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是关于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学说。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视野中,合理的消费应该是人的生命活动的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全面发展自我的必要条件,是现代人走向自由境界的物质保障,是人的自由全面充分发展价值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途径。
马克思所讲的人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人的最根本的东西——人的本质的发展,马克思是从人的类本质与人的现实本质的结合来把握人之为人的内在根据和根本属性的。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之为人的类本质”[1],人的现实本质即是人的社会关系。
人的本质与人的需要、人性和人的主体性是有机的统一整体。首先,人的需要对象是表现和确证人的本质力量不可缺少的重要对象。“我的劳动满足了人的需要,从而物化了人的本质,又创造了另一个与人的本质的需要相符合的物品。”[2]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作为自然存在物,人一方面具有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又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存在物,他的欲望与需要的对象不依赖于他而存在于他之外。“但这些对象是他需要的对象;是表现和确证他的本质力量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对象。”[3]这就是说,人的本质力量就是强烈追求自己的需要对象的力量,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就是人的需要的满足,人的本质与人的需要是同一的。人性与人的需要也是密切相关的,现实社会中,所谓的人性冲突如善与恶、利己与利他的矛盾等等,实际上是源于人的需要与满足人的需要的活动与行为之间的复杂矛盾关系。
其次,人的本质是人性的内在根据。“人的本质就是不断生成人性的实践活动本身”[4],它决定着人的各种属性;而人性是人的本质的具体表现,人的本质总是通过人性加以丰富和展现的。“人性就是人类的共同属性,而人的本质则是历史地使人性成其为人性,并使之逐步得到发展的原因。如果说人的本质是使人成其为人的原因,那么人性就是这个发生过程的产物。”[5]
第三,人的主体性是以人的本质为基础的,主体性又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人的本质的内容。人的主体性可以说是人的最高、最本质的属性[6]。
第四,人性是人的主体性的前提,主体性是在人性的前提下对于人的更高层次的规定,主体性是人性的核心。“人性是人的本质的第一层次,是最低层次;劳动和社会关系是人的本质的第二层次,中心层次;人的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的第三层次,也是最高层次。这是人的本质的内在逻辑。”[7]
人的本质作为人性的内在动力和源泉表明了人性是一个不断地历史生成、完善的过程,它通过人的需要而现实地展现出来。人性是人的需要的内在依据,人的需要是人性的外在表现。为此,我们可以通过消费与人的需要、消费与人性、消费与人的主体性、消费在人的本质发展中的作用的研究,来把握和阐明历史发展进程中合理的消费对于人的存在和发展的意义。
人的发展就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8]这一目的的实现,取决于各方面的条件,合理的消费,是其中的重要条件。可以说,人成为什么样的人,是人们物质和文化消费的结果,人们消费的内容,消费的质、量、度以及消费的方式决定着人的价值定位,决定着人是什么样的人,决定着人的生存发展状态。消费的目的也是为了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实际上是为了人的生存和发展。消费研究必须以人为中心,不断提高人的消费层次和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