(2)资本项目顺差周期性放大。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相当多的年份里成为世界上利用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规模仅次于美国;这表明中国进一步的改革开放政策,使海外投资者看好中国的经济前景。

(3)差错与遗漏的账户逆差额迅速增长。这是因为中国实行资本管制,国内投资者通过非正常渠道对外投资,造成资本外流。

(4)官方储备项目每年都以较大幅度增加。经常账户与资本项目均为顺差形成外部的资金来源,而差错与遗漏、官方储备项目的逆差是外部经济资金占用的结果;20世纪90年代中国国际收支的双顺差(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均为顺差)形成的外部收入中有60%用于官方储备的增加,40%属于不明的资本外流。

1990年代以来中国对外经济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双顺差。理想的外部均衡模式是在汇率稳定的情况下,经常项目的差额与资本项目的差额刚好相抵(假定政府不干涉经济且不存在地下经济),即当经常项目为顺差时,该国的投资者把顺差的收入投资于海外,资本项目为逆差;当经常项目为逆差时,该国则须对外国出售一部分资产抵债,对外国投资的回流使本国资本项目为顺差。中国在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条件下出现的双顺差,表面上看是外部经济的失衡,其实,表面失衡的背后存在的另一种均衡的方式。第一,中国资本项目的顺差并不像表8-2中显示的那么大。10年间,资本项目年均顺差为170亿美元,但没有统计在资本项目内的不明资本外流年均达120亿美元,两者相抵,非官方的资本性顺差年均仅有50亿美元。第二,由于改革开放和稳定宏观经济的需要,政府须持有相当数量的国际资产,即政府须对外投资。所以,考虑到官方年均161亿美元的资本外流,全部的资本性差额为年均逆差111亿美元,正好抵消了经常项目的顺差。

(2)国内资本充足的情况下大量地利用外资。一国经常项目的余额是该国总储蓄与总投资的差额。中国20世纪90年代国内储蓄投资水平如表8-3所示。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中国除1993年国内储蓄不足不能满足投资水平外,其他年份都存在着超额储蓄的问题,国内资本并不紧缺。尤其是1997年以后,国内物价水平持续走低,国民储蓄水平大大高于投资水平。所以,中国是在国内资本充裕的情况下大规模利用外资的。中国利用了大量外资的同时,也有大量的内资外流,被其他国家利用了,这部分外流资本就是反映在差错与遗漏项目中的“神秘”国际交易。内流与外流资金相抵后,呈现净资金外流。所以,中国是一个资本净输出国。中国经常项目的顺差收入被用于资本输出。

表8-3 中国国内储蓄投资水平

(3)资本项目的大进大出形成了特殊的国际资产负债结构。大量地利用外资,使中国对外债务增加迅速。大量资金外流,也相应增加了中国在海外的资产,因为资本项目为净资本外流,所以,中国对外的净资产也在增加。但外资的流入是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结果,债务型外资的利用不断增加了中国的国际债务。而资金的外流中有40%是地下经济的结果,这样形成的国际资产是不明的,也不为官方所掌握和控制。

国际收支平衡与政府宏观经济调控

一、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宏观调控是指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干预和调节,以达到一定的目标。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是:第一,促进经济增长;第二,增加就业;第三,稳定物价;第四,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其中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的最重要目标;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条件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在市场经济中,价格的波动是价格发挥作用的形式。物价正常波动是国民经济良性运转的必要因素;国际收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各种交易所引起的货币收付或以货币表示的财产的转移。如果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不平衡,尤其是出现较大逆差时,对本国经济是不利的,需要采取适当措施加以调节,使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二、国际收支失衡对经济的影响

近年来,中国贸易顺差高速增长,外汇储备持续攀高。国际收支不平衡已成为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从2009年到2010年,我国国际收支情况出现较大变化,2009年年初大家普遍担心资本流向逆转,出现国际收支逆差的危机,后来又重新担心国际收支较大顺差带来的问题。国际收支无论顺差还是逆差都不能过大,我国现在面临的主要矛盾已经从外汇短缺转为了国际收支顺差过大、外汇储备增长过快。持续的巨额国际收支顺差,会导致本币汇率上升,抑制出口,削弱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会使外汇储备大量增加,国内货币供应量增加,引发通货膨胀;如果顺差主要是由出口大于进口引起的,会减少国内生产资源,影响本国经济发展,且容易造成与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的摩擦,不利于国际经济关系的正常发展。

三、中国国际收支的双顺差问题

国际收支双顺差是指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在理论上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是互补的,所以不可能同时出现顺差,但在我国却出现了双顺差的现象。经常项目顺差,指进出口贸易中出口大于进口;资本项目顺差,指出入境投资中外资流入大于本国资本输出。

当国际收支顺差来自于大量实际资源的输出时,会制约一个国家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而国外投资的净流入,则增加了对远期利润、利息流出的资金需求,同时可能会对国内资金的利用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如果流入的资金中包含大量游资,很可能会对一个国家的金融稳定、经济安全带来威胁。另外,长期的国际收支顺差还可能招致伙伴国的经济对抗和制裁。

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顺差的扩大,既有主观因素的影响,也有客观因素的作用。从主观因素来看:一是我国处在特定的历史发展时期,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但消费需求有待进一步扩大;二是全球制造业向我国转移,形成了门类齐全、配套能力较强的制造业体系,对一般产品的进口需求减弱;三是我国政府推进出口行业发展壮大,扶持进口替代产业日趋成熟;四是国家为了保护相对较弱的行业,从而在关税壁垒方面进行一定程度的贸易保护。从客观因素来看:一是世界经济增长势头良好,外部需求强劲,拉动我国出口增长;二是国内投资增长趋缓,国际市场石油等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影响了进口,却带动了出口;三是一些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技术出口多重限制,进一步扩大了中国贸易顺差;四是我国的人民币汇率被低估。

四、国际收支失衡的解决

2010年中国涉外经济运行的内外部环境好于2009年,全球经济企稳,国际金融市场开始回暖,跨境资本流动趋于活跃,当然也有些不确定因素制约我国稳定出口和利用外资。有预测显示2010年国际收支总规模会恢复增长,有可能增速快于国内经济增长。2009年国际收支总额占GDP比例下降,2010年有可能重新上升;外贸出口有可能恢复性增长,但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比重有可能延续前两年下降的趋势,外需仍可能对中国经济增长为负拉动。随着全球金融市场回暖,资本流入我国会增加,但同时随着中国加快走出去的步伐,资本流出也会增加。

如何多方面着手积极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已成为我国当前经济活动的重大挑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0年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治理通胀预期的关系。而要处理好这些关系,就必须解决好国际收支失衡问题。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理顺投资、储蓄关系,从根本上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二是坚持开拓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拓宽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其中重点是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加快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等;三是要以进出口核销制度改革、资本项目开放、外汇市场发展为重点,推动外汇管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建立健全国际收支调节的市场机制和管理体制;四是加强国际收支监测预警,尽快建立健全对流入、流出的双向预警体系和应急预案;五是在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分析的情况的同时,加大对异常资金流入的管理。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2010年)

1.衡量一国开放程度高低的标准是( )。

A.进口与GDP的比率
B.出口与GDP的比率
C.净出口与GDP的比率
D.以上均正确

2.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的是( )。

A.资本性转移
B.间接投资
C.服务
D.证券投资

3.属于国际收支资本项目的是( )。

A.货物
B.服务
C.收入
D.证券投资

4.一般来说,国内投资增加将( )。

A.减少向其他国家的进口
B.增加出口而进口保持不变
C.改善外贸收支
D.恶化外贸收支

5.从均衡出发,出口增加将( )。

A.减少外贸差额
B.使储蓄超过国内投资
C.使投资超过储蓄
D.降低均衡收入水平

6.一国货币相对于其他国家的货币贬值,可以( )。

A.促进本国出口,限制进口并减少外资流入
B.减少本国出口,限制进口并减少外资流入
C.促进本国出口,限制进口并吸引外资流入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7.BP曲线是用于考察国际收支平衡时( )两个宏观经济变量间的关系。

A.国民收入水平与利率水平
B.国民收入水平与价格水平
C.国民收入水平与净出口额
D.国民收入水平与国际收支差额

8.在BP曲线上方的所有点都是( )。

A.国际收支盈余点
B.国际收支逆差点
C.国际收支均衡点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9.下列哪种情况有利于本国产品出口?( )

A.外汇汇率下降
B.本国发生通货膨胀
C.外国发生通货膨胀
D.本国通货膨胀率高于外国通货膨胀率

10.政府采取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对本国的内、外均衡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下列( )项所述的影响是不可能出现的。

A.国内失业率上升
B.国际收支状况恶化
C.资本外流减少
D.投资减少

11.为什么国际收支平衡表总是平衡的?为什么一国国际收支存在着顺差或逆差现象?

12.为什么说本国货币升值会使出口减少进口增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