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我国经济正进人中速增长阶段:一方面,增长将呈现“L”型;另一方面,新的增长动力开始出现,经济结构将发生明显变化。总的看来,“十三五”,经济将保持年均6%~7%的增速,平均增速有望达到6.5%。这不仅意味着我国将成功跨越中等收人陷阱,而且意味着我国将为新阶段世界经济增长带来稳定的贡献。
1.转型增长的突出特点
(1)增长对转型的依赖性明显增强。“十三五”,经济转型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实现经济转型的突破,不仅能缓解短期经济增长压力,而且将形成中长期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基础。
(2)一个地区能否成功实现转型是决定这个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例如,“新东北”现象主要是由东北地区转型发展不足和开放程度不够所造成。
(3)经济转型升级将释放增长潜力。经济转型升级的条件下,潜在经济增长率将保持在6%~7%的区间,这是我国维持中速增长的重要基础。由于新的增长动力逐步形成,我国有条件在“十三五”期间实现年均6.5%的经济增长。
2.现代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
(1)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加快经济服务化进程,将为经济增长带来新动力。
第一,初步测算表明,到2020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达到58%左右,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从2014年的62.8%提高到72.5%~79.6%。
第二,1978—2014年,在我国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时,第二产业每增加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6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每增加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33个百分点。
第三,初步估计“十三五”期间服务业每增加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提升0.49个百分点,由此可以带动3.8~4.3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
(2)现代服务业对创新的影响。以区域创新为例,服务业每增加1个百分点,区域创新能力将提高10.4个百分点;区域创新能力每增加1个百分点,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将提高4.3个百分点。
(3)以现代服务业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我国制造业做大做强的关键在于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引领制造业走向中高端。把握全球制造业高端化的大趋势,推动制造业向服务环节延伸和产品定价权向服务环节转移,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型。当前,尤为重要的是要改革不合理的科研奖励制度,形成以成果为导向,着力向科技人员倾斜、有利于科研发展的大环境。
(4)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引领经济新常态。
第一,形成6.5%左右的增长新常态。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左右,就能为我国6.5%左右的经济增长奠定重要基础。
第二,形成新增就业不断扩大的新常态。有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GDP每增加1个百分点,新增就业只有70万~80万人;而到2013年,GDP每新增1个百分点,带动新增就业150万人。[2]这说明,就业不仅与经济增长相关联,也与产业结构变革相关联,服务业已成为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
第三,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常态。现代服务业是朝阳产业,是目前广大社会成员创新创业最有发展前景的领域。
第四,形成利益结构逐步优化的新常态。服务业就业人数的增加,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就业的增加,将有效改变利益结构,加快中等收人群体的形成。
第五,形成绿色增长和绿色转型的新常态。初步测算表明,如果第三产业占比从46.1%提高到55%,以2012年GDP总量估算,我国能耗总量有望下降14.16%,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有望下降18.23%。[3]
3.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1)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在服务型消费带动下,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服务型消费的快速增长,将使投资与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发生历史性变化,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主角”地位将逐步确立。2011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2.83%,首次高于投资贡献率(45.35%)。2015年,最终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为66.4%,比上年高出14.8个百分点,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第一推动力”的地位日渐稳固。
(2)13亿多人的消费全面快速增长不仅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最大亮点,也是经济转型的突出优势。尽管2015年我国经济增速有所下滑,但从实际来看,消费促进了产业变革,起到了稳定经济增长的作用。实践证明,消费既是生产的目的,也是生产的动力。
(3)以服务型消费引领新业态快速发展。消费结构变革驱动经济转型,服务型消费推动服务型经济比重和水平的提高,成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驱动力。以健康服务业为例,近年来全球健康服务业在总支出中占比为15.6%左右,而我国只有1.5%左右。目前,我国对消费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重视还不够。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13亿多人的消费需求,将形成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内生动力。
4.新型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重大作用
(1)人口城镇化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十三五”加快人口城镇化进程,将释放出巨大的“发展红利”:不仅有利于拉动消费,还有利于拓宽投资空间,为去产能、去库存创造有利条件。有研究表明,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拉动GDP增长1.5~2个百分点。预计到2030年,中小城镇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最大推动力,其对城镇GDP增长的贡献将达到40%。[4]
(2)人口城镇化能有效带动投资。有测算显示,近些年每增加一个城镇人口,可带动10万元左右的投资,如果2.7亿农民工转化为市民,将带动27万亿元政府投资。预计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60%以上,由此带来的投资需求约为42万亿元。[5]
(3)人口城镇化能有效拉动消费。研究表明,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将增加2%。[6]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是农民消费的3.6倍。未来5~10年,人口城镇化将带来巨大的消费潜力。
5.“十三五”转型发展要着力解决好五大关系
(1)速度与结构。“十三五”,我国经济转型既面临着短期经济下行压力的诸多矛盾困难,又面临着经济转型升级释放中长期发展潜力的重要机遇。在这个特定背景下,关键是把握好、谋划好经济转型与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以转型发展释放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在保持6.5%经济增速的同时,要重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质量的提升。
(2)短期与中长期。不能就短期而论短期,把矛盾和隐患留给中长期。尤其是不能为了短期的经济增速,而推迟经济结构的调整。解决短期问题,需要从经济转型升级人手,立足2020这个中期化解短期矛盾,实现标本兼治。
(3)政策与体制。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短期内的政策刺激起托底作用。但化解经济下行压力,主要不是靠政策刺激,关键在于适应发展趋势,在制度创新中发挥政策的放大效应。而且,政策要与体制创新相配套,以促进制度创新。
(4)政府与市场。经济生活领域诸多的结构性矛盾源于过多的行政干预导致的政府与市场关系扭曲,但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中又往往不自觉地运用行政手段。结构性改革要防止政府进一步替代市场,严防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回归。
(5)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结构性改革顶层设计很重要,基层改革创新更重要。我国是一个转型中的大国,地方情况千差万别,相当多的改革不能一刀切。改革需要发挥顶层推动和基层创新这两大优势。就是说,既要强化改革的顶层协调和顶层推动,以更大的决心和魄力突破既得利益。与此同时,按照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合理安排改革试点,鼓励地方结合实际进行探索创新,充分发挥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地方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结合本地实际先行先试。建立鼓励改革的激励机制,赋予地方政府更大的改革自主权,营造全社会改革的大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