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靠什么立足于市场竞争的风口浪尖?靠什么保证公司的正常发展?毫无疑问,靠的就是质量。产品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得以长足发展的重中之重。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不过硬,其他一切管理手段、企业文化之类就全部成了空谈。事实上,产品质量本身也是一种成本,只不过质量成本与其他成本的特性恰恰相反,在质量成本上投入的资金和精力越多,质量成本就越小。
海尔集团卫浴分厂厂长魏小娥,她的职责是管理卫浴分厂的试模产品质量。有一次,在试模的前一天,魏小娥在检查试模用的注射塑料原料时,从中发现了一根头发,这无疑是操作工人工作时不小心落入的。但魏小娥明白,一根头发就是造成废品的定时炸弹,万一混进原料中就很可能在用模具压制塑料浴缸时出现废品。于是,魏小娥马上给操作工统一制作了白衣、白帽,并要求大家统一剪短发。这样,又一个可能出现2%废品的因素被消灭在了萌芽状态中了。
就是凭着这种近乎苛刻的工作态度,海尔卫浴设备的整体合格率达到100%。没有了废品,产品的质量成本自然就降下来了,企业也就获得了更大的利润。
事实上,对于企业来说,质量不合格就是一剂慢性毒药,它不会马上发作,但是发作得越晚,毒性就越强,破坏力也越大。如果企业在初期发现了不合格产品却视而不见的话,就会在后期给企业带来莫大伤害。这件不合格的产品往往会为企业带来更多追加投入,比如产品销售前的重复加工投入;保修过程中的人工费、零部件以及差旅费投入;客户的退货费用以及按合同索取的罚金或因不合格产品而拒付货款,造成应收账款损失,更严重的甚至导致客户对商家信任的缺失等。
被称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就曾经提出过一个“1%=100%”的著名公式,意思是产品合格率达到99%,只有1%的不合格品,对绝大多数企业来说,都应该是一个很不错的成绩了,但是,如果不巧有一个消费者正好买到那1%中的某一件产品,那么这件产品对于这个特定的消费者来说,就是100%的不合格品。因此,他对产品的质量要求尽可能地高。当然,如此强调产品合格率,会对企业的当期利润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对于树立和维持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是有利的,它可以为企业提高持续的竞争力。
拥有好的质量,不仅是一个企业利润的保证,还是企业能够长远立足于本行业的关键渠道。
目前中国彩电市场的主角是海尔、创维、长虹、康佳、TCL等,与彩电大战初期相比,品牌已经少多了。那么,它们都到哪里去了呢?
在改革开放初期,受到引进之风的洗礼,彩电市场竞争异常活跃。当时全国不少公司看好中国的彩电市场,有条件或没有条件的公司都争先恐后地上马彩电生产线,少数公司甚至转产上马彩电生产线,就连日本著名的索尼、三洋、松下等厂家此时也入主中国彩电市场,希望能分得一杯羹。
然而,在几番厮杀之后,国内70%的彩电生产厂家便败下阵来。而幸存的近30%的彩电生产厂家也因为兵强马壮、设备精良、质量高人一筹而得以和日本彩电呈对峙之势。换句话说,最终存活下来的厂家就是靠质量战胜了国内对手,也是靠质量顶住了国外精品的冲击。
试想一下,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好的质量作为后盾来与对手抗衡,那唯一可做的就是压价,但压价总有一个限度,接近或突破这个限度,公司的生产就要面临危机了,因此,想要在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还是应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创造利润,这才是上策中的上策。否则,再低的价格也会被市场无情地淘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