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经济周期从谷底扩张到谷顶

经济周期从谷底扩张到谷顶

时间:2023-07-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_新编西方经济学教程1.掌握经济周期、经济增长等相关基本概念。宏观经济学的一个中心课题就是研究经济周期,我们需要知道经济周期有哪些显著特征、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政府采取何种政策才能降低经济周期的危害等。直到凯恩斯在他那革命性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中指出了总需求对于决定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性之后,人们才对经济周期的形成原因有所了解。

1.掌握经济周期、经济增长等相关基本概念。

2.理解掌握内因论与外因论、需求拉动型经济周期理论,以及哈罗德-多马模型等经济增长模型。

学习本章应主要采用对比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进行理解和记忆。

美国资本主义的历史是繁荣与萧条、衰退与扩张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一段时间,经济形势很好,就业机会充分、工厂加班加点、通货膨胀上升、利润很丰厚,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就经历了这样一个经济扩张时期。另一段时间,则会出现商品积压、工作难找、利润微薄等问题。有时,经济下滑的趋势是暂时而温和的,例如1990年至1991年间的那一次;有时,如1933年经济大危机时期,经济收缩趋势又是长期而严重的。上述这些波动是我们将在本章要讨论的内容,我们把它称之为经济周期。

宏观经济学的一个中心课题就是研究经济周期,我们需要知道经济周期有哪些显著特征、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政府采取何种政策才能降低经济周期的危害等。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经济学家们对于经济周期的形成原因还知之甚少。直到凯恩斯在他那革命性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中指出了总需求对于决定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性之后,人们才对经济周期的形成原因有所了解。凯恩斯主义认为,总需求的变化短期内会对总产量、总就业和总价格水平产生强烈的影响。

凯恩斯约80年前构建的基本理论框架迄今已遇到许多的挑战、修正与演化。但是,总需求理论仍不失为解释经济周期现象的最好方法。

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经济的增长方式从来都不是按部就班、一成不变的。一个国家可以享受好几年令人兴奋的经济扩张和繁荣,就像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但也许经济衰退、金融危机会接踵而来,甚至可能会出现长期的经济萧条,这时国民产出下降、利润和实际收入减少、大批工人失业、失业率跃升到令人担忧的水平。最后,经济衰退逐渐到达谷底并开始复苏。复苏的步伐可能快也可能慢,有可能恢复不到原先的经济状况,也有可能强劲得足以引发下一轮的经济扩张。经济繁荣一方面也许意味着持续较长时间的需求旺盛,就业机会充足;另一方面,繁荣也可能伴随着通货膨胀,价格上扬和投机猖獗,紧接着便是又一轮经济衰退。

产出、通货膨胀率、利率和就业的波动构成了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所有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