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用道德规范治理

用道德规范治理

时间:2023-07-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原文贞观二年,太宗问黄门侍郎王珪曰:“近代君臣治国,多劣于前古,何也?”在道德准则通过个体认同,变成一种道德理想信念时,其道德准则高于法律。所谓德治,就是认识到道德的重要作用,把道德教化作为主要的治理手段,追求社会道德的协调,利用道德的内在约束力来达到稳定社会的目的。

一、原文

贞观二年,太宗问黄门侍郎王珪曰:“近代君臣治国,多劣于前古,何也?”对曰:“古之帝王为政,皆志尚清静,以百姓之心为心。近代则唯损百姓以适其欲,所任用大臣,复非经术之士。汉家宰相,无不精通一经,朝廷若有疑事,皆引经决定,由是人识礼教,治致太平。近代重武轻儒,或参以法律,儒行既亏,淳风大坏。”太宗深然其言。自此百官中有学业优长,兼识政体者,多进其阶品,累加迁擢焉。(政体第二)

二、参考译文

贞观二年,唐太宗问王珪说:“近代的君臣治理国家,多不如古代,这是什么原因?”王珪回答说:“上古的帝王施政,大都崇尚清静无为,想百姓之所想。近代的君臣则一味损害百姓利益来满足自己的贪欲,所任用的大臣,不再是精通经学儒术的人。汉朝的宰相,没有一个不是精通一门经典的,朝廷如果遇到疑难问题,大家都能引用经义来决断,因而人人懂得礼义规范,国家实现了太平。近代重视武备而轻视儒术,并加用法令刑律,儒家的道德规范遭到损害,淳朴敦厚的民风受到破坏。”唐太宗很赞同王珪的话。从这以后,百官中学业优长并懂得治国的人常被晋级,多次加以提拔。

三、领导政要

《论语·为政第二》中有: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说:“用政令来教化,用刑法来整治,民众苟免刑法但缺乏廉耻;用德来教化,用礼来整治,民众有廉耻而且敬服。”《老子》中也有“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意思是说最高尚德者不标榜自己有德,因为不刻意求取,所以有德。

1.德的含义

到底什么是德?现在我们总是将道德连用,并将其含义简化,其实道与德是两回事。依照事物的发展规律、原理去践行叫做道,而内心的美丑、善恶、好坏叫做德。也就是说有道未必有德,有德必定有道。世上有道而缺德者大有人在,譬如孔子讨厌的执掌鲁国大权的叔孙、孟孙、季孙等,有德且有道的人就更多了,三皇五帝都在其内。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倡导德的国家,当代社会也在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并提出以德治国。对于企业而言,也需要社会公德、行业道德和传统美德。

企业的社会公德主要表现在应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产业报国的奉献精神。爱国主义是催人奋进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国家的安宁和发展是任何个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没有祖国的兴旺发达,就没有企业的前途;离开国家利益,企业的利益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当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企业利益应无条件服从国家利益,产业报国就是不损害国家利益,为国分忧,为民解难。

企业的行业道德主要表现在共同发展、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协作精神,反对一切不利于行业发展的唯利是图的不正当竞争。当今世界显得越来越小,经济一体化进程越来越快速,国际间、企业间的合作越来越紧迫,视竞争对手为伙伴已成为现代企业的经营理念。

企业的传统美德主要表现在集体主义精神与和为贵的企业家庭的和睦精神。“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永不枯干,一个人只有当他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机器由于有许许多多的螺丝钉的连接和固定,才成为一个坚实的整体,才能运转自如,发挥它巨大的工作能力。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雷锋的这两段话说明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员工在一个企业中,就像不同的家庭成员,尊老爱幼、遵守秩序、助人为乐、爱护公物,相互信任,礼貌待人等都是我们应该发扬的美德。

2.以德治理

西汉的贾谊认为治国安民仅靠“无为”是远远不行的,必须有一种高远的政治理念。要以民为本,以德为宗,只有将百姓摆在最高的位置,才可能国泰民安。只有实行礼治,才能真正做到以民为本。他认为单重刑罚只会带来民之怨恨,国之衰亡。汉武帝时代,董仲舒根据秦王朝覆亡的历史教训,强调不能单靠严刑峻法,而要重视德治。他说:“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刑者不可任以治世,犹阴之不可任以成岁也,为政而任刑,不顺于天,故先王莫之肯为也。”

可以说以德治国,一直是以往统治者所追求的。《韩非子·难一篇》说到舜,历山的农人侵占别人的田界,舜到那里种田,一年后田的边界都正确了;河滨的渔夫争夺渔场,舜到那里捕鱼,一年后渔夫们便都尽让年长的;东夷的陶匠制作的陶器很粗劣,舜到那里去做陶器,一年后东夷出产的陶器都非常坚实。孔子说:“耕田捕鱼和制作陶器都不是舜该管的事,舜为了使人们摒弃恶习而从事辛苦的工作,众人便随他向善,所以说圣人是以德化人啊。”舜身先士卒的做法改变了人们的恶习。


在《世说新语·政事第三》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吏要请假,就撒谎说母亲病了。事情败露了,陈仲弓县长要杀掉他。为什么呢,陈县长振振有词:“欺君不忠,病母不孝,不忠不孝,其罪莫大。考求众奸,岂复过此!”这个可怜的家伙如果仅仅说谎还很可能不会论死,但是他选择了一个不当的理由,结果就送了命。其实,他选择了一个最光明正大、最不容上级拒绝不准假的理由,但是不幸被发觉,而他更不幸的是碰到了一位严明的上级,结果送了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接受人伦之理的普遍精神,它不靠外力控制,主要是靠自觉。在道德准则通过个体认同,变成一种道德理想信念时,其道德准则高于法律。也就是说,人们害怕的往往不是法律的惩罚,而是怕违犯道德准则的谴责。


所谓德治,就是认识到道德的重要作用,把道德教化作为主要的治理手段,追求社会道德的协调,利用道德的内在约束力来达到稳定社会的目的。德治将道德与政治紧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得许多道德规范同时又成为政治信条,这就在客观上将道德置于上位,成为维系社会稳定、实行有效统治的工具。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深受德治思想影响的中国人习惯于从人伦道德的视角观察和判断政治事物。从企业管理角度,“以德治企”的内涵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企业家的素养

在企业家所须具备的众多素质中,核心的价值取向是他的主要德行。“德”首先体现在他的修养水平、道德水准、人格魅力上,使他具有强烈的事业心、敬业精神和进取精神,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要有崇高的理想和追求。企业家的德是“以德治企”的核心,只有企业带头人德高望重,企业才能实现德治。

(2)企业管理者的德行

现代企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从表面上看,人才竞争主要体现在人才是否具备高智商和现代经济技术知识结构方面。但实际上,能否制胜取决于隐藏在人才知识结构后面的“非智力”因素,如能力、意志等。企业管理者有德,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聪明才智,带出一支优秀的团队,实现企业振兴的目标;企业管理者无德,则他越有才,知识越多,能力越强,对企业的潜在危害就越大。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管理者,是企业管理的精髓和使命。

(3)企业员工的品质

企业员工应具有基本的社会公共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修养,在此基础上,要尽量使自己的价值取向与企业的目标相一致,忠诚于企业,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努力为企业奉献自己的才干。所以,企业领导者必须清楚,单纯的金钱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着重考虑的应该是如何满足员工的价值追求。让信奉企业核心价值理念、恪守职业道德和公德的员工成为企业所依赖的根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