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说百姓间利害事

说百姓间利害事

时间:2023-07-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唐太宗认为,应该对太子“常须为说百姓间利害事”。厉王不听,终于引起国人暴动,把厉王赶跑。多干普惠于民让百姓满意的实事,才能让老百姓深切地感受到爱民之情、利民之意、惠民之实,才能让老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事实表明,唯有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才能把关乎百姓利益的小事做好,才能创造出实实在在的政绩。

一、原文

贞观七年,太宗谓太子左庶子于志宁、杜正伦曰:“卿等辅导太子,常须为说百姓间利害事。朕年十八,犹在民间,百姓艰难,无不谙练。及居帝位,每商量处置,或时有乖疏,得人谏诤,方始觉悟。若无忠谏者为说,何由行得好事?况太子生长深宫,百姓艰难,都不闻见乎!且人主安危所系,不可辄为骄纵。但出敕云,有谏者即斩,必知天下士庶无敢更发直言。故克己励精,容纳谏诤,卿等常须以此意共其谈说。每见有不是事,宜极言切谏,令有裨益也。”(教戒太子诸王第十一)

二、参考译文

贞观七年,唐太宗对太子左庶子于志宁和杜正伦说:“你们辅导太子,必须经常说百姓之间的利害之事。我在18岁的时候,还生活在民间,老百姓的艰苦困难,无不熟悉。登上帝位后,总是通过商量来处置,偶尔有违背疏离的事,通过别人劝谏,才能醒悟。如果没有忠谏的人来劝谏,哪能做好啊?何况太子生长在深宫,老百姓的艰苦困难,都没有听到过。并且人主维系这国家的安危,不可骄傲放纵。如果下道命令说,劝谏的人统统斩首,必然知道,天下的人没有一个再敢直言。所以,要致力于严格要求自己,容纳谏诤。你们必须经常依据这个道理与他谈说,每看见有不对的事,就直言相劝,这样对他有好处。”

三、领导政要

上面我们写了接班人确立、教育等内容,这一节提到了对于接班人实行哪一方面的教育。唐太宗认为,应该对太子“常须为说百姓间利害事”。让太子了解老百姓,了解关乎老百姓利害的事。这也是唐太宗欲将畏民和为民思想传承下去的具体体现。

1.百姓利益最大

百姓的利益最大,是每一个领导者必须懂得的道理,不仅自己懂得,而且要让接班人也懂得。毛泽东说:“百姓,只有百姓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从周朝时期,我国的从政者就认识到了“民”是社会和国家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如果离开了他们,国计民生都无从谈起。

《国语·周语》说,周宣王即位之后,不籍千亩,虢文公曰:“不可。夫民之大事在农,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民之蕃蔗于是乎生,事之供给于是乎在,和协辑睦于是乎兴,财用蓄殖于是乎始。”天子带领群臣和庶民籍田,表示重视农业生产和与民共劳,“若是,乃能媚于神而和于民矣。”另外,《国语·周语》还记载说,厉王暴虐,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厉王把有怨言的民众都杀害了,召公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厉王不听,终于引起国人暴动,把厉王赶跑。

这个例子说明,民众在不堪忍受统治者的残酷压迫时,会像冲破堤防的洪水一样,使统治者遭受灭顶之灾。

百姓利益是至高无上的,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领导者与百姓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为百姓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百姓是真正英雄的观点不能丢;始终坚持把百姓利益摆在第一位,做到一切工作围绕实现百姓利益来展开,精心尽力围绕实现百姓利益来聚焦,财力、物力围绕实现百姓利益来支配,工作政绩围绕实现百姓利益来谋求;始终坚持把百姓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和衡量执政能力的最高标准。

领导者及其接班人不仅要关注百姓的现实利益,关心百姓疾苦,关爱百姓生活;而且要不断地为百姓谋新的利益,做老百姓满意的事。因为第一,做让老百姓满意的事就是干大事。百姓利益无小事,我们的领导如果都能心里装着百姓,凡事想着百姓,以解决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实际成效创政绩,老百姓才能享受到实惠,感受到温暖。第二,做让老百姓满意的事就是干实事。多干普惠于民让百姓满意的实事,才能让老百姓深切地感受到爱民之情、利民之意、惠民之实,才能让老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第三,做让老百姓满意的事才能出政绩。事实表明,唯有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才能把关乎百姓利益的小事做好,才能创造出实实在在的政绩。高高在上、脱离实际创不了佳绩,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出不了实绩,弄虚作假、投机取巧成不了真绩。只有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百姓的根本利益作为干事业的根本目的和首要出发点,才能为百姓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才能创造出真正的政绩。

2.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企业的领导者不仅要懂得企业发展离不开员工,而且要时刻告诫企业接班人员工利益高于一切的道理,员工是企业发展的真正动力。只有关爱员工,才能取得员工的信任,才能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作用。

关爱员工,就必须不断提高员工的幸福指数。所谓幸福指数,反映的是特定时期人们对幸福程度量化的一个指标。员工的幸福指数不仅和工资收入、生活保障等硬指标有关,也和同工同酬、员工职业生涯设计、心理归属等软指标密切相关,软硬结合才会力道强劲。

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树立“对每个人寄予厚望、给每个人提供机会”的管理理念,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采取事业吸引人、情感留住人、政策激励人、岗位造就人、培训提高人等管理措施,抓好团队建设。通过疏通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在收入分配上给予倾斜,在生活、工作上给予关心,为各类人才提供施展才华、创造财富的舞台。

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企业只有一项真正的资源——人。”营造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让员工保持快乐,提升员工的幸福感,是企业越来越关注的一个话题,毕竟这直接影响企业的工作效率和企业的长远发展。美国组织心理学家蒂姆认为:“把盈利作为与员工激励的唯一手段是无效的。”如果让员工知道他们的工作具有某种深远的、健康的意义,他们就会为这种目的感所激励,他们的日常工作就有了更强的动力。因此,企业要将公司的目标与员工的目标结合在一起,甚至内化到员工心里,成为他们日常工作的目标,平凡的工作因此而被赋予了更积极的内涵。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成就和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需求。企业员工的成就感被满足得越多,工作本身就越能成为满足员工需求的手段,而不仅仅是为了谋求一份养家糊口的工资。这种状况下,员工的幸福感自然就会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财富,因此企业应该重视员工的成长与发展。当工作能够满足个人成长和发展愿望、满足个人的成就感时,工作质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也会显著增加,同时员工也能从工作中获得满足感与幸福感。

所以,企业的领导者及其接班人,要深入广大员工群体当中,真正地去了解他们、关爱他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