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不是缺少制度,而是缺少执行。具体到班组管理,不少班组长与班组成员低头不见抬头见,经常碍于情面而疏于对制度的执行。有时,看见有人违反制度,顶多讲一声,该罚的不罚;有时,碰到有人犯错,动辄严肃查处,不该罚的罚了……
久而久之,制度成了一纸空文。
在制度管理中,有一个“热炉法则”:当你触摸到一座烧热的火炉时,你会受到“烫”的处罚。这种处罚的特点是:
预警性:火炉是烧红摆在那里,你知道,一碰就得挨烫;
即时性的:当你一碰到火炉时,就会被烫;
公平性的:火炉烫人不分贵贱亲疏,一律平等。
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西方统御学界的这一准则就已经被我国的先哲们发现了。战国时期法家人物韩非就说,领导者必须一丝不苟地实行惩罚,该惩一定惩,该罚一定罚,说到做到,绝不含糊。他有一句名言是:“使吾法之无赦,犹入涧之必死。”就如同掉进万丈深渊,必死无疑一样,触犯了组织制度,也一定得到应有的惩罚。
明代的冯构龙也是“热炉法则”的推崇者,他在《智囊》中收集了许多类似的事例,其中司马穰苴斩庄贾的故事,比较典型。
齐景公在位时,晋国和燕国一同侵略齐国。齐景公大惊。危急时刻,宰相晏子举荐司马穰苴为大将军,统兵御敌。齐景公同意,请司马穰苴入朝,发给兵车五百乘。
司马穰苴提出要求:“臣一向地位微贱,没有影响力,希望得到君王的一个宠臣做监军。”齐景公答应他的请求,派庄贾随军前往。庄贾问穰苴出征的日期,穰苴答道:“明天就要发兵拒敌,明天中午在军门见面,请监军准时到达。”古代发兵作战,在军营树两面旌旗作为门,这里的军门,也就是旗之下。
第二天上午,穰苴先骑马到军门,立木为表,以察日影,下漏水,以掌握时刻,一边观察时间,一边等待庄贾。而庄贾这个人,一向依恃齐景公的宠爱,骄横跋扈,他根本没把司马穰苴放在眼里,也没把军令当回事,差不多黄昏的时分,庄贾才赶到军门。
穰苴责问道:“你为什么这么晚才到?”
庄贾满不在乎地说:“亲戚朋友设宴送行,耽误了一会儿。”
穰苴大怒道:“大将受命之日,便应该忘掉家;监军守约,就应忘记亲人;手持击鼓杖击鼓很急,就要忘记自身的安危。现在,强敌压境,国内骚动,士卒暴露于境,君主食不甘味,寝不安席。在此危难时刻,你还谈什么设宴送行?”说罢,便对军正问道:“按照军法,迟到应该如何处置?”
军正答道:“应该斩首。”
庄贾这才害怕了,忙派人向齐景公求救。穰苴还没等这人返回军中,便下令将庄贾就地斩首示众。
过了很久,齐景公的使者带着圣旨来赦免庄贾,可庄贾已经身首异处。
庄贾被斩,给全军将士以强烈的震动,立刻紧张行动起来,争先恐后,奋勇杀敌,结果大败敌军,收复失地。
稍加分析,就可发现,司马穰苴斩庄贾,正是贯彻了“热炉法则”。
预警性:惩办庄贾所依据的处罚条文是众所周知的,作为大臣的庄贾更应该清楚。
即时性:发现庄贾违反军令,立刻斩首,没有半点犹豫。
公平性:不论你庄贾如何被宠,在军法面前一视同仁,该杀照样杀。
班组长在日常管理中,需要利用好“热炉法则”,使组员都不敢去触摸规章制度的热炉。大家都按规章制度办事,班组获得生机和活力,穰苴出师大捷,便是明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