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签单这一环节,电话销售人员如果想尽快地与客户达成合作意向,有时不妨借鉴使用下“交叉销售”法,该方法同样有助于快速从客户那里拿到订单。
所谓“交叉销售”法,指的是发现现有客户的多种需求,并通过满足其需求而实现销售各种相关服务或产品的销售方式,也可以说是向拥有本公司A产品的客户推销本公司B产品。交叉销售可以极大地提升销售业绩,是所有电话销售员都应该掌握的一种销售技巧。
交叉销售具有独特的魅力,其主要功能有以下三点:
(1)可以增强客户忠诚度。购买本公司的产品和服务越多,客户流失的可能性就越小。来自银行的有关数据表明:购买两种产品的客户的流失率是55%,而拥有4个或更多产品或服务的客户流失率几乎是0。
(2)可以增加签单的成功率。在向公司现有的客户推销其他产品之前,由于已经对客户的个人需求及性格特点有了较充分的了解,因此,可以针对其需求和问题制订相应计划,这样成功签单的概率自然会增大不少。
(3)可以提高销售利润。交叉销售是对现有客户进行的推销。将一种产品和服务推销给一个现有客户的成本远低于吸收一个新客户的成本。来自信用卡公司的数据显示:平均说来,信用卡客户要到第三年才能开始有利润。由此可见,吸收新客户的成本是非常高的,而对现有客户进行交叉销售,自然就成为许多公司增加自身投资回报的一种捷径。
那么该如何进行有效的交叉销售呢?
进行有效的交叉销售一般要经过寻找合适的产品、确定销售的客户目标以及销售过程三个步骤。
1.寻找合适的产品
在进行推销之前,必须寻找到合适的产品,这是成功推销的第一步。寻找合适产品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业务灵感,二是数据挖掘。
有时候,业务灵感能够告诉我们哪些产品需要进行交叉销售。比如,房屋贷款自然是向抵押贷款者推销的下一个产品。再比如,一家公司最近新开发了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产品,那么该产品本身就是一个交叉销售的好选择。
业务灵感虽然是一个快速确定交叉销售产品的方法,但是,如果我们仅仅依赖业务灵感则可能会丧失许多商机,因为在某些情况下,一些好的交叉销售产品并不是直观可见的。因此,要寻找那些潜在的交叉销售商机,有一个最好用的工具——数据挖掘。
链接分析是数据挖掘中的一种方法,它能帮助你从历史数据中找到产品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产生出最恰当的交叉销售产品或服务。但是,链接分析的结果必须依赖业务知识来审核其准确性和价值,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又常常将业务灵感和数据挖掘结合起来使用,以确定合适的交叉销售产品。
2.选准客户
一旦确定了要推销的产品,接下来就要“选对人”,如果找不到准客户,那么这只会浪费我们的时间,不能产生任何收益。
小张进入某公司做电话销售员已经一个星期了,可是没有找到一个客户,心灰意冷之下,他选择了辞职。下面是主管与小张的一段对话。
主管:“为什么要辞职啊?”
小张:“因为找不到客户,没有业绩,所以有点不想干了。”
主管拉着这位电话销售员走到窗口,指着大街问小张:“你看到什么了没有?”
小张:“人啊!”
主管:“除此之外呢?”
小张:“除了人,就是大街了。”
主管:“你再仔细看一看。”
小张:“还是人啊。”
主管:“在人群中,你难道没有发现许多准客户吗?”
小张这才恍然大悟,感谢主管的指点,开始寻找准客户。
客户来自准客户,问题是如何去找这些准客户。如果能够始终维持一定量的、有价值的准客户,就等于是保证了自己长时间可能获得确实的收入。
那么,电话销售员跟客户进行电话沟通的时候,怎样才能识别出准客户呢?一般来讲,准客户应该具备以下3个条件:
(1)有购买力。电话销售员在找准客户时,首先要判断客户是否有购买力,也就是是否有钱。只有有足够的购买力,你才能进行交叉销售。
例如,一个月收入只有1000元的上班族在你手中购买了意外保险,如果你对他进行交叉销售,把年交8000元的财产险再推销给他就显得有点不太合适了。
(2)有购买权。当客户有购买力之后,还得考虑他是否有购买权。很多电话销售员最后未能成交的原因就是找错人,找了一个没有决定购买权的人。
小马是一家广告公司的电话销售员,在与一家电子公司的副总裁电话沟通了几次之后,彼此都非常认同对方,可是最后却没有谈下订单,原来这家电子公司的总裁是这位副总的太太,决策权被牢牢地掌握在他太太手上。为此,小马懊恼了很长一段时间。
通过上面的事例,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道理,客户光有购买力是不行的,他还应是个有购买权的人。
(3)有需求。除了购买能力和决定权之外,你还需要看客户对你的产品有没有需求。姜先生最近刚买了一部空调,你这个时候再向他推销空调,尽管他具备购买能力和决策权,但他没有需求,自然不是你要寻找的人。
所以说,只有具备了以上三个条件的人,才是我们要找的准客户。当然,在推销实践中,情况是千变万化的,我们要懂得灵活运用各种销售方法,不要墨守成规。
3.进行销售
确定了产品和客户之后,你就可以对产品进行销售了,与其有关的具体销售技巧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