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管理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系统的研究,只是最近一二百年的事。但是,管理实践却和人类的历史一样悠久,至少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以前。生活在幼发拉底河流域的闪米尔人,早在公元前5000年就开始了最原始的记录活动。这也是有据可考的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管理活动。
三千多年前(公元前17世纪)中国的商代,国王已经统辖、指挥几十万军队作战,管理上百万分工不同的奴隶进行生产劳动。朝廷中的管理机构已相当复杂,设有百官辅佐国王进行统治,百官大体分为政务官、宗教官、事务官三类。到了公元前11世纪的周朝,中央设有“三公”、“六卿”、“五官”。“三公”即太师、太傅、太保,是国家的总管。“六卿”即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分管朝廷中的政务、宗族谱系、起草文书、编写史书、策命大夫、祭祀、卜筮等职务。“五官”即司徒(司土)、司马、司空(司工)、司士、司寇,分别掌管土地、军赋、工程、群臣爵禄、刑罚等。周朝还制订了许多管理国家的典章制度,提出了“明德慎罚”的管理思想。为了适应诸侯王国之间政治、军事活动的需要,设立了驿站制度,在中央到全国主要都城的大道上每隔三十里设一驿站,备良马固车,专门负责传递官府文书、接待往来官吏和运送货物等,形成全国性的信息网络和运输系统。信息传递的速度可以达到平均每天500里,这可称为世界上最早的管理信息系统。在土地资源的管理方面实行了著名的“井田制”,据《孟子·滕文公上》记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世界上所有的文明古国如巴比伦、罗马等都早在几千年前就对自己的国家进行了有效的管理,并且建立了庞大严密的组织,完成了许多今天来看仍是十分巨大的建筑工程。中国的长城、中国西安的秦兵马俑、埃及的金字塔都可证明:在两千年前人类已能组织、指挥、协调数万乃至数十万人的劳动,历时许多年去完成经过周密计划的宏大工程,其管理才能不能不令人折服。
为什么管理实践会有如此悠久的历史?这是由人类活动的特点决定的。
自古至今,人类的经济、政治、军事、宗教及其他一切社会活动,都具有三个最基本的特点。
1.目的性。人类是我们星球上唯一有智慧能思维的动物,他们的一切活动都是经过大脑思考,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而进行的。在自然界,蜜蜂和白蚁虽然也能营造非常精巧复杂的巢穴,但都只是一种自发的、本能的活动,绝不会有意识地进行规划、设计和组织施工。人类却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自己的理想,他们不仅为自己的预期目的和理想去奋斗,并且还往往需要与其他人进行共同的努力。甚至可以说,人类正是在为实现预期目的的活动中,在不断地劳动、思考、谋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的过程中,逐渐进步的。
2.依存性。人类的目的性来源于人对外部环境和人类自身的相互依存关系。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通过适应和改造外部环境去取得必需的资源,必须通过个人或集体的劳动为自己或他人提供需要的产品和劳务。人从来就不是孤立的个体,从远古开始,人类在与自然的斗争中形成了部落。后来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发展为许多集团、民族和国家,以及各种各样的社会经济组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之间进行着愈来愈细的社会分工。同时人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也越来越紧密。尽管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各个集团、阶级、民族、国家之间经常充满着矛盾、冲突和斗争,但始终没有改变人类必须相互依存的特点,并且使经济、政治、军事、宗教等各种社会组织日益严密和完善。
3.知识性。人类活动的另一个基本特点是能从自己过去的实践中学习,从前人的经验中学习,并能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记忆、积累、分析和推理,从而形成人类独有的知识体系,包括各种科学理论、原理、方法和技艺。科学技术愈发达,个人所掌握的知识愈专门化,这就进一步强化了人们之间相互依存的必要性。从另一方面看,尽管每个人掌握的知识千差万别,但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知识,来认识世界和决定自己的行为。因而,就有可能使人们能够逐步认识自然和社会的各种客观规律,包括处理人和自然及人和人之间各种关系的规律。随着人类知识的逐步积累,对客观规律的认识逐步深化,使人类社会的各种管理组织、制度和方法也日趋完善,人们终于有能力为达到各种目的而发展、建立起各种强大的社会组织。
人类活动的上述三个特点为人类的管理实践提供了客观条件,回答了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的原因。
管理实践的历史虽然悠久,但在过去几千年中管理始终只是一种零散的经验和某种闪光的思想。只是到了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工商企业的大量发展,管理才得到了系统的研究和普遍的重视。但全球性的管理发展热潮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在战争中受到严重破坏的各国在寻找恢复本国经济的途径的过程中,发现了美国制造业在战争期间的惊人绩效,认为学习美国企业的管理方法可能成为复苏本国经济的良方,所以纷纷开始学习美国企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在十多年时间内这股管理热潮席卷了整个欧洲和日本,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1960年代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例如巴西、墨西哥、土耳其、伊朗、新加坡、韩国、泰国等国和中国的香港、台湾等地,也都先后引进了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大力培养本国、本地区的管理人才,加强企业的管理工作,并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效。1970年代初,世界性的管理热潮因石油危机而冷却了。
1970年代末,由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在全国掀起了加强管理的热潮。全国和各省、市都纷纷成立了企业管理协会,全国有一百二十多所正规大学先后设置了管理专业,许多省市政府部门都组建了专门培训经济管理干部的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或培训中心,1987年9月南京大学与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合作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正规的MBA班。1990年10月,全国9所院校开始试点培养工商管理硕士(MBA)。
1994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朱镕基在给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成立十周年的贺信中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一大批掌握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熟悉其运行规则、而又了解中国企业实情的经济管理人才”。1996年朱镕基又在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学部成立大会上呼吁“管理教育、兴国之道”。在全国迫切需要管理人才的背景下,1997年实行了MBA入学考试制度改革,全国MBA试点院校增至56所。1998年国家经贸委又制订了对全国国有企业管理干部开展大规模工商管理课程培训的计划,并把系统培训企业管理素质作为加速国有企业改革、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活力的重要措施。
在中国,企业管理热潮的到来,尽管比发达国家迟了25年至30年,但毕竟来了。中国管理热潮的到来,不只是由于政府和国家领导人的大力推动,更重要的是由于企业改革和经济发展实践的需要。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人们将愈来愈认识到加强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下列关于管理必要性的观点,已经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
1.作为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将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特别是资金、能源、原材料往往成为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桎梏。如何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利用,使其最大可能地形成有效的社会生产力,则是管理应当解决的问题。如果管理不善,不仅资源得不到合理使用,社会经济不能迅速发展,甚至可能导致行贿受贿、贪污腐败等一系列社会经济弊端的产生。
2.作为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落后是阻碍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无论是本国发明的科学技术或是引进的科学技术,并不一定都能自动地形成很高的生产力。许多科技发明被闲置,不少引进的项目技术水平一般,许多引进的先进设备也得不到充分利用,重复引进,重复布点的项目屡禁不止,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各种各样不成功的事例随处可见。关键在哪里?关键仍在管理。宏观管理失控、微观管理又缺乏约束机制。实践一再证明,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才能使科学技术真正转化为生产力。
3.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国家和现代企业建立的基础。如何把不同行业、不同专业、不同分工的各种人员合理地组织起来,协调他们相互间的关系,协调他们与政府的关系,协调他们与各种资源的关系,从而调动各种积极因素,都要靠有效的管理。如果管理不善,就不仅不能调动积极性或者只调动了一部分人的积极性,而且很可能引起社会或企业内部的矛盾和冲突,导致效率低下,从而阻碍社会或企业的发展。
4.实现社会发展和企业或任何社会组织发展的预期目标,都需要靠全体成员长期的共同努力。如何把每个成员千差万别的局部目标引向组织的目标,把无数分力组成一个方向一致的合力,也要靠管理。如果管理不善,组织就会一盘散沙,内耗不止,毫无活力。不仅预期目标不可能实现,而且与强手相比距离愈拉愈远,最后可能找不到立足之地而被淘汰。
5.近几年来,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信息网络、互联网等在中国各行各业中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应用和普及。一方面大大推进了中国管理现代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也使人们亲身感受到现代管理的巨大能量。管理通过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正在改变着人类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及日常生活的方式、方法和内涵。工作质量、服务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都依赖于管理水平的提高。没有管理工作质的飞跃,我们就不可能得到现代科技和物质文明所给予的一切,就可能成为21世纪的野蛮人,贫穷、落后将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
承认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不等于真正理解管理的涵义。什么是管理?近百年来许多学者试图对管理进行定义。以下是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
1.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这是由现代管理理论创始人法国实业家法约尔(Henri Fayol)于1916年提出的。他的论点经过许多人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尽管由于时代的变迁,管理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其观点基本上是正确的,并成为后来管理定义的基础。
2.管理就是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这是美国学者福莱特(Follett)于1942年提出的最精简明晰的定义。这一定义包涵三层涵义。
(1)管理必然涉及其他人;
(2)管理是有目的的活动,管理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
(3)管理的核心问题是管理者要处理好与其他人的关系,调动人的积极性,让他们来为你完成工作。
3.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管理是一门学科,管理学科把管理当作一门真正的综合艺术。这是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于1954年和1989年提出的他对管理的看法。德鲁克充分反映了经验主义学派的观点,一再强调管理是实践的综合艺术,他认为无论是经济学、计量方法还是行为科学都只是管理人员的工具。
4.管理就是决策。这是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Herburt Simon)提出的观点。他把决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1)调查情况,分析形势,搜集信息,找出决策的理由;
(2)制订可能的行动方案,以应对面临的形势;
(3)在各种可能的行动方案中进行抉择,确定比较满意的方案,付诸实施;
(4)了解、检查过去所抉择方案的执行情况,作出评价,制定新的决策。
决策过程实际上是任何管理工作解决问题时所必经的过程。所以从这方面看,说管理就是决策是符合管理实际的。
5.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这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和海因茨·韦里克(Heinz Weihrich)在1993年《管理学》第十版中仍坚持的观点。他们认为这一定义需要展开为:
(1)作为管理人员,需要完成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
(2)管理适用于任何一个组织机构;
(3)管理适用于各级组织的管理人员;
(4)所有管理人员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5)管理关系到生产率,意指效益和效率。
我们认为这一定义真正的闪光点,在于它首次提出了管理定义中包含了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环境。它满足了组织行为学和管理伦理学对管理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也体现了管理对人的起码的尊重和关怀。这正是时代进步的一种标志。
6.管理是对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快速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资源包括人、机器设备、原材料、信息、技术、资本等。这是美国学者加雷思·琼斯(Gareth R. Jones)等于2000年提出的。我国管理学家徐国华教授于1998年就已提出过类似的定义。
7.管理是通过协调其他人的工作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这是斯蒂芬·P·罗宾斯(Stephen P. Robbins)、玛丽·库尔特(Mary Coulter)于2005年《管理学》第八版中所表达的观点。这一定义强调:
(1)管理是协调其他人的工作;
(2)管理应当有效率和有效果;
(3)管理是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各项管理职能。
以上这些关于管理定义的观点,从各个不同角度描绘了管理的面貌。
综合前人的研究,并吸取管理学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最新成果,我们认为对管理定义作如下表述可能较为完整和精辟。
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这一简短的定义包含了丰富的内涵。
管理的目的首先就是为了通过群体的力量实现组织目标。但是应当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组织群体中的个体正在向自由劳动者的方向接近,他们越来越关心个人发展的前景,个人兴趣、个人爱好、个人感情及个人自我实现程度都会成为他们是否愿意在组织中工作或积极工作的原因。另外组织与社会、组织与环境关系越来越密切,因而组织的社会责任也愈来愈重。所以管理不再单纯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同时也要十分关注实现组织中每个人的发展和实现组织的社会责任。
管理不仅要有较高的效率,同时还要有较好的效果。即不仅要正确地做事,并且要力争做正确的事,这样才能又好又快地做事。这一点正是今天战略管理理论成为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后与过去“科学管理”时代的不同之处。
协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组织内部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如人、财、物、信息、技术、专利、社会关系、品牌、声誉等)之间的协调,使其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生成强大的竞争能力;二是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协调。环境包括生态环境、自然环境、社会制度、生活方式、社会大众、法律道德、意识形态、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政府政策、规章制度甚至某种潜规则等。只有环境友好型的组织才会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协调的有效进行所要运用的,在管理学范畴内就是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等管理职能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