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训练你的目标力

训练你的目标力

时间:2023-07-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目标管理法就是对这一原理的运用。在平时的管理工作中,中层管理者应当采取信任型的管理措施对待下级。每一名中层管理者都应当及时得到衡量自己成就的信息,以便及时作出修正,获得所需的成果。这种做法增强了中层管理者对公司的信任感。

作为一名中层管理者,在训练目标力的时候,首先应当明确目标管理的理论基础:

(1)动机激发理论

这个理论告诉我们:当人的某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会产生某种紧张和不安的心理状态,在遇到某个目标可以满足需求时,这种不安的心理状态就转化成动机,推动人们进行某种活动,向目标前进。当目标达到时,需求得到满足,便会产生新的需求,这样人们就会不断向新的目标迈进。

目标管理法就是对这一原理的运用。中层管理者可以根据人们的需求进行目标设置,并将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尽可能多地进行结合,以最大可能地满足企业和个人的利益。

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动机,进而引导人们的行为,以完成企业的整体目标。

(2)人性假设理论

“目标管理法”把人看作是“社会人”,这种理论是从“社会人”的假设出发的。在平时的管理工作中,中层管理者应当采取信任型的管理措施对待下级。也就是说,中层管理者要把重点放在了解和关心人的需要上,将集体奖励制度提高到个人奖励制度之上,形成和培养下属的整体感和归属感,实行参与式管理。

(3)授权理论

目标确定之后,上级如果不能授予下属以相应的权力,仍然不能达到“自主管理”、“自主控制”的目的,下级即使再有能力也难以完成既定目标。因此,提高目标管理效果的关键是授权。

每一名中层管理者都应当及时得到衡量自己成就的信息,以便及时作出修正,获得所需的成果。这种信息应当送给中层管理者,而不是他的上级。它不是由上级控制下级的工具,而是下属自我控制的工具。

通用电气公司的例子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通用电气公司有专门的流动审计员。这些审计员每年至少对公司的各个部门作一次审计。但是,他们的报告都是送给被分析的部门经理。这种做法增强了中层管理者对公司的信任感。

有一家公司却与此相反,在这家公司中,审计科负责对每一个管理部门进行审计,审计的结果直接送给总经理。然后,总经理召集中层管理者,向他们展示审计结果。这种做法对中层管理者的士气影响很大,他们给这个审计部门送了一个绰号——“总经理的盖世太保”。越来越多的中层管理者管理他们的部门,只是为了在审计部门审计时得到最佳的评价,而不是为了取得最佳的绩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