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时间:2023-07-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原文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看古之帝王,有兴有衰,犹朝之有暮,皆为敝其耳目,不知时政得失,忠正者不言,邪谄者日进,既不见过,所以至于灭亡。朕既在九重,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一、原文

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看古之帝王,有兴有衰,犹朝之有暮,皆为敝其耳目,不知时政得失,忠正者不言,邪谄者日进,既不见过,所以至于灭亡。朕既在九重,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魏征对曰:“自古失国之主,皆为居安忘危,处治忘乱,所以不能长久。今陛下富有四海,内外清晏,能留心治道,常临深履薄,国家历数,自然灵长。臣又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政体第二)

二、参考译文

贞观六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说:“纵观古代的帝王,有的兴盛有的衰亡,好像有早晨就有晚上一样,这都是因为耳目受到蒙蔽,不能知晓当时国家事务的情况。忠正的人不敢谏言,邪恶谄媚的人日益得势,国君看不到自己的过失,自然最终灭亡。我既然处在深宫,不可能通览天下所有的事情,所以才安排列位大臣,作为我的耳目。切不可以为天下无事,四海安宁,就不在意。可爱的是非难君主的过错,可怕的是为难百姓的行为。作为天子,英明,百姓就拥戴你为国君;昏庸,百姓就会推翻你,确实是可怕啊。”魏征回答说:“自古以来,亡国的君主,都是处在安定时忘记可能出现的危难,在太平时忘记可能发生的祸乱,所以不能长久。如今,陛下拥有广袤的天下,内外清平安宁,尚能留意治国的方法,常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之感,国家相承时间自然广远绵长。我又听古人说过:‘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浮载船,也能使船沉没。”

三、领导政要

纵观历史上王朝更替,其原因主要是在当朝的中晚期,由于其朋党结乱、制度崩溃、贪逸荒政、帝王昏庸等,引发较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如秦之陈胜、吴广,西汉末年的绿林、赤眉,唐之黄巢,明之李自成、张献忠等。而这些农民军的主力几乎全是流民。当大规模的流民作乱爆发时,此时的政府由于长期腐朽,已无力镇压迅速平定事变。这样,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正常的生产遭到极大破坏,许多人流离失所,成为新的流民。流民越来越多,战争也越来越复杂,最终将帝国拖垮拖死。当一个王朝覆灭之后,参与争夺统治权的群雄中总会有一方胜出,当其基本削平群雄时,新的王朝便建立起来。新王朝建立之初,一般十分注意与民休息、招民拓荒,饱受连年战争之苦的百姓也会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安定,开始有序的生产,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唐太宗对此深有体会,所以才会说“犹朝之有暮”——王朝更替,好像有早晨就有晚上一样那么自然。

1.唐太宗的畏民思想

唐太宗说:“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这应该是唐太宗畏民思想最好的标示。其实,我国最早提出“畏民”思想的是西周初年的周公,他主张治国之道,要上畏天命,下畏百姓。王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另外,“水能载舟,水能覆舟”也是唐太宗畏民思想的典型比喻。

“水能载舟,水能覆舟”这句话在《贞观政要》中共出现4次,第一次就是本篇“政体第二”,第二次出现在“君臣鉴戒第六”,第三次出现在“教戒太子诸王第十一”,第四次出现在“灾祥第三十九”,另外在“君道第一”还出现“载舟覆舟”。同一句在同一本书这么密集出现的现象在古典书籍中应该是少见的。

这句话的真正出处应是《传》,其佐证是《荀子·王制篇》,其中有这么一段话:“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然后在《荀子·哀公》篇再次出现: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寡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寡人未尝知哀也,未尝知忧也,未尝知劳也,未尝知惧也,未尝知危也。”孔子曰:“君之所问,圣君之问也。丘,小人也,何足以知之?”曰:“非吾子无所闻之也。”孔子曰:“君入庙门而右,登自胙阶,仰视榱栋,俯见几筵,其器存,其人亡,君以此思哀,则哀将焉而不至矣?君昧爽而栉冠,平明而听朝,一物不应,乱之端也,君以此思忧,则忧将焉而不至矣?君平明而听朝,日昃而退,诸侯之子孙必有在君之末庭者,君以思劳,则劳将焉而不至矣?君出鲁之四门,以望鲁四郊,亡国之虚则必有数盖焉,君以此思惧,则惧将焉而不至矣?且丘闻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一般认为这是其出处。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句话似乎是唐太宗的口头禅。唐太宗非常清楚,唐王朝是在亡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他亲眼目睹了隋亡的全过程,亲身感受了隋末农民起义的巨大威力,使他产生了畏民之心,也使他不得不去重视“民为邦本”。那么畏民,到底畏什么?所谓畏民,就是畏职责不尽,畏形象不正,畏处事不公,畏百姓不满意、不答应、不高兴。

常怀畏民之心,视百姓如父母,就要经常想一想是否做到了以服务百姓为天职、对百姓想的、盼的做得如何;想一想是否善谋利民之策、善办利民之事,让百姓实实在在地得到了实惠;想一想自己的所作所为百姓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想一想自己同百姓的血肉联系保持得如何,是否听不到民众的声音,脱离了百姓;想一想在自己背后是否有人戳了脊梁骨,自己是否有负了百姓的希望。有了这样的敬畏之心,就会视百姓如父母,把百姓当靠山,不断增强为民意识,升华爱民情怀,就会对百姓倾注满腔热爱之情,就会尊重百姓,千方百计为百姓排忧解难;就会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永远与百姓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始终为百姓掌权,用权,始终不敢越雷池半步;就会把百姓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以百姓满不满意、高不高兴作为衡量为政成效的标准,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做百姓之所需,全心全意为百姓谋利。畏民,体现的是一种责任与义务,畏民,是一种自律意识,显现的是一种信念与境界。敬畏心理越强,就越能奉公守法、恪尽职守,也越能远离贪欲、远离腐败。如对民失去敬畏之心,当官做老爷,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整日沉迷于乐舞歌伎之中,忘情于贪欲的陷阱里,将国家和百姓的利益抛之于脑后,忘乎所以,为所欲为,最终会身败名裂,自毁前程,自掘坟墓,被百姓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2.唐太宗的为民思想

唐太宗“民惟邦本”的指导思想直接产生出抚民为民的治国方略。通过推行均田,奖励垦荒,改革赋税、轻徭薄赋,劝课农桑,不违农时,增殖人口、兴修水利等措施使农民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恢复发展,从而保护和发展了百姓的根本利益;在经济有所发展的基础上,强盛了国力,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实现了贞观之治。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百姓是立国之本,人心向背攸关国家兴衰。早在周文王时期就实行裕民政治。裕民就是使百姓富裕起来,有节制地征收赋税,让百姓有一些积蓄,这也是孟子所讲的“仁政”。灭殷后,周公等形成了这样的理论:民和“天子”都是“天”生下来的,只不过天子是老大;天子是从敬天有德的人中被选出来,代表上天来管理百姓和疆土,代天保民的;如果他不称职,上天就要另选别人,因此执政者只有敬天保民才能保持其执政地位。这种理论既为周之代殷找到了根据,又用“天命无常”警惕自己。后来天与民之间重心又进一步有所转移,《尚书·泰誓》有“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说明天命也依人、依民而行。周灭亡了殷并长时期保持自己的执政地位,明显地得力于提出了民惟邦本的最初版本“保民、重民、为民”的思想。

毛泽东在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大会上的讲演《为人民服务》中,从根本阐明了为民的意义。“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百姓的,是彻底地为百姓的利益工作的。”

然后他就张思德的牺牲说道:“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百姓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百姓和压迫百姓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百姓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重的。”

最后他说:“因为我们是为百姓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百姓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百姓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百姓的利益坚持好的,为百姓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