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时间:2023-07-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章导读不完全竞争市场有需求方面的不完全竞争、供给方面的不完全竞争以及这两种情况组合形成的情况。本章分析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厂商短期与长期均衡条件的实现问题。然而,现实经济中真正意义上的完全竞争市场并不存在,不完全竞争市场则是常态现象。

本章导读

不完全竞争市场有需求方面的不完全竞争、供给方面的不完全竞争以及这两种情况组合形成的情况。本章讨论的不完全竞争市场是指需求方面的完全竞争与供给方面不完全竞争情况的组合,厂商作为供给者对产品的市场价格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力。本章分析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厂商短期与长期均衡条件的实现问题。最后,引入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并就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在内的四种市场组织的经济效率进行比较,为政府干预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基本依据。

基本概念

完全垄断 垄断竞争 寡头 价格歧视 囚徒困境

本章重点及难点

1.三种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与价格的决定;

2.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供给曲线;

3.价格歧视的含义和种类;

4.博弈论的基本要素、有限次数的博弈均衡;

5.不同市场组织的经济效率的比较。

第六章讨论完全竞争市场时,假定了所有厂商使用的技术既定不变,厂商都只是价格的接受者,即如果一家厂商试图提高其产品价格,即使提高的幅度很小,也会失去所有的顾客;完全竞争只是价格的竞争;微观主体具有完全信息;微观主体行为不具有外部性;产品不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然而,现实经济中真正意义上的完全竞争市场并不存在,不完全竞争市场则是常态现象。在相当一部分市场中,厂商数量有限,产品有差异;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不是水平的,而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厂商不只是价格的接受者,对其产品价格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某种控制能力;如果一家厂商试图提高其产品价格,它可能会失去部分顾客,但不会失去所有的顾客;如果一家厂商试图降低其产品价格,它可能争取到部分顾客,但不可能争取到全部的顾客。此时的市场竞争不再只是价格的竞争,非价格竞争也是竞争的重要手段。由此也就引出了不完全竞争市场的讨论。

我们知道在正常情况下,一种商品的消费者数量往往足够大,以至于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改变消费行为都不能对价格产生影响,而在相当一部分市场中,生产厂商的数量有限,生产出来的产品存在差异。因此,在本章当中我们仅假定消费者是价格的被动接受者,而放弃厂商也是价格的被动接受者这一假定。引入不完全竞争与不完全信息假定,在假定需求方面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情况下,分析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时的最优产量与价格的决定,以丰富经济学对现实经济现象的解释力。按照厂商对产品定价产生影响的“不完全”程度,可以把不完全竞争市场划分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三种形式。在这三种不同形式的不完全竞争市场当中,厂商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时的产品最优产量与价格的决定情况也各不相同。而为了均衡篇幅,将外部性与公共产品属性假定放在本书第十一章讨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