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具有社会性的组织,在企业内部存在着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关系。这种种关系既有相互协调的一面,又有矛盾冲突的一面。如果解决不好,就可能影响企业的凝聚力,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而团队的建设则有助于企业凝聚力的增强,确保组织的发展壮大。
日本京都陶瓷公司发起人稻盛和夫把“敬天爱人”作为公司统一全体员工思想的最高指导原则,把团队意识与团队精神作为公司选才的一个重要态度与原则。他强调:我们录取新职员的标准不是看他的能力如何,因为本事再大,但若不合群,反而会起反作用。我们认为一名合格的职员,应该有理解贫苦人们的同情心,对别人的痛楚辛酸关怀备至,有能力克制私欲,是一个坦率的人、老实的人。所以,公司从不聘用有才华而无良知的人。
在营销团队中,应当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帮人亦可利己。这种观念对于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有一位小伙子出差北方时带回一些玉米良种,但他摸不透这种子是否真的能高产,便在自家的责任田里试种了一块地。结果到收获时,这块地里玉米的产量比往年翻了一番,小伙子高兴极了。村民们都知道了这事,纷纷来到小伙子家,要求购买他的玉米良种,可无论怎么跟他说,小伙子就是不答应出售这玉米种子。村民们见小伙子执意不肯,只好作罢。第二年春天,小伙子将自家的责任田全都种上了这些玉米良种,等待着一个丰收季节的到来。谁想事与愿违,这一年他家的玉米不但没有丰收,而且比过去普通玉米种子的产量还要低。小伙子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怀疑是村民们没有得到玉米良种,暗中对他家玉米动了手脚。
有一次,乡里的一个农技员来到这个村,听说了此事,并去实地看了看,然后对小伙子说:“这是良种玉米接受了附近普通玉米的花粉所致,假如大家都种上了良种玉米,就不会出现这种结果。”小伙子这才醒悟,感叹道:“帮人就是帮自己啊!”人不能没有爱心,团队就更不能没有爱心,没有爱心也就没有凝聚力,何谈什么做人,何谈什么建设团队!每一个人都会有不同层次的需求,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中,可以看出:人除了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外,还有安全、社交、受人尊重及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圣经》中也谈到:“施比受更有福”。由此可见,人类最伟大的光辉一面就是“爱心”。爱你的团队伙伴吧!那也是在爱你自己!
团队是企业组织形式的深刻革命:事实上,领导的全部管理工作就在于建立团队、制定目标、协调队伍并最终达成目标。一个团队没有一个目标,就像一列奔驰的火车没有方向一样,团队领导者的作用也就无从体现,甚至可以说这样的领导者可有可无。如今,企业管理已经步入了一个团队管理的时代。作为一个团队领导者,不学习团队管理方面的知识,肯定会被时代所淘汰。正如日本企业家盛田昭夫所预言的:“企业组织形式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革命,工业革命以来的传统的垂直式的功能化的管理模式将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以团队为核心的扁平式的过程化的管理模式。”
企业的组织形式与组织结构,围绕着权力的集中与分散、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发展过程。当“金字塔”这个概念被引入公司管理时,人们发现它对团队管理非常有效,金字塔结构就成了古典团队理论最理想的模式。它让团队内管理层次分明,通过统一指挥,使公司成员一动而全动,充满了青春的活力。权力高度集中的“金字塔”曾有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与企业机制的创新,它已变成了团队的死细胞,将被新细胞所取代。管理学者指出,以人为对象时,团队的意义,是指把很多人集合在一起,发挥集体主义精神,以达到团队的目标。将几个人组成团队比较简单,把很多人组成团队就比较困难。因为人的背景不同,学识、修养与见解不同,要让许多人同心协力,向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就要使团队的目标鲜明,管理灵活,人与人之间联络方便。这样,领导者才能随时纠正工作中的偏差,团队才能发挥功能。
行为科学和系统理论的不断发展,使团队原理改变趋势如下:团队已变成经济、政治与社会的一部分,团队的职责划分等,都具有弹性,随环境的变动而调整。金字塔形的团队也开始趋向扁平,也就是说,管理幅度不断加大,结构阶层不断减少,使意见更容易沟通。机构内部的临时性编组,也开始逐渐广泛采用。组成人员不是仅有作业部人员,还要配以人事、会计等人员而构成独立的部门。偏重于形式的规定逐渐被轻视,如具体的办事细则,明确的系统表等,因为其已无法适应外界的变动。1993年,美国网络学会主席杰西卡与同事杰夫瑞共同创立了团队网络这一新学说,给现代企业的管理和组织更新了概念,尤其给现代中小企业的发展展现了一幅辉煌的前景。
所谓团队,是指在心理上相互认知,在行为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利益上相互依存,为了达到共同目标而结合在一起的人群结合体。网络指不同网队中的个人或群体在共同目标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方式为现实资源共享和技术互补所建立起来的相互关联的系统。综合来说,团队网络可以定义为一种通过组建团队及其网络来优化企业内部组织和扩大企业与外部合作关系,最终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竞争能力的一种组织形式。
团队网络把团队和网络有机地集合起来,体现了“局部分工”“整体集成”的管理思想,打破了传统组织的界限,成员可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沟通,相互合作,在资源和技术上进行互补,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和相互竞争性,使组织发挥出最大的潜力。团队网络明显成为改造企业组织结构的一大创造性设想。从事网络营销事业,更需要加强团队网络建设。组织可以说是网络营销的命脉、网络营销的精髓所在。不懂得组织,就算再会销售,充其量只能算是和传统行业的“顶级推销”一样,永远也攀登不上网络营销的巅峰。团队建设如果做不好,刚开始可以靠人脉关系扩展一些下级营业代表,慢慢地,因为组织经营不善,新的线没有开发出来,原有的线也挖不深,组织就会萎缩,甚至土崩瓦解。
网络营销系统要运作得顺利、发展得好,必须有稳固的网络团队发展基础,一旦这些要素缺少,就像盖高楼大厦时地基没有打稳一样,经不起一点风吹雨打。对团队运作很有心得的一位高层营销商说:“团队运作可以说是经营网络营销事业成功与否的关键,而团队运作是否成功,80%以上取决于网络团队发展的基础是否稳固。一个营销商在经营组织时,如建立完善的发展规则与规划,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成功就是必然的,只是早晚而已。”
有人不懂得经营组织,尽管非常努力,但到一定程度,组织就会向内萎缩,即便借外在的力量又艰难地扩展了一些,过一段时间还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因为他并没有真正地学会网络团队发展的正确方式。不管你现在的网络团队的发展形态是什么,甚至还没有自己的组织,都一定要先学会团队运作与发展技巧。这样,你才有生存与成功的机会。其实任何事业都需要团队和组织建设。
团队是企业和谐氛围的有效营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是中国古人留下的思想精华,也是现代人们的成功之道。纵观社会历史,自有人类社会、存在人际关系、有集体生产劳动以来,就存在人们之间的合作关系,没有人能游离于集体之外,也没有人能独立成功。只有把个人的工作和奋斗融于集体、社会、团队之中,与人合作,寻求帮助,汇集团队的力量,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因此,人与人之间需要团结友爱、和谐相处、相互关心、真诚信赖、共同提高。
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交往和爱的需要是人的需要的一个重要内容,人们都乐意工作在一个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较高效率的集体中。一项调查表明:有44.6%的人把安定、团结、和谐、相互尊重的集体,以及领导的信任、支持、理解,作为最迫切的需要;有33.5%的人把这些作为最能激励工作积极性的因素。
国内外许多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取胜,立于不败之地,都非常重视在团队建设中营造团结友爱、和谐相处的良好氛围。日本伦理研究所为了培育企业职工的团队精神,提出了“明朗”、“爱和”、“喜劳”三位一体的思想。即把企业建设成为明快开朗的“明朗集团”,成为共同行动的人人都喜爱的“爱和集团”,进而成为以经营者为中心,全体人员高高兴兴劳动的“喜劳集团”。这三者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相辅相成,其中,“爱和集团”的建设是极其重要的环节,所谓“爱和”,就是企业内部各种人际关系的协调以“爱”与“和”为准则,简言之,就是和谐相处。他们认为,和则荣,不和则伤,把爱给予别人,对己对人都有好处。人际关系搞好了,整体的力量就会增加两三倍,经营上的成功也将不在话下。
团队是企业多方关系的密切协调:企业的多方关系包括:企业所有者之间的关系、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的关系、所有者与职工的关系、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关系、经营管理者与员工的关系、员工之间的关系、员工与企业的关系等等。这些关系的协调及其内聚力的产生,需要团队建设的加强,进而实现各方人员的相互配合、团结协作、互助友爱及企业目标的达成。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行业越来越多,每一个行业又有许多企业,生产者都被组织在不同的行业和企业中,每一个企业内部又有着严密的分工,有许多不同的岗位和工种。这就使各行各业之间以及各职业内部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不仅一个大的项目和工程,需要几个、几十个,甚至上百个行业、部门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例如,1997年进行的一次全球性的大气测量,就有144个国家联合参与。而且,一个稍微复杂的产品,往往也要经过几十甚至上百个工种、几百甚至上千道工序的互相配合才能生产出来。
可以说,在现代生产条件下,几乎每一件产品,每一项服务都是不同岗位,甚至不同企业、不同职业、不同行业的众多的生产者分工协作的结果,凝结着许多人的劳动与创造。因此,反映社会生产分工协作的这一客观要求,必然对各行各业及其从业人员提出密切关系、团结协作、互相友爱的团队建设的根本要求。北京蓝岛大厦,从重视制度规范、塑造集体意识、培养主人翁责任感等方面,为我们如何塑造企业团队意识、培养团结友爱的品质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海尔集团通过“海尔,中国造”、“让世界的每一个家庭都知道海尔”、“海尔真诚到永远”等耳熟能详的广告语,不仅对外扩大宣传了海尔,提高了海尔的知名度,对内也激发了员工的团队意识,增强了自豪感,成为激励全体员工奋发图强的兴奋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