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子承父业,家族使命

子承父业,家族使命

时间:2023-07-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  郭鹤年出生在马来西亚新山的一个华商家庭,祖籍中国福建福州盖山。  1920年,郭钦鉴与来自家乡福州的郑格如结婚,先后生下了三个儿子。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新山,严禁粮食流通,东升公司被迫关门,郭鹤年也中止学业。当时马来西亚消费品奇缺,当局实施物品统制。  郭钦鉴病故后家族生意由郭鹤年母亲郑格如接管。

  郭鹤年出生在马来西亚新山的一个华商家庭,祖籍中国福建福州盖山。他的父亲郭钦鉴有兄弟六人,五个哥哥依次为郭钦铮、郭钦暖、郭钦端、郭钦仁和郭钦宝。时逢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批广东、福建人漂洋过海到南洋谋生。郭氏兄弟也不例外,除了长兄郭钦铮留在家乡开了一家叫“万安堂”的中药铺外,其余弟兄相继来到马来西亚谋生。1909年,郭钦鉴漂洋过海来到马来西亚柔佛州的新山,当时,郭钦鉴的四哥郭钦仁在新山创办了东升公司,专营大米、大豆和糖的生意。郭钦仁身体状况欠佳,逐步把东升公司的经营和管理权交给郭钦鉴、郭钦端和郭鹤青(郭钦暖长子)三人。在他们的精心打理下,公司业务不断扩展,逐渐建立了颇具规模的商号,家境日臻富裕。郭鹤年出生时,他父亲及叔父们都已是马来西亚新山颇有名望的商人,与当地政要名流都是好友。

  1920年,郭钦鉴与来自家乡福州的郑格如结婚,先后生下了三个儿子。郭鹤年生于1924年6月,上有两个哥哥郭鹤举和郭鹤麟。母亲郑格如毕业于福州协和大学,是一位受过新式高等教育的知识女性。郭鹤年从小受到中西文化的影响,也从母亲那里接受了中国文化的熏陶。郭鹤年兄弟三人都毕业于新山英文学校及著名的新加坡莱佛士学院,良好的教育为他们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郭鹤年是郭钦鉴的幼子,从新加坡莱佛士学院毕业后,他便给经营白糖及米粮买卖生意的父亲做帮手,从店员做起。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新山,严禁粮食流通,东升公司被迫关门,郭鹤年也中止学业。战争结束后,公司生意重新开张。当时马来西亚消费品奇缺,当局实施物品统制。任米粮统制官的达图·翁与郭钦鉴有莫逆之交,他把采购大米和粮食的工作交给郭钦鉴处理。郭钦鉴抓住时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控制了柔佛州的粮食生意。同时,他还取得了政府属下的若干机构包括中央医院和军部的粮食供应权。随着东升业务的不断扩展,郭钦鉴逐渐开始接手一些经营和管理事务。他善于交际,人脉广泛,当时柔佛州的州务大臣拿督翁、苏丹依布拉欣等政界要人都是他的朋友。到40年代末,郭钦鉴已经成为新山知名富商。

  郭鹤年早年念宽柔华文小学及英文中学,后转入新加坡的莱佛士学院,在那儿他认识了一些热衷政治的同学,这些人中有的后来成了叱咤政坛的风云人物,如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马来西亚前总理拉扎克、总理侯赛因·奥恩等人。1942年,因日军南侵,郭鹤年未能完成教育,便给经营白糖及米粮买卖的父亲做帮手。

  郭鹤年继承了父亲经商的良好基因,1947年,年仅23岁的郭鹤年在新加坡自立门户,成立力克务公司。公司从杂货店,卖米卖面起步,慢慢地扩展生意范围到船务经纪、船业以及胶粘剂制造,生意越来越红火。1965年,公司改名为郭兄弟(新加坡)有限公司,成为郭氏家族在新加坡的大本营。

  1948年,郭鹤年创立新公司的第二年,父亲郭钦鉴病故,政府为纪念他对新山的贡献,特意将市内的一条街命名为郭钦鉴路。

  郭钦鉴病故后家族生意由郭鹤年母亲郑格如接管。郑格如不想郭家由于分家而衰落,她建议郭鹤年与他的哥哥及堂兄弟们联手重新创业。郑格如的提议得到认同,不久郭兄弟公司组建,不到26岁的郭鹤年成了郭氏大家族的“掌门人”。

  事实上,郭家三兄弟都很出色。只不过,郭鹤年的两个哥哥主要在政治方面发展。郭鹤举曾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代表马来西亚出使荷兰、比利时、联邦德国等国家,曾被委任为马来西亚驻欧共体首席代表,回国后还担任了马来西亚旅游局主席职务。郭鹤龄则是马来西亚共产党内的一位著名人物。

  1949年4月1日,郭鹤年与他的叔伯、堂兄弟们联手,合股组建郭兄弟有限公司,郭鹤年自任董事长,主要经营的依然是大米、面粉、蔗糖的进出口业务。由于善于掌握供求规律、经营有方,生意一直很红火。后来,英国殖民政府重返马来西亚,局势动荡不安。1952年,由于二哥郭鹤麟参与马共游击队死于英军围剿,郭家也受到监视。不久,郭鹤年也从马来西亚前往英国避难5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