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女顾客看中了一款衣服,服装销售人员拿了一件给她试穿。衣服的尺码很合适,但顾客穿上后照了照镜子,却有些不满地说:“这衣服怎么这么紧啊,穿着不舒服。”
1.“穿着紧才修身,才显身材呀,宽松了就不好看了。”
(这种说法显得有些牵强附会,对顾客没什么说服力,甚至有的顾客会认为你是为了把衣服卖给她而故意这么说的。正确的做法是以此为基础夸赞顾客自身的优点,让顾客喜欢上这种风格)
2.“这种衣服就是这种风格。”
(这种说法等于承认了顾客“衣服紧”的观点,而且潜台词有“买不买随便你”的意思,很容易导致销售的失败。正确的做法是把衣服的风格和顾客的需求联系起来,告诉顾客这种风格的衣服能带给她哪些利益和好处)
3.“这种衣服的面料富有弹性,多穿几回就不紧了。”
(这种说法完全没有考虑顾客的感受,而且会让顾客觉得衣服的质量不可靠)
4.“可能是您不习惯,您回去多穿几次就好了。”
(这种说法把顾客所提问题的原因归推到了顾客身上,不但对顾客缺乏说服力,而且容易引起顾客的不满)
5.“我看着很合身啊,怎么会紧呢?”
(这种说法是服装销售人员完全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把自己个人的观点强加给顾客,所以很难消除顾客的顾虑。正确的做法是先了解顾客的想法和需求,然后有针对性地解除顾客的疑虑)
6.“那我再给您拿一件大号的吧。”
(这是一种消极应对方式,如果衣服尺码真的合适,服装销售人员应该耐心、正确地向顾客解释,而不是一听到顾客有疑虑,就立即向顾客推荐其他尺寸的)
由于受到长期习惯和穿衣偏好的束缚,很多顾客第一次试穿新衣服时,都会觉得不合适——太紧了或太松了,这其实是一种心理作用,并不代表顾客的感受和看法是完全正确的。所以服装销售人员不能一味地“吪客是从”,顾客认为怎么样就怎么样,甚至完全被顾客牵着鼻子走,这是缺乏主见和专业素养的表现,很难赢得顾客的信任和尊重。而应该通过自己专业的讲解去积极主动地引导顾客,这样反而能赢得顾客的好感和信赖。
当顾客对一套非常适合他们的衣服表示不满意时,服装销售人员应该站在顾客的利益角度,结合顾客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向顾客讲解和介绍衣服的优点和特色。服装销售人员可以先询问顾客的喜好,确认顾客对款式、颜色是否满意,然后根据顾客的特点,做出自己的专业判断,说服和打动顾客,从而改变顾客的穿衣习惯。如果服装销售人员确实认为大小合适,可以询问一下顾客平时的穿着习惯,比如顾客平时是不是喜欢穿宽松的衣服,耐心找出顾客觉得不合适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与顾客沟通。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服装销售人员一定非要把某件衣服卖给顾客,如果衣服确实不适合顾客,就不要牵强附会地敷衍顾客,更不能单纯为了业绩,把不适合顾客的衣服连哄带骗地推销给顾客,而应该及时转变方向,向顾客推荐其他更适合的衣服。
范例1
顾客:“这衣服怎么这么紧啊,穿着不舒服。”
服装销售人员:“嗯,我们这款衣服的设计确实是稍微贴身一些。姐,除了不合身之外,您觉得它的款式和颜色还满意吗?”
顾客:“嗯,款式、颜色还可以。”
服装销售人员:“嗯,姐,看您的风格,平时是不是喜欢穿宽松一点的衣服啊?”
(通过询问顾客平时的穿着习惯,寻找顾客觉得不合适的原因)
顾客:“是的。”
服装销售人员:“这就难怪了,平时穿惯了宽松的衣服再来试这款衣服,确实会觉得比较紧,很多平时喜欢穿宽松衣服的顾客都会有和您一样的感觉,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只是心理上不习惯而已。以我的专业眼光来看,这款衣服不仅很合身,而且很有特色,您看它的下摆和袖子……我觉得您这么好的身材,要是穿上这款衣服,肯定会让人眼前一亮的!”
(向顾客解释“紧”的原因,同时夸赞顾客自身的优点,让顾客体验到“紧”的效果,并通过描述顾客穿上衣服后朋友可能出现的反应,勾起顾客的虚荣心)
顾客:“真的吗?”
服装销售人员:“嗯,不瞒您说,我们上个月就有一位老顾客,她一开始也和您一样喜欢穿宽松的衣服,后来听了我的建议,就渐渐喜欢上这种风格了,现在您叫她穿宽松的衣服她都不肯呢!您看镜子里,身体的曲线全凸显出来了,多漂亮啊!”
(利用老顾客的例子增加说服力,同时引导顾客发现试穿的完美效果,以增强顾客的购买信心和欲望)
范例2
顾客:“这衣服怎么这么紧啊,穿着不舒服。”
服装销售人员:“姐,这款衣服是专门为女性设计的修身款,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能把女性身材的曲线美凸显出来。您看,您这么高挑的身材穿上它,显得多优雅、多有味道啊!而且它的面料是经过特别挑选的莱卡面料,不仅弹性好,而且亲肤性极好,穿起来非常舒服。您穿几次就习惯了,就不会觉得那么紧了。您再看看镜子里的效果,多漂亮啊!”
(结合顾客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向顾客介绍衣服的优点和特色,同时引导顾客感受完美的试穿效果)
顾客:“我还是觉得这种紧身的衣服不太适合我。”
服装销售人员:“姐,看来您是真的不喜欢这种款式的衣服,那我拿几款宽松一点的,您试一试吧。”
(及时转换方向,根据顾客喜欢的风格和款式推荐其他衣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