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上海产业结构调整与碳减排

上海产业结构调整与碳减排

时间:2023-07-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产业结构逐步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增加,产业结构的优化成为上海节能减排的关键。  发展现代服务业将是促进上海经济增长和转型的重要推动力。更多地促进产业结构的服务化,可以促使上海经济增长方式从原先的投资带动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向创新带动的、结构优化的增长方式转型。  上海的战略目标和上海在全国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上海城市转型的方向是成为服务型城市。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节能减排的关键所在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未来具有独特的国际影响力,这不仅表现在上海每年的经济规模与经济总量上,更重要的是能够快速转变传统高消耗、高排放、高增长的发展模式,在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发展低碳经济,这对于全球金融危机状况下的国际城市及当代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其他城市都将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从制度层面上看,要促使节能降耗、污染物减排目标的实现,关键是要进一步完善节能降耗方面的法律、法规,必须改革目前对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的指标体系,抓紧制定GDP能耗降低目标评价考核具体实施办法,弱化GDP增速、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等指标的考核,量化节能降耗、污染物减排等指标对官员政绩的硬性约束。上海产业结构逐步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增加,产业结构的优化成为上海节能减排的关键。

(一)现代服务业是促进上海经济转型的重要推动力

  现代服务业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多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国民经济新领域。现代服务业具有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特征,具有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的优点,是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从经济史的角度看,人类社会已发生的且被人们认识到的经济成长方式有四种:第一种是只有经济总量的增长而少有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经济成长。这发生在近代以前的社会里,被称为“广泛性成长”。第二种是既有经济总量的增长又有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经济成长。它是专业化和劳动分工水平提高的结果,发生在工业革命之中,被称为“斯密型成长”。第三种是不仅有经济总量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且还伴随着不断的技术革命的经济成长。它主要是技术变革和组织创新的结果,发生在工业革命以后,被称为“库兹涅茨型成长”。第四种是在经济总量、劳动生产率提高和技术革命加快的同时,还伴随着经济制度变迁的经济成长。它主要是通过制度革命和创新来实现的经济成长。这种经济成长发生在后现代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中,特别是在转型经济中。可将其称为“转型成长”。对上海来讲,应该将“转型成长”作为发展目标。

  发展现代服务业将是促进上海经济增长和转型的重要推动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可以统筹当前与长远,统筹保增长、扩内需与调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既可拉动消费,又能刺激投资;既可成为发展转型的助力,又能纾缓外部冲击的阵痛;既可支撑经济增长,又能大幅增加就业,缓解资源环境压力。更多地促进产业结构的服务化,可以促使上海经济增长方式从原先的投资带动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向创新带动的、结构优化的增长方式转型。在工业化中后期,结构转型将是推动服务业持续增长并逐步走向转折的基本因素。推动服务业向经济增长的主体力量转变,发展服务业实际上已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

  而从新型工业化和产业融合互动角度来看,服务业的增长事实上已经被纳入到新型工业化进程之中。服务业中间需求结构的转变很大程度上是由新型工业化以及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导向所决定的,以中间投入服务为特征的生产性服务业已形成潮流。同时在全球化背景下,新型工业化要体现出高端工业化战略,必然要求更高层次的新型服务业为制造业转型提供润滑剂。上海经济结构转换相对较慢,大多数产品附加值很低,依旧徘徊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显然与现代服务业落后有极大关系。如果没有更高的研发投入和技术服务业,离开信息服务业、计算机网络和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支持,上海经济就难以实现根本转型。

  现代服务业既决定着一个地区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产业经济整合能力。这就是20世纪最后20年以来欧美发达国家虽然逐步退出物质生产领域,抢占产业上端研发和下端营销服务,仍然主导世界经济的基本原因。而且基于知识革命发生和全球产业分工重组的国际产业链已经出现明确的升级趋势,即国际产业链中的上端——知识产业和下端——现代服务业成为强势产业并支配全球经济。上海面临更严峻的国际竞争已由生产领域转向商务(如物流、商业、金融等)领域和知识技术领域。加快融入国际高端产业链,实现产业价值高端化,应当从战略高度关注和加速发展知识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突出非物质性的服务产业成长。目前国际服务业转移已经蔚然成风,要求上海在国际分工和产业转移的大潮中承接服务业的产业转移,努力成为国际服务业中心。

  上海的战略目标和上海在全国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上海城市转型的方向是成为服务型城市。上海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是要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其中的金融、贸易、航运三个目标都是服务性的,而经济中心的目标是综合性的,其主要内容包括先进制造业、支撑制造业的服务业等,这是从上海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的,说明上海的服务业发展还有自身强大的先进制造业的支撑。另一方面,上海还担负着率先实现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为长江三角洲和全国的经济发展服务的重任,以及成为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对接的枢纽。这些因素都决定了上海城市转型的方向是服务型城市,也只有抓住上海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建设这一实质问题,才能使上海在长三角地区同构、均质的产业平台上脱颖而出,从而在经济发展进程中保持领先地位,获得新的、更大的发展空间。上海实现向服务型城市转型,关键是要培育和完善上海的综合服务功能,这不仅仅是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例的问题,更不仅仅是抓几个服务业项目的问题。

  随着发展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研发设计、软件外包、现代物流、商务服务、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处于上升趋势,使服务业的结构出现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递进的变动规律。创意经济、网络经济、总部经济、空港经济、楼宇经济、服务外包等新型经济业态在上海的不断涌现就是服务业加速升级的重要信号。上海经济的转型升级要首先从现代服务业开始。近年来,人们已经见证了许多新商业模式的成功,它们打破了产业界限,把不同的产业模块联系起来,并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取得了高速的成长。显然,服务业转型更多的要靠商业模式的创新,不管是领先者还是新来者都需要创新精神,这样才能在服务业崛起和产业融合的新浪潮中取得强势,并主导新一轮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上海经济增长是制造业和服务业双引擎的共同拉动。近年来,制造业的发展势头更加迅猛,对GDP的贡献更大,服务业的贡献则略有下降。在上海新一轮的发展中,由谁来承担支撑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曾引起大讨论。我们认为,实现向服务经济的转型,迎接国际新一轮的服务业转移,是上海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关键。第一,服务经济取代工业经济是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上海的资源条件决定了其必须把高端技术开发和现代服务业作为其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上海的设备资源、人才资源、信息资源和高水平的管理,使其在发展现代服务业方面在全国具有领先优势,而上海在同发展传统加工业有关的土地成本、人力资源成本以及管理成本等方面,则已经难以同国内其他地区进行竞争。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工业产值中制造业产品的利润率和附加值逐年下降,产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因此,通过在制造业中融入服务经济的元素,增加产品的服务功能、技术含量和文化性,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有机融合,从而提高工业制成品的附加值,是走出一条适应上海制造业成功转型的有效途径。第二,服务资源对促进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现代化至关重要。传统产业通过自我升级实现现代化是产业发展的必然。在这一过程中,服务业的作用不可或缺。新型工业化实际上依赖于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程度,而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也离不开金融业、保险业、物流业、商务服务、科研服务等服务业的支撑。此外,服务经济具有较强的渗透性,能优化传统产业资源的配置。第三,现代服务业可以强化上海作为长三角龙头的地位。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的龙头,通过现代服务业体系的建立,尤其是以金融、物流、信息等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可以优化大都市的集散功能、资源配置功能和创新功能,为新兴产业发展和经济新增长点的培育创造良好的环境;可以支配与控制区域内的物资流、技术流、资金流、信息流,占领产业链的价值高端,从而提升城市的能级和竞争力,增强大都市的辐射能力,扩大区域影响力,有助于早日实现“四个中心”的战略目标。第四,服务业能直接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是由投资推动的,而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则不强。如果增长靠投资推动的状况不改变,消费率长期偏低,会使快速增长的投资最终失去需求的支撑,形成生产过剩,甚至导致银行坏账,持续长期的增长格局亦将难以维持。服务业是面对生产、市场、直接消费的产业,在需求链上处于末端,属于最终需求,对经济增长有直接拉动作用。可见,上海实现向服务经济的成功转型不仅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同时对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也有着积极意义。

  服务经济是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体现,发展服务经济必将加快上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按照国际经合组织(OECD)2000年报告,服务经济是指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60%的一种经济状态,或者指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超过60%的一种经济态势。参照国际经验,上海已经到了加快发展服务经济的新阶段。不断深化、强化、细化、优化服务业,尤其要力促与制造业关系密切的服务业快速发展,实现两者交融相长,应成为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的战略着眼点。上海服务业的内在增长机制正在形成,产业格局正在悄然改变,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将成为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在行业布局的同时,也在进行空间布局。一方面,上海鼓励企业在全国范围配置生产制造资源,将制造业总部、研发设计部门、管理中心本地化,全市企业每年到市外投资约200亿元;另一方面,上海着力吸引长三角乃至全国各行业领军企业的总部和研发中心等入驻,目前全国服装行业龙头企业美特斯邦威、全国床上用品销量第一的罗莱家纺等都将总部迁至上海。落户沪上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投资性公司、外资研发中心已达500多家,上海成为内地吸引外资总部最多的地区之一。

  未来5~6年是上海基本建成“四个中心”框架的关键时期。上海紧紧抓住举办2010年世博会的战略机遇,继续发挥浦东开发开放的先发效应,加大开放力度,推进改革创新,以国际化提升上海服务业能级,市场化做大服务业规模,信息化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法治化创造服务业发展环境,着力提升功能型服务业、大力发展知识型服务业、延伸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构筑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进一步增强服务全国的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二)上海产业的融合、价值链再造与产业转型的新趋势

  基于知识革命和全球产业分工重组的国际产业链已经出现明确的升级趋势,即国际产业链中的上端——知识产业和下端——现代服务业成为强势产业并支配全球经济。在当今信息技术革命并伴随着信息化进程的背景下,正使产业经济活动发生三个根本性的重大转换:一是产业经济中以物质流为主导向信息流为主导的转变;二是产业经济中以工业技术为核心向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转变;三是产业经济中以物流运输平台为基础向以信息运行平台为基础的转变。

  在后世博时代,上海经济将转向服务化,形成以现代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实现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服务业和制造业部门表现为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互补性关系(Park和Chan,1989;Shugan,1994;Bathla,20035)。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两者出现了融合趋势(周振华,2003)。产业之间的技术边界、市场边界开始模糊,其形式主要表现为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而且,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彼此依赖的程度加深。经济活动由以生产为中心已经转向以服务为中心,体现在制造业部门的服务化上,表现为制造业部门生产的产品是为了提供某种服务而生产的。在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目前生产者服务业增加值在服务业增加值中的比重已达40%左右。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一方面,生产者服务业依赖制造业的发展而发展。生产者服务业的活动大多数是产品生产的辅助性活动,其产出的相当比例是用于制造业部门生产的中间需求,没有制造业的发展,它就失去了需求的来源。另一方面,制造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生产者服务业的有力支撑。许多生产者服务部门,如金融、保险、电信、会计、法律、技术服务、咨询、R&D、物流等,都是支持制造业发展的重要部门。生产者服务能够提高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附加值(Hansen,1994)。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发展,使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纵向和横向联系加强,相互依赖程度加深(李江帆,1996)。Riddle(1986)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促进其他部门增长的过程产业,是经济的粘合剂,是便于一切经济交易的产业,是刺激商品生产的推动力。OECD(2003)认为,当代发达国家近二十多年来在经济结构变化和产业升级中最引人注目的戏剧性现象便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在后世博时代,上海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化趋势将日益明显,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许多制造业企业纷纷将其业务功能分别向整个产品价值链的上游或下游服务功能转移,以寻求价值增值和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产业融合将促进价值链再造与产业升级。产业融合意味着传统产业边界模糊化和经济服务化趋势。在信息化进程中,随着信息资源投入增大和信息流规模扩大,把生产与消费、产品与服务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产业融合将形成一种新型的竞争协同关系,并在信息技术广泛运用形成各类产业自动化、智能化的基础上出现产业结构柔性化的趋势。产业融合意味着更大的复合经济效应。在信息网络化社会中,分属于不同经营领域的复数市场主体通过信息网络异业联手、协同合作,开发新产品,可以更迅速地满足不断变动的多方面的消费需求,获得更大的经济效果,这种“复数主体通过网络联结产生的经济性”被称为“联结经济性”或“复合效应”。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生产性服务业则是制造业提升和高端化的有机补充。随着制造业部门经济规模的逐步扩大,它们对服务业的需求也将迅速增加,并会把这种需求渗透在先进制造业前期研发、设计(培育),中期管理、融资和后期物流、销售、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等全过程中。如此良性互动,不仅会促使企业内部出现产业融合,而且会在产业链上促使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间出现融合,还会使区域内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在一个特定空间上实现产业融合和集群式发展。

  从价值链的角度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过程实质就是原有产业价值链的分解和整合6。在这一融合的过程中,当原有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的价值链由原来的链式结构分解为混沌的价值活动网络后,散落的价值链条被截取出来并有所取舍地整合到融合产业的价值链里。制造业价值链中原有的一些为生产服务的功能活动,必然会从相关的价值创造环节中分离出来,使原有产业的价值链断裂分解为散落的价值链条并最终导致原有价值链的分解,形成混沌的价值活动网络。混沌的价值活动网络使得市场将参与融合产业中的一些最优或核心环节截取,一些新的具有成熟、精湛的技术和较低成本的企业在某个环节上有效嵌入了价值链,它们的进入使一些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迫使他们不得不放弃某些增值环节,从自己的比较优势出发,选择若干环节培育并增强其价值再创造能力。

  企业间按照一定的联系进行价值系统的整合,并形成新的价值链,在产业融合的过程中创造出新的价值。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主要是通过服务业价值链向制造业的渗透或延伸来实现的,因而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亦称为“制造业的服务化”过程。现代服务业在产业价值链再造和整合过程中发挥着强烈的关联效应,使服务业融合到各个产业部门,推动着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价值创造活动必然要求在原来的生产过程中渗入大量的相关服务环节,从而引起原来制造业企业的价值链的改变,原来被视作成本的服务环节反而成为价值增值最多的利润中心,即产业链的利润由原来的制造环节转移到上游的研发设计或下游的营销和售后服务等环节。制造业的产业价值链断裂分解,并与渗透进来的“片断化”的相关服务业价值链联结,经过价值链的整合后,新的产业价值链的价值增值也重新分布,其结果是价值链产业结构出现了“微笑曲线”化。特别是随着技术经济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上海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在不断提升,承担着国内和国际产业交汇的枢纽地位。在后世博时代,上海的现代服务业逐步实现价值链模块化分解和整合,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改善着上海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与先进制造业一起推动着上海产业结构升级。通过产业价值链重组与再造,上海经济的服务化能够有力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将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产业体系。

(三)上海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体系

  根据上海经济的发展趋势和环境,后世博时代上海的产业定位主要是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在后世博时代,上海要建立以生产性服务业为核心的现代产业结构,使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到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生产性产业中去,并提升产业能级和国际大都市的地位,实现上海经济的服务化。要立足建设上海国际金融和国际航运中心的国家战略,把生产性服务业放到优先发展的位置,建立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相互融合的新型产业体系。

  国民经济中的服务业包括很多部门与行业,那些为生产者提供作为中间投入的服务的部门与行业统称为“生产性服务业”(producer services)。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不仅集中反映了其自身专业化分工的广度(服务门类或种类)与深度(服务质量与效率),还反映出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分工水平。在微观层面上,现代大工业生产的福特主义(Fortism)渐趋瓦解,信息技术革命引发的温特尔主义(Wintelism)悄然兴起。企业的生产模式与业务流程正发生着巨大变化,从大规模生产到定制生产,再到大规模定制,生产环节与业务单元的模块化与外包趋势逐渐增强。微观层面的变革导致了中观层面新的产业分工的形成。新的产业分工不同于传统的“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而是以“微笑曲线”为代表的分工形式。“微笑曲线”的两端即生产的上下游阶段,是以研发、销售、物流、售后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生产性服务,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微笑曲线”的底部即生产的中游阶段主要是制造、加工或组装过程,这一阶段的利润空间较小。生产性服务在其中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其自身作为利润源泉的价值,更体现在其作为各个专业化生产环节的纽带而产生的“粘合剂”功能。

  2010年世博会将推动上海成为“服务之城”,促进上海从“规模化发展”向“功能化发展”转变。在后世博时代,上海应紧密围绕“两个中心”的发展定位,加大开放力度,推进改革创新,以国际化提升上海服务业能级,市场化做大服务业规模,信息化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法治化创造服务业发展环境,着力提升功能型服务业、大力发展知识型服务业、延伸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构筑与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高增值、广辐射、强聚集”的现代服务业体系,进一步增强服务全国的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上海未来发展的重点产业,成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主导力量,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根据上海经济发展阶段,在后世博时代上海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不仅使现代服务业成为先进制造业的强大支撑,而且使先进制造业向服务化方向发展,使服务业和制造业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发展,普遍融合于企业内部、产业链和区域产业集群三个层次。在上海制造业企业生产过程的诸多环节中,需要上游(可行性研究、风险资本、产品概念设计、市场研究等)、中游(质量控制、会计、人事管理、法律、保险等)和下游(广告、物流、销售、人员培训等)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全过程的有机配合和全程参与,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价值链融合。上海可以重点发展电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等先进制造业,并依托先进制造业形成互联互通的信息流和服务流平台,促进产业融合,实现制造业服务化。

  未来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要实现融合,形成日益深化的互动关系(见图3-3)。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和泛化,制造业将出现服务化的趋势,使生产性服务功能分化出来。反过来,生产者服务业又将以强大的支撑功能成为制造业增长的牵引力和推进器,通过各种途径提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将表现出融合与协同效应。上海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其直接的推动作用和间接的导向作用必将大大促进上海制造业向高附加值和高市场占有率方面转变,大大促进上海制造业信息化的改造,进一步促进和深化产业融合的趋势。在张江、陆家嘴、金桥、嘉定和漕河泾等高新科技园区,逐步形成的区域集群内部集结了许多先进制造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企业,它们彼此交流互动,实现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区域融合。在后世博时代,上海的产业发展趋势将向集群化方向发展,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业集群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在整个经济网络中,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将发挥巨大的融合效应。

图3-3 上海核心产业体系、演化关系与产业结构的软化

二、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促进节能减排的措施

(一)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工业化国家,它是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的一种经济形态,代表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目前,无论是从企业层次污染排放最小化实践,还是到区域工业生态系统内企业间废弃物的相互交换,再到产品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都有许多成功的实例。

  循环经济是一种经济运行模式,产业升级也是经济运行的高端要求,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在资源环境约束下尤为重要。从循环经济与产业升级的互动载体看,需要三种载体互动,即要依靠微观主体——各类企业和居民,中观主体——产业承载体,宏观主体——政府与社会层面,其中最核心的应是产业载体。同时,产业作为一种经济发展组织形式,无论在空间与制度层次上都要适应社会面,即要依托循环型系统达到产业效益最大化。从循环经济与产业升级的互动平台来看,产业升级有赖于循环经济支撑。产业升级需要循环经济系统给予支撑,循环经济发展同时要依托产业提升,否则就失去了存在与发展的载体。

  全球经济进入低碳时代,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全球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大趋势和主渠道。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向看,由资源驱动、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过渡是一个基本趋势。一场以新能源和低碳经济为主题的绿色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发展以风电、光电、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和循环经济,正在成为世界各国应对金融危机、调整能源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广泛共识和重要举措。

  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的国家战略。循环经济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它主要通过对传统行业的技术改造,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改变过去经济增长模式造成的发展速度与消耗强度、GDP增加与环境负荷增大呈正比的态势,最终实现改变“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使GDP“变轻”。

  上海市提高能源生产率的行动应该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技术密集程度高的行业,控制污染性高的行业,淘汰落后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电力上发展IGCC发电技术,加强企业间的技术联合。增加高技术及高附加值产品的比例,做到能耗低,节地、节能、节水及节材。第二,实行行业准入制度,政府从法规上设置准入门槛,对国家禁止发展的行业和在上海无竞争能力的劣势产业,在规定期限内应全部予以关闭或转移。第三,转变企业传统生产方式,从“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废物排放”流程组成的开放式线性经济模式向“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封闭式流程为特征的循环经济模式转变。

  低碳目标下城市发展转型的关键——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结构的协调。低碳目标下城市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是城市经济构成的关键要素。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模式不同,对城市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影响差异很大。目前,我国70%的终端能源消费都来自于工业,工业、建筑和交通的能耗比例大概是7︰2︰1。预计到2020年,工业部门仍然是最大的用能部门,也是获得节能效应最显著的部门。从城市内部来看,城市能源消耗主要在于城市产业(主要是工业)。对2007年GDP一百强城市的分析表明,工业总产值每增加1个单位(亿元),会导致0.446个单位(万吨标准煤)能源消耗的增长,这说明工业生产对能源消费具有较大影响,工业发展对能源的依赖性依然很强。工业部门的高能耗和高排放,直接影响了城市的环境质量状况。2005年监测的全国522个城市中,只有4.2%的城市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56.1%的城市只达到二级标准,而有39.7%的城市则处于中度或重度污染中。因此,中国城市发展转型必须结合城市产业转型与低碳工业模式的建立。

  低碳目标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与城市空间结构相协调。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功能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分布特征的组合关系,它是城市功能组织在空间地域上的投影。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产业结构紧密相关,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城市空间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所引起的要素集聚与分离是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一般来说,以制造业为主的城市,工业用地在城市总用地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城市主要围绕工业来进行布局。以服务业为主的城市,第三产业用地比例加大,城市节点的等级较高,专业化的中心多。另一方面,城市空间结构支撑和限制城市产业结构。经济活动的空间区位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城市空间结构的拓展有助于将城市整体功能分解为相互联系的不同局部的组团功能,从而形成大空间范围内多元功能相互组合的现代化城市,为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空间。此外,城市空间内的土地、水、环境等自然资源承载力将对产业结构构成限制。因此,低碳目标下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与城市空间结构相协调。

Image

图3-4 循环经济的基础模型

  通过创新发展,促进循环经济模式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鼓励各地根据资源环境条件、产业发展状况,研究制定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方案,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重视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根据产业发展布局和结构调整要求,通过工业园区等有效方式,实施产业集聚,通过上下游产业联合、优化整合,实现综合利用、循环使用,最大限度提高能源资源和土地的利用效率。根据行业、企业特点和需要,开展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应用试点。对地区同行业中小企业合理规划,实现产业园区化,实现集中供热、供冷、供电、供水和水处理的系统优化管理,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加快推行清洁生产,积极推行资源综合利用,切实加强工业“三废”污染防治。加强工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编制工业先进适用清洁生产技术指南,制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标准编制通则。抓紧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工业治污,把减排和治污紧密结合,标本兼治。控制污染源,实现少减排、零排放。继续推进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制定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重点管理目录,开展电子产品污染控制自愿性认证,开展废旧家电回收与综合利用。推动大宗工业废物资源化利用,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促进钢铁、水泥行业消纳社会固体废物,组织实施生态建材示范工程,提高工业废水重复利用率。抓好再生铜、铝、铅、锌回收拆解集散市场和重点利用工程,推动废旧金属、废纸、废塑料、废橡胶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扩大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积极推动大型工业装备、机电设备和产品再制造。

(二)促进企业节能减排

  通常企业作为微观个体往往更看重自身的短期利益,因此节能减排政策在企业里往往不能得到很好的实施。要想在企业中贯彻落实节能减排措施,政府应该立足于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在节能减排时遇到的障碍。政府采取的措施有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具体如下:

  1.完善标准,健全法制,加大政府监管力度

  标准和法制是企业的行动准绳。完善标准,健全法制,企业才能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政府必须制定相关法律进一步规范企业行为,使其经营行为更具有约束力。而且政府要加强法律和行政监督,开展节能减排专项执法检查,强化节能减排管理,建立政府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特别是对能源消耗量较大的第一产业。加大对缺乏信用、污染环境、危害安全等不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的惩处力度,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促使企业承担最基本的社会责任,迫使社会责任感薄弱的企业退出市场。

  2.引导企业开展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

  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是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核心,只有开展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才能够使企业摆脱落后的生产工艺,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政府要制定法律和政策引导企业大力开展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去开发适应节能减排的新技术。开展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发展企业环境管理。使企业在不增加设备投资的条件下收到经济增长、成本降低、利润增加的效果,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一旦技术成熟,政府应该加快建立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和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推广,推进环保产业健康发展。政府也应该做好带头作用,在机关内部开展节能减排活动,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企业在开展节能减排过程中也会遇到成本、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政府要协助企业解决这些问题。

  3.加强宣传教育,改变企业经营理念,提高企业节能减排意识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的经营理念是以资源无价为前提的,企业经营目标仍然停留在追求产品数量的增加而忽视产品质量和公共利益的粗放型经营阶段。在企业环境管理的方式上,大多数企业仍采用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末端治理模式,治理的目的是污染物的达标排放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在污染物达标排放后,即使环境质量仍趋恶化企业也不关心。政府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树立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改变传统的经营理念,将节能减排贯彻到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之中。这样随着管理工作的深入,必将会提高企业内部原材料的回收率和利用率,降低能耗,减少排污量和污染事故的发生,使企业在不增加设备投资的条件下收到经济增长、成本降低、利润增加的效果增强,也给社会带来益处。

  节能减排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但仅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还不够,必须落实企业行为。企业要考虑经济利益与节能减排的辩证发展关系,充分认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与政府和社会携手合作。

  4.鼓励企业开展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

  在节能减排问题上,仅仅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是不够的,还需要鼓励企业大力开展市场创新和组织创新。事实上,企业开展节能减排的能力决定了这个企业的竞争力,因此企业今后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善于开拓市场,比如对节能型的空调、照明和过程处理设备的消费市场的开拓和培育适应于科研、新产品研发的组织结构和运作形式。今后节能减排市场将逐步形成,谁能够抢先占领这个市场,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实行节能减排从短期看给企业增加了成本,但是从长远看,基于技术、市场和组织创新型的企业是可持续发展企业,将赢得未来的市场竞争。因此可以说,节能减排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起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