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入主中信香港仅一年的荣智健,以19.36亿港元收购香港最大的上市航空公司之一国泰航空12.5%的股权。
香港进入了物流业低潮期,荣智健认为香港要稳定繁荣,离不开航空业,而在香港要运输货品,除了轮船就是飞机,于是,他敏锐地把目光投向了盈利丰厚的老牌英资企业——国泰航空。
国泰航空成立于1946年,有客运和货运的航空线路,主要航线在东南亚一带,在香港几乎家喻户晓。到20世纪80年代,国泰航空公司已经拥有航线40条,大型飞机40多架,成为香港最大的上市航空公司之一。当时荣智健的收购计划并没有打动香港中信董事局,董事局认为香港拥有37家航空公司,竞争激烈,风险太大。荣智健详细分析后,连夜飞往北京,把收购报告提交给中信集团和中央政府,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荣毅仁同意了这个收购想法,他提出把收购报告交予国务院和中信公司审批。在他的支持下,荣智健收购计划仅用了5天时间就获得了国务院的审批,并顺利通过。为了完成收购,有关部门专门借款8亿元给中信香港,中信香港也由此成为了国泰的第二大股东。香港航空业的持续繁荣证明了荣智健的判断。国泰航空的收购成功也一举奠定了荣智健在香港中信的位置。
1990年,中信香港又入主另外一家香港航空公司港龙,收购港龙航空38.3%的股份,成了港龙的第一大股东,从而结束了两家航空公司长达6年的争斗。收购港龙后,港龙成了国泰的子公司,在资源整合后,国泰的盈利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继国泰航空之后,荣智健又完成了收购香港电讯、恒昌行等以小博大的高风险投资。尤其当时年(1991年)营业额只有2.42亿港元的中信香港,要收购资产达77亿港元的恒昌行简直是天方夜谭,但因荣智健在资金筹措和人脉运用上如鱼得水,每次都得到国务院的鼎力支持。他领航下的中信香港重视资本运作,短短数年来就完成了多个重大收购。
1992年1月,荣智健再次携李嘉诚等收购恒昌行。中信香港宣布集资计划,配售11.68亿新股,集资25亿港元,用以收购恒昌64%股权。发行新股后,恒昌股值大减,中信完成收购70多亿港元资产的恒昌企业计划,而所用资金只有40亿港元。恒昌成为香港中信的合资附属公司后,主要进军内地市场,从事汽车的贸易、维修、零件供应和食品零售。
1993年3月,中信泰富与太古地产联手,以成交价28.5亿港元收购一贵重商业地皮,计划建120万平方米商业中心,于1997年落成。同期,中信泰富市值猛增至461亿港元,与1990年收购泰富时10亿港元的市值相比增长了46倍。
1994年2月,中信泰富又以34亿港元现金及1.5亿港元额外款项,购入香港兴业国际集团的愉景湾物业及有关业务50%的权益。
1998年6月,因亚洲金融风暴,大批投资者开始套现,泰富股价一度下跌至13.2元的低点,中信抵押在银行的股票一度遭“斩仓”,关键时刻,中信集团母公司以3亿美元在市场回购股票,将中信泰富股价维持在20港元以上,并向以荣智健为主的中信泰富管理层提供免息贷款。凭借母公司提供的贷款,荣智健不但顺利渡过难关,并继续趁低增持公司股份。金融危机过后,中信泰富股价大涨,荣智健因祸得福,成就了中国首富的地位。
也是在当年,大量香港上市公司外迁,在这股风潮中,香港电讯的大股东也想急于套现外迁,宣布将出卖部分香港电讯的股份。荣智健知道这是一个收购的好机会。对香港未来充满信心的荣智健马上召开董事会会议,他分析形势后认为现在股价大跌,正是大量吸纳的好机会,而香港电讯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据了解,香港电讯的最大股东是英国大东电报局,1981年英国大东电报局在香港成立香港大东电报局,接管香港对外电信,并使用香港电话公司的本地网络进行运营,1983年,大东电报局收购香港电话公司的全部股份,1986年香港大东在港上市,第二年又与香港电话公司正式合并,更名为香港电讯公司,从而成为香港最大的上市公司,市值达650亿港元。香港电讯上市后,由于基本上以本地电信业务运营为主,加上主要的小股东均为香港本地人,被当时的媒体称为是香港本地色彩最浓的公众公司。
收购建议很快通过,香港电讯也同意出售,但收购香港电讯20%的股份大约要100亿港元,而中信当时只有数十亿港元。钱从哪里来?荣智健在这次借款过程中的勇气显露无疑,大规模融资开始。当时香港中信内部有20亿港元,差额两手来解决,一方面发行10亿港元5年期香港电讯认股权证和2.24亿美元的零息债券,另一方面向银行贷款54亿港元。由于当时参与借款的10多家银行没有一家是中资,中国银行也不为这次融资担保,香港中信必须付出比较高的贷款利息。事后证明,荣智健对于收益的判断正确,最终完成了贷款,并且以每股4.55元的价格共103亿港元获得了香港电讯20%的股份。
这是一次成功的、在当时香港交易历史上最大额的收购行动,特别是中信几乎没有动用自身资本就成为香港最大上市公司的第二大股东,并且一举进入香港电讯产业。
之后,荣智健又开始了新一轮大规模收购活动。不断收购让香港中信实力大增,但多次收购而产生的借贷压力也越来越大,和父辈一样,荣智健深谙先借后还之财技。
让中信上市成了荣智健的第一选择,但如何在短时间内实现这一运作呢?当时的香港政府在会计制度、监管制度和公司法上对中资机构都有严格要求,并且有非常繁复的手续,耗时极长,直接上市的困难很大。荣智健想到借壳上市。于是,他找到李嘉诚。李嘉诚任中信董事10年,而中信则拥有其控股公司和记电讯的股份,作为荣智健到香港发展后最早的高尔夫球友,李嘉诚十分欣赏荣智健,对他的这个想法表示支持。
在多次寻找和权衡中,荣智健相中了泰富发展上市公司这只壳。泰富发展的前身是香港证券大亨冯景禧旗下的新景丰发展,几经改组,控股权落入毛纺巨子曹光彪手中,1988年8月,曹氏拥有泰富发展50.7%的控股权。泰富经营地产及投资,状况良好,当时市值7.25亿元。由于曹氏在其他大项目上财力枯竭,有意出售泰富发展。荣智健认为,泰富虽暂时出现困难,但运营体制和经营模式合理健全,管理经验丰富,只要注入资金和优质题材,一定能够重振旗鼓。为了完成收购,他找到了自己拥有股份的百富勤作为收购财务顾问,在中信借壳上市后仅一年,香港中信改名为“中信泰富”。通过上市公司中信泰富,荣智健又陆续收购香港东区海底隧道23.5%、澳门电讯20%、亚洲卫星33%、和记传讯2%、百富勤9%、嘉华银行74%的股权。
当然,任何冒险行为背后必然有利益的驱动。荣智健的首富之路是通过不断认购、增持中信泰富股份完成的。早在1992年3月中信泰富配股时,荣智健就率先认购了3 000万股,到1993年12月31日,他已持有中信泰富股份9 258.1万股。从当初以纯职业经理人身份进入中信泰富到如今,荣智健已拥有中信泰富约19%的股份。1996年12月,中信公司同意以25%的折让价,即每股33元,配售3.3亿股中信泰富,给以荣氏为首的管理层,其中2.91亿股由荣智健独得,持股上升至18%(3.8亿股),成为第二大股东(第一大股东为中信公司)。
2002年,荣智健开始把更多的精力和财富投到中国内地,投资了大量基础建设,包括在上海和香港的隧道、桥梁建设,还有发电站、航空以及电信、房地产、钢铁等。2003年,荣智健在无锡投资53.6亿元,建设一个水电站以及一项环境整治工程,并将其中信旗下的泰富兴澄钢铁分拆于国内上市;另外,他还出售其在上海所有基础建设的股份,变现65亿元。
2004年11月,在《福布斯》公布的“2004中国富豪榜”上,荣智健家族以控股中信泰富14.9亿美元荣登榜首。2005年11月,荣智健以16.44亿美元的身价,再度成为中国最富有的人。作为中国最强势的资本运作者,荣智健似乎还会走向另一个更高的山峰。
打造一个百年家族传奇,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而要将这根基毁于一旦,只需一个足够严重的错误决策。
2008年10月,荣智健再次因为金融危机陷入困境,中信泰富巨亏147亿港元丑闻引爆,中信泰富有史以来第一次亏损。早在2007年,中信泰富与包括渣打银行、花旗银行等在内的13家银行签下了24款外汇累计期权合约。然而,金融危机爆发,澳元大跌,2008年10月20日,中信泰富发布公告称,公司因此产生了147亿港元亏损。据中信泰富称,进行外汇杠杆交易的原因是为了降低其西澳洲铁矿投资项目所面对的货币风险。当时,荣智健之女荣明方是中信泰富的财务部董事,巨亏漩涡将意气风发的荣氏两代同时卷入被市场人士斥为极不合理的外汇杠杆交易合约。2009年1月2日,香港证监会对中信泰富公司涉嫌虚假陈述、串谋欺诈展开调查,当中涉及17名董事,其中包括荣智健及其长子荣明杰。
中信泰富巨亏丑闻的引爆,使荣智健十数年来苦心营造的睿智企业家形象一朝坍塌。2009年4月8日,67岁的荣智健辞去香港中信泰富董事长一职。虽然中信泰富遇此重挫,但中信集团最终还是决意安排15亿美元备用信贷,以助中信泰富渡过难关,避免其破产的命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