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飞机飞得高,关键靠引擎。激励就像是引擎一样,给人以向前、向上的动力,每个人都喜欢被激励。为此,如何去激励,如何发挥激励的真正正能量的作用,是高效管理者必须要思考的问题。这里介绍几种常用且有效的激励方法。
1.物质激励法——奖优罚劣,多劳多得
物质激励是最古老也是最直接的激励方法,是指运用物质的手段使被激励者得到物质上的满足,从而进一步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员工更加努力生产、工作。物质激励有奖金、奖品等。物质激励是正向的激励方式,主要是针对员工都希望有更高的收入的心理,鼓励先进。管理者要潜心研究,建立一个有效而完善的奖金制度,构建合理的薪酬结构,鼓励员工多劳多得,尤其对于那些敢于创新,为企业做出重大杰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和重大项目要重奖,论功行赏,鼓励员工多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成功。
正面奖励的同时,也要适当地运用负面激励,即对于那些违规者要实行适时的惩罚,以使被惩罚者得到物质上的损失和代价,从而帮助后进员工,取得“以罚代管”的效果。负面激励要讲究方式方法,把握时机,罚要罚得让人心服口服。这样,奖励与惩罚二者有机地结合,更能发挥出物质激励的真正效果。
2.竞争激励法——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心理学家实验表明,竞争可以增加一个人50%或更多的创造力。利用竞争机制,让每个人都有竞争意识,组织的活力就会永不衰退了。竞争能给人带来压力,但也带来无穷的动力。通过竞争激励,不断发掘员工内在的开发潜力,对于那些能力超群、才华横溢、职业生涯发展潜力巨大、对新事物敏感、喜欢迎接挑战的员工,采用竞争激励,他们就会脱颖而出,不仅能赢,还能赢得漂亮,永远走在最前面,为企业培养出了大批的优秀人才。
竞争激励方式很多,比如企业在员工之间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用“末位淘汰制”让员工时刻拥有危机感,依据年终业绩大小提供晋升机会,用能者上、庸者下的游戏规则,招募新员工,激励老员工扎根企业。
3.“鲶鱼激励法”——危机意识,增添活力
“鲶鱼激励法”是企业领导层通过危机意识,激发员工活力的有效措施之一。企业通过竞争机制,涌现出了一大批富有朝气、思维敏捷、积极进取的人才队伍,同时也给那些故步自封、因循守旧的缺乏灵活变通能力的员工制造适当的危机感,面对逆境和竞争的压力,如何唤起他们生存意识和竞争求胜之心,从而改变整个组织内惯有的惰性,“鲶鱼激励法”是值得借鉴的。这种方法是适当地引进“鲶鱼式”的人物来打破平静、沉闷的气氛,杜绝安逸,消除惰性,给员工制造危机的、有挑战性的环境,带动全盘竞争,激发员工斗志,淘汰不思进取者,为组织发展增添活力,使工作效率不高的员工有危机意识,改变现状,愈战愈勇。
4.榜样激励法——言传身教,树立标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员工工作的参照系,为此管理者要善于发现和建立起科学的参照系,使人们的行为导向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虽然企业员工的性格千姿百态,但群体中每位成员都有学习性,都具备较强的模仿能力。所以,在他们视野范围内,将优秀的员工树立成一个可以效仿的榜样,冠以适当的荣誉、头衔和名号,让榜样做报告,宣讲自己的贡献,让其他员工向他们学习。在不断的模仿和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主动改变自身不科学的工作方法,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执行力。同时,榜样激励法还在于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给员工树立一个好榜样,上行下效,会激励每一个员工。
5.授权激励法——用人不疑,充满挑战
人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要激发员工的潜能,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就要对他们充分授权、委以重任、放手使用,把工作中的一些难题交给他们处理,让员工有责任感地去工作,不断实现自我激励、自我提高,使之焕发出巨大的创造性。同时企业要积极采纳他们的意见,为员工独立承担的创造性工作提供所需的财力、物力及人力支持。这样的激励手法会使他们感觉到管理者是真正爱惜和重用自己,从而心甘情愿发挥最大的潜能,以努力和忠诚来回报这种信任,正可谓“士为知己者死”。
案 例
每个人都是一枚棋子
在华盛顿海顿电气公司总裁贝托的办公桌上,放着一盘象棋,工作之余,他常常和助手们下几盘。有时,下得入神时,会怠慢了前来洽谈业务的客商。不过,凡是和海顿公司打过交道的客商,都理解贝托这一习惯。在海顿公司,不但总裁贝托,几乎所有的管理者,办公桌上都放着一盘象棋。工作时间下棋,在海顿公司是唯一不受制度约束的休闲方式。而且公司选拔管理者的其中一条,就是象棋比赛成绩。
为什么一个正规的公司会提倡工作时间下象棋呢?总裁贝托自有高论:就是把每一个员工看作一枚棋子,让他们发挥应有的作用。
牛,脚力很慢,论长途奔波不如马,但在耕种上却优势于马。马,耐力不足,论耕种不如牛,但在长途奔波上远胜于牛。世上没有绝对无用的人,每个人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所谓知人善用,就是将员工像棋子一样,安放在合适的位置,让他们发挥最大的作用。
授权激励的前提是信任激励,信任员工是很好的“非金钱激励”。充分地信任员工,让员工增加自信,允许员工犯一些小错误,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用人不疑”,授权激励的基本方法。
下放权力,大胆授权,不是让管理者成为甩手掌柜,而是让员工充分参与管理,创造宽松环境,自由发挥,大胆设想,让员工愿意为公司提建议,愿意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让员工也成为制定战略计划的一员,行使主人翁的权力。这样,员工会对企业树立很强的责任心,有被器重的感觉,增强归宿感和凝聚力。
6.愿景激励法——知行合一,实现价值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员工素质日益提高,其自我实现意识也更加强烈,“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传统观念难以适应现代企业民族化进程的潮流。员工关注的不仅是“埋头苦干”,更关注“干”的目的、利益、前景,“有所求”是“有所为”的真正动力。帮助企业中的员工科学合理地规划未来的愿景,设计出符合他们独特个性和兴趣的职业发展计划,让员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成长空间,必定会欢欣鼓舞、士气高涨。可以说实现愿景是激励员工的一剂良方,也是引进、留住和激活员工队伍中的领军群体,通过充分发挥其才能使其从中获得成就感、满足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的好办法。为实现愿景,管理者适时地对员工给予赞美或授予一些荣誉称号,适当地为员工提供培训、大脑充电的机会,这样一方面可以使他们对新事物保持敏锐的嗅觉,另一方面可以提升他们的内在价值,帮助他们在工作中建立自信,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企业愿景不是管理者突发奇想、强制员工去服从的“幻想”,愿景是人们在脑海中对未来的美好构建,是企业与员工共同缔造和追逐的“企业梦”。对于企业高层而言,它是企业的战略目标;对于员工个人而言,它是人生的美好蓝图。管理学家彼得·圣吉曾说过,愿景如果不是共同的,组织充其量只会产生“适应型的学习”,只有当人们致力于实现某种他们深深关切的事情时,才会产生“创造型的学习”。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企业应充分尊重和保障员工的“话语权”,全方位、多渠道地征求并吸收员工思想,要在企业愿景中涵盖员工的个人发展目标,使企业和员工在发展理念、奋斗目标、职业规划等方面达成一致,形成默契,这样员工才会积极主动地为实现企业愿景而努力工作。此外,在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中,员工不仅要成为实践者、推动者,更应当成为受益者。企业应充分尊重并鼓励员工拥有自己的目标,并将员工的薪酬福利、职位晋升、教育培训等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搭建员工施展才华、提高能力、实现价值的舞台,以此实现企业愿景与员工个人目标的高度统一。
7.情感激励法——动之以情,催人奋进
管理者应该善于把握员工的情感波动,在员工最需要帮助的时候,适时地帮助他们、尊重他们、关怀他们,在恰当的时候“攻心”,给予力量,并通过一些的具体事例来感化他们,让员工体会到上级的关爱和企业的温暖。明智的管理者应该善于“经营”员工的心灵,能够呵护、慰藉员工的心灵,动之以情,那么员工也会备受鼓舞,干劲倍增,来回报管理者的关心与支持,把企业营造成温暖的大家庭。比起金钱,有时情感激励更能打动人心,催人奋进。
8.环境激励法——宽松和谐,提高效率
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塑造人本、合作的企业文化,良好的沟通和信息的充分分享,良好的制度、规章的公平环境,良好的办公环境、设备等都是环境激励的组成部分。这样的环境等于给员工一个很好的成长空间,可以影响员工的情绪,像是吃了一颗“定心丸”,减少逆反,减少摩擦,减少怨气,使员工相信企业光明的前途,看到自身良好的发展机会,可以促使他们充分发挥工作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展现内在能力和聪明才智,事业有成,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9.目标激励法——共同目标,步调一致
明确、合理的目标能够激发人的潜能,从而创造更高效的业绩。目标激励也是企业最常用的激励方法。
每个人都会为自己制定目标,但是这些目标虽有激励效果但完全属于个人行为,它们的制定基于人们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然而,绩效管理是站在企业的立场上进行的,所制定的绩效目标一般与员工个人的兴趣爱好缺少关联。于是问题就出现了,基于公司立场的目标对员工能产生有效激励吗?或许有人会说,达成目标员工可以获得一笔奖金,或是成绩好了可以获得提拔的机会等。但这些都属于外在激励,和目标激励作用的理论基础是不相符的,目标的激励应当是内生激励。在这里,理论和现实发生了矛盾。
目标落实到个人,明确的责任更利于激励,定目标时把握“稍做努力即可实现”的原则,确立企业合理目标,让员工充满希望,制定目标要结合实际,做到具体而清晰,制定能够体现员工意愿的企业共同目标,注重目标可操作性,规划出实施步骤。
尤其当目标是自己认可或制定的时候,目标激励的作用更加明显。所以,制定目标应遵循一个基本原则:目标应当是上级和下级共同制定的,或者说至少是经过充分沟通的。企业各级领导者不能简单地依靠行政命令强迫下属去工作,而应运用激励理论,引导职工自己制定工作目标,自觉采取措施达成目标,自动进行自我评价。目标管理最大的特征是通过激发员工的潜能,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以促进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
曾有相关组织对100位员工就“什么样的公司最为理想”进行过调查,结果超过90%的员工回答:“目标明确的公司才是好公司。”也就是说,把做事的目的告诉员工,让员工知道自己从事的工作是公司整体目标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个人职业成长中相辅相成的一部分,是个人义务履行与社会责任担当的一部分,这样才会激发出员工的工作热情。然而现实中一些企业在制定目标时常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最典型的是:有总体目标,缺乏具体目标;有整体发展目标,缺乏阶段重点目标;有企业宏大目标,缺乏个人成长目标。这就需要目标顶层设计与目标基层设计相结合,复合目标结构与重点目标保障相结合,以最大限度发挥目标激励的作用。
10.股权期权激励——利益分享,风险共担
股权期权,让员工与企业成为“利益共同体”,让管理者与企业成为“成长共同体”,让企业与社会成为“责任共同体”。股权期权激励,成败在于细节,动力在于权利,关键在于公平,机制在于对称。企业股权期权激励机制是最重要的一个管理杠杆,包括管理层的激励和执行层的激励,特别对管理层CEO的股权期权激励,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激励是一种领导的艺术。激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员工的性格也是千姿百态的,那么针对不同性格和层次的员工使用不同的激励方法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