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有三星级饭店的现状及问题

国有三星级饭店的现状及问题

时间:2023-07-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笔者在走访三星级饭店高层管理者时感受到一个普遍现象,即他们一方面对三星级饭店发展前景缺乏信心,另一方面却安于现状。上海三星级饭店中,国有和集体制饭店始终占非常大的比重。表7-9 政府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投资的上海三星级饭店不完全统计** 笔者所列投资主体为饭店最初资方,其后在国有饭店体制改革中,部分饭店已变更产权。

笔者在走访三星级饭店高层管理者时感受到一个普遍现象,即他们一方面对三星级饭店发展前景缺乏信心,另一方面却安于现状。在问卷调研中也可以发现,问及看好哪种类型的中档饭店时,78位三星级饭店受访者中,76位选择“新兴的有限服务型中档饭店”,仅2位选择传统三星级饭店。在“制约中档饭店发展的最主要问题”这一选择项中,选择“饭店产品老化”和“现有中档饭店管理体制问题”的最多。这很大程度上道出了三星级饭店管理者的无奈,三星级饭店发展中最大的障碍,来自体制和资金,二者均非仅仅提高管理层水平即能解决,而是取决于投资主体的决策。

一位旅游局主管人员在访谈时总结认为,很多三星级饭店建立之初非市场化的经营机制,是导致日后经营困难的最重要原因。笔者赞同这一看法。戴斌(2003)[20]曾指出,中国的国有饭店成因有多种,包括伴随政权更迭的产权调整、政策性投资、炫耀性投资、标志性投资、企业多元化投资、福利性投资以及制度转型中的商业性投资。仍旧以上海为例。上海国有三星级饭店的发展,大多与这些投资动因有关。纵观上海中档饭店业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供不应求的“短缺经济”时代,国有、集体企业资金充裕,加之政府的鼓励,大量资金涌入饭店业,一度造成了现实饭店市场的过度进入,并且由于饭店供给的滞后性,在1989年春夏之后遇到了饭店业发展中的第一个低谷。到了90年代,宏观经济形势的大好,加之地产的大热,又催生出许多国有饭店,很多大中型企业在进行饭店业的多元化投资、福利性投资时,在资金、档次、管理技术等多方条件权衡之下,选择投资中档饭店。上海三星级饭店中,国有和集体制饭店始终占非常大的比重。1997年国有和集体经济的饭店之和占三星级饭店总数的70%,1999年甚至高达80%。之后伴随着公司制改革,股份制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比例开始增加,但2008年国有和集体经济饭店再次增多,达到了81家,居历史高位,至2012年仍有66家,占总数的61%(见图7-12)。这些饭店的很多投资主体为政府部门、非以饭店为主营业务的国有企事业单位(见表7-9),其在运行目标上的非营利性导向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效率和创新动力,也深刻影响着行业绩效的整体表现。

图7-12 1997—2012年上海三星级饭店中各种经济类型所占比重

资料来源:《中国三星级饭店的注册登记类型统计》(1997—2012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1998—2013)。

表7-9 政府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投资的上海三星级饭店不完全统计*

* 笔者所列投资主体为饭店最初资方,其后在国有饭店体制改革中,部分饭店已变更产权。

这些国有饭店的投资方,为了便于将饭店用作本部门本企业的内部会议、培训及其他接待活动的场所,同时又对饭店市场缺乏科学的估计,且往往对自身的管理及竞争能力有一个比较高的预期,因此多数都是自行管理饭店,总经理层由投资方企业或集团任命,从开业之始就打上了深深的“三产”的烙印。表中所列饭店,除浦江饭店、衡山度假村隶属衡山集团、金门大酒店、商悦青年会宾馆、新城饭店等8家饭店隶属锦江集团、建工锦江大酒店委托锦江集团管理、华美达中土酒店委托华美达管理以外,其余均为自行管理的单体饭店。虽然具有一定的社会资源,但在参与市场竞争时,由于缺乏较强的市场意识和专业管理能力,且品牌知名度低,产品差异化不明显,存在着明显的劣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