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在心灵上受到创伤的时候,如果有人来抚平他的伤心,他就可以很快振作起来;当一个人经济窘迫时,如果有人伸出援助之手,他就可以走出困境;当一个人事业失意时,如果有人来激励、唤起他的意志,他就能够重新燃起斗志。一个人只有在遭遇风险的时候,才会觉得朋友是自己命运中的希望之星。但是,如何才能让朋友帮自己承担风险呢?人家又没有欠你的,凭什么要为你承担风险?人都是趋利避害的,有风险谁都想逃避。光靠人的良心为他人承担风险那是不牢固的,因为一个人的心地好坏很难看出,而且容易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这就需要有一种机制,即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机制。
过去,结交朋友有“金兰结义”之称,即要对天发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如《三国演义》中的刘关张三结义。对天发誓是古代朋友之间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机制。通过对天发誓,让发誓的朋友都记住,谁得了好处,要大家一起分享,谁有了困难,大家应当拔刀相助,谁要是违背了誓言就会遭“天打雷劈”,这等于订下了无字的契约。如果其中某人违反契约,其他朋友都会讨伐他,或者把他从朋友的行列中清除出去。现代人虽然不再对天发誓,但朋友之间也有一种默契,谁的地位上升得快,就要帮助朋友,只有这样,他的朋友才会把他推上高位。当然,朋友遇到了风险,大家也会帮助他,拉他一把。在交朋友的过程中,只有那些愿意与朋友分享利益、分担风险的人,才能得到朋友的信任。
人具有两重性,利己是个人从事一项活动的出发点,但人在利己的同时也会利他,而利他的同时也可以利己,也就是说,利他最后还是为了利己。既然人人都有利己之心,那么,当人处于风险之中的时候,有朋友鼎力相助,他必然对朋友感恩戴德,以后这个朋友有需要帮忙的地方,他必然挺身而出。所以,如果善于将自己的利己之心在一定程度上转向他人的方向,将利他之心引导到利己的方向,那么,我们就更容易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实,许多人都知道,暂时的利益并不是最终的利益,最终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要取得最终利益的最大化,就必须牺牲一些暂时的利益,为朋友承担必要的风险。这就像国际贸易中,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不仅使双方的利益增加了,也让自己国家一部分商品生产的风险被其他国家分担了,也就是说,各个国家在分享利益的同时也分担了一定的风险。
朋友之间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机制不可能像保险公司那样,靠一纸带有法律效力的契约(保单)来实现。朋友之间的这种利益和风险分担机制只能靠相互之间的信任和忠诚予以保障。古往今来,信任和忠诚都是比较稀缺的东西,既然是稀缺的,就很珍贵,人们必然把信任度和忠诚度高的朋友当成一种财富,十分珍惜这样的朋友。所以,也只有那些信任度高和忠诚度高的人更容易得到朋友的信任和忠诚。朋友之间善于分享利益、分担风险,其最终的结果就是使大家的利益都实现了最大化,同时又降低了风险,这比保险公司的风险分担机制的效果还要好。
经济学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的,即承认人的利己之心,承认人的一切行为目标都是为了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但如果把这个前提进一步推到“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那就势必把自己完全孤立了,最终什么也得不到。
有一则寓言,一只狐狸请仙鹤吃饭,狐狸把汤盛在盘子里,仙鹤的喙太长吃不到,结果狐狸把汤全吃光了。仙鹤回请狐狸,把美味的食物装在长颈窄口的瓶子里,狐狸也吃不到,只好空着肚子回去了。
这说明,一心只考虑自己的利益,最终对双方都没有好处,损人利己只会双双受害。在现代社会中,不管是国家、企业还是个人,都应当以合作实现双赢,互惠互利。好朋友之间更应当如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优势,当某人一人得到利益时,让对方分享,那么当他受难的时候,朋友就会伸出援助之手。这与经济人的假设并不矛盾,因为我们在利他的同时也利己,所以利己也必须和利他结合、统一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