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企业经营国际化的原因

企业经营国际化的原因

时间:2023-07-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为了追求更大的市场、寻找更好的资源、追逐更高的利润,而突破一个国家的界限,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从事生产、销售、服务等活动,这就是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经营国际化成为许多企业的战略决策,跨国公司的数量日益增多。(二)企业案例——富士康的成本战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一大原因就是寻求低成本,在国际市场上寻找更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资源。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为了追求更大的市场、寻找更好的资源、追逐更高的利润,而突破一个国家的界限,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从事生产、销售、服务等活动,这就是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企业选择国际化经营有两种方式:一是企业的国际化战略,主要有本国中心战略、多国中心战略和全球中心战略;二是以适当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主要方式有进出口商品、许可协议、并购、合资、建立新的全资子公司,企业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

经营国际化成为许多企业的战略决策,跨国公司的数量日益增多。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从根本上是出于整体战略的考虑,为寻求更大范围的竞争优势。

一、成本导向

企业经营国际化可以在全球市场中寻求更优质、更低廉的资源,如原材料、劳动力等;还可以寻找降低企业成本的其他便利条件,如技术先进、交通便利等。通过寻找更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条件来降低企业的成本,获得成本优势。

(一)企业降低成本的途径

追求利润是企业的最终目标,在企业发展至一定程度或是企业想要提升竞争力的时候,降低生产成本无疑是捷径。企业降低成本的途径有很多,本文主要列举以下四种方式:

1.靠现代化的管理来降低成本

企业要降低成本,必须要抓管理。现代化管理要求人们在管理思想和精神状态上要适应现代化,从产品经济观念和自然经济观念向商品经济观念和市场经济观念转变,要树立人本思想、民主管理思想、现代经营思想、公开竞争思想等。在管理技术和方法上要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以适应大生产发展的需要。在组织机构方面,采用符合生产发展要求的组织形式。具体来说,企业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降低成本:一是加强供应管理以降低材料成本;二是加强物资管理以降低物化劳动消耗;三是强化营销管理以降低销售成本;四是加强资金管理以减少支出、节约费用。

2.靠优化结构来降低成本

优化结构主要有两个方面:优化产品结构和优化资本结构。一个企业的产品是否受市场欢迎,能否在市场中占有一定的份额,是降低成本的基础前提。企业只有提供丰富的产品种类、合理的产品结构,才能实现多元化经营,加快市场渗透,提高市场占有率。优化产品结构要坚持顺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符合技术发展方向和国家技术政策的要求、适应国家投资水平和消费者的购买力水平、结合企业的优势和资源条件等原则。企业资本结构优化是指通过对企业资本结构的调整,使其趋于合理化、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可以通过兼并/租赁等多种形式,加大资产的流动与重组,优化资本结构,实现资本的扩张,以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技术创新降低成本

原材料价格、能源价格的提升造成了企业成本的增加,因此企业必须要通过技术创新来降低成本。技术创新是一个从产生新产品或新工艺的设想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包括新设想的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到扩散等一系列活动。它本质上是一个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过程,是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共同催生的产物,包括技术开发、技术应用两大环节。企业只有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才能不断地推出新产品、提高产品的质量,从而得到顾客的认可。同时生产技术的改进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与市场占有率。

4.靠质量取胜

产品的质量与产品的成本密不可分,质量高的产品会得到顾客的认可,从而占有市场。产品质量高、残次品数量少就可以直接降低生产成本。另外,产品质量高,企业就可以按优质优价的原则以较高的价格出售,这样就相对降低了成本在销售收入中的比重。产品质量高可以赢得更多客户,也就增加了销量、减少了销售成本、节约了能源资源,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二)企业案例——富士康的成本战略

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一大原因就是寻求低成本,在国际市场上寻找更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资源。我们来引入一个案例,分析富士康的成本战略。

富士康科技集团是台湾鸿海精密集团在大陆投资兴办的高新科技企业,1988年在深圳地区投资建厂。在中国大陆,富士康从珠三角到长三角到环渤海、从西南到中南到东北建立了30多个科技工业园区,如图4-5所示。富士康在亚洲、美洲、欧洲等地拥有200余家子公司和派驻机构,目前拥有120多万员工及全球顶尖客户群。富士康是全球3C(计算机Computer、通信Communication和消费电子产品Consumer Electronic)代工领域最大且成长最快的国际科技集团,主要上市成员已于亚洲及欧洲的证交所、香港证券交易所及伦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集团全球总市值超过700亿美元,布局横跨欧、美、亚三大洲,在全球共取得超过15 300件专利。

图4-5 富士康厂区在大陆地区的分布图(截至2012年)

富士康在全球的布局策略为“两地研发,三区设计制造,全球组装交货”。“两地研发”是指以大中华区与美国为两大重要战略支点,组建研发团队和研究开发实验室,掌握科技脉络,配合集团产品发展策略和全球重要策略客户产品发展所需,进行新产品研发,创造全球市场新增长点。富士康之所以在中华科技园区以及美国建立研究开发实验室正是由于先进的技术为富士康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可以利用技术优势来降低成本。“三区设计制造”是以中国大陆为中心,亚美欧三大洲至少设立两大制造基地,结合产品导入、设计制样、工程服务和大规模、高效率、低成本、高品质的垂直整合制造优势,提供给客户最具竞争力的科技产品。富士康在河南的5个市均设有工业园区,河南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因此在河南设立园区可以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来降低企业的劳动成本。“全球组装交货”是指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组装,保证“适品、适时、适质、适量”地把货物交到客户指定的地点。为此,配合客户所需进行全球性物流布局与通路建置,以达成要货有货、不要货时以保持零库存的目标。这种方式使得企业能够快速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并且减少了物流产生的成本以及库存产生的成本。

2004年富士康集团出口突破百亿美元,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大3C代工厂;2005年富士康集团跻身《财富》全球500强,位居第371名,2013年跃居《财富》全球500强第30名。

二、提高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比竞争对手更优秀的根本原因。20世纪90年代,美国战略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C. K. Prahalad)和加里·哈默尔(Gary Hamel)发表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文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他们的解释是:核心竞争力是一种不易被竞争对手仿效、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能力。我国理论界有不少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核心竞争力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主要有: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优于其他企业的、特有的技术优势;核心竞争力是基于企业资源优势的一种无形的东西,如技术诀窍、独特的企业文化、良好的营销网络等;核心竞争力是一种隐含知识的创造、利用和传播能力等。从这些观点中可以看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拥有的、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这种竞争力主要包括独特的技术、合理的组织方式、良好的营销网络、与众不同的企业文化、有效的管理模式、较强的资源重组能力和融合能力以及稳定的客户资源[1]

(一)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企业竞争力是由不同的要素构成的,竞争力的形成是相互联系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世界经济论坛提出影响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有五个:变革因素、变革过程、环境、企业自信心、工业序位结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在国际环境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必须要注意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技术创新、企业文化、信息化管理、品牌创立等。

(二)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途径

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途径有很多种,本文主要列举以下四种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方式。

1.不断创新

创新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源泉,是企业进行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核心。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要着眼于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不断进行技术、管理、战略、制度等诸多方面的创新。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是有活力、有生命力的企业,要想抓住顾客的眼球,企业就必须有自己独特新颖的地方。

2.塑造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企业文化具有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调试功能和辐射功能。企业文化关系到企业的公众形象、公众态度、公众舆论和品牌美誉度,因此企业文化的塑造不仅影响企业内部,还代表着企业本身在公众眼中的形象。

3.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管理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过程,它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理念相融合,转变企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业务流程、传统管理方式和组织方式,重新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信息集成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精髓,数据平台的建设和数据的深度挖掘是其核心要素,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把企业的设计、采购、生产、制造、财务、营销、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集成起来,共享信息和资源,同时利用现代的技术手段来寻找自己的潜在客户,有效地支撑企业的决策系统,从而达到降低库存、提高生产效能和质量、快速应变的目的,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4.注重品牌

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对品牌的定义是:品牌是销售者向购买者长期提供的一组特定的特点、利益和服务。现今,品牌承载更多的是人们对企业的产品以及服务的认可,是一种品牌商与顾客购买行为间相互磨合衍生出的产物。如今顾客大多形成一种品牌忠诚的心理,因此企业要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要有自己的品牌。创立企业自身的品牌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使团队成员产生自豪感,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可以增强企业的吸引力与辐射力,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可以推动企业的发展,成为企业吸引投资、促使企业发展的动力。

三、企业发展需要

企业国际化经营是目前高度现代化、高度国际化以及高度社会化经营的一个必然趋势,并且也是国际产业合作、国际产业分工、资本流动与国际技术交流的迫切需求,代表着当代企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企业从事国际化活动最直接的动因是开拓海外市场,在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时为现有的产品和服务寻找新的顾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在需求偏好和消费习惯上有趋同的倾向,这使得企业有可能将产品和服务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一)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必要性分析

1.企业国际化经营是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需求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化是企业不断扩张和成长的重要途径。企业客户的全球化以及企业竞争对手的全球化要求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的战略部署。另外,企业需要寻求新的市场、寻找更多资源,而国际化经营能给企业提供更多这样的机遇。如今,在竞争激烈的世界市场上,企业只有树立国际化的观念,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才能在市场中占据优势,促使企业更好地发展。

2.企业经营国际化是企业获得优势的选择

国际化能使企业利用海外的市场收集信息,更好地把握市场的发展方向以及消费者消费需求的变化。借助于国际化可以依托海外所构建起来的研发中心得到前沿技术,能使企业创新管理模式和学习管理模式。同时国际化有助于企业规避市场风险,挖掘新的市场需求。跨国公司通过跨国经营可以利用东道国的资源、知识和劳动力等诸多优势,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获得自己的优势。

3.企业国际化经营是开拓海外市场的需求

国际化是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企业本土化做强之后就要考虑全球市场的需求,国际市场需求的挖掘可给企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在全球化竞争下,不断扩张的消费能力和提升的消费需求层次也要求企业能够积极地与世界市场融合,企业可以利用并购或者对外直接生产、直接投资、直接销售等方式积极地开拓国际市场,谋求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可行性分析

我们利用SWOT法来对企业国际化经营可行性进行分析。通过对企业的竞争优势(strength)、竞争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进行分析,观察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的可行性。

1.优势

美国著名学者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的价值链理论可以针对某个具体企业来分析其进行跨国经营的优势。波特认为,一个企业的所有活动可以分为进料、生产、出货、销售、服务五项基本活动,以及采购、技术开发、人力管理、企业基础四项支持活动。这九项活动构成一个价值链。链上各个环节的活动是互相联系或影响的。企业在完成价值链的各项活动中,或以较低的成本或以独特的方式形成较高的产品价值,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当企业把价值链上某环节的活动移至国外进行,使得完成该活动的成本降低或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时,即该企业通过海外活动获得了竞争优势,因而就具有相应的跨国经营能力。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企业可以进行跨国经营的优势已经多元化,除技术和资金优势外,销售能力、区位因素、低成本生产、综合经营能力等价值链上的任何一个环节,均可以成为跨国经营的竞争优势[2]

2.劣势

进入国际市场要求企业必须有自己的竞争优势,品牌、资金、人才等是企业必须具备的竞争因素。国际性品牌是企业的一项无形资产,能够为企业取得高于一般价值之外的附加值,从而直接为企业创造商业利润。许多企业缺少国际知名品牌,这对于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来说是一个劣势。同样,资金实力和跨国经营人才的缺乏也对企业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3.机会

经济全球化持续深入发展,全球范围内的产业调整和资本要素流动更为广泛,这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机会。国际化经营是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需求,开拓海外的广阔市场正是企业扩张的主要目标。发展海外市场可以使企业获得国外先进技术的支持、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跨国经营还使企业进一步扩大了人才、资本渠道,学习到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现今,许多国家都积极地吸引外国企业的投资,为企业进驻提供了绝好条件。

4.威胁

企业经营国际化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面临的竞争较大,面临着来自世界各地企业的竞争,企业如果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则很有可能被淘汰。另外,企业的跨国经营也面临着“水土不服”的挑战,企业必须能够适应当地的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环境。了解当地的政治环境,特别是国家发布的一些政策走势,掌握这些信息可以使企业及早了解当地政府对外来企业的态度。把握当地市场的一些经济走势,有利于企业能够进行更加合理的战略布局,发现当地的市场需求,找准机会。社会文化环境亦是企业必须要高度重视的,只有了解当地的社会文化环境才能更好地了解当地消费者的爱好,使企业更好地适应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