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清的模式不一定是最好的模式,看不出你怎么赚钱的模式说不定最好。
——马云
“拖延”这个词相信大家都熟悉,它不在外面,就在我们身上。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拖延的毛病,就是明知道要立即做的事情,总是给自己找各种理由而拖着不做,非要等到火烧眉毛,无法再拖时,才硬着头皮敷衍了事。其实,如果你仔细想想,就会发现那些让你顺利拖延的原因大都是站不住脚的,绝大多数原因都是你给自己找的借口。
日常琐事你拖延一下也无妨,如果企业管理者患上了“拖延症”,那后果就很严重了,大好商机将会从你的拖延中溜走,你的企业注定也长久不了。
人为什么拖延?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拖延归根结底是惰性使然。难道不是吗?每当你说拖延之词的时候总认为事情不太着急,日后再做也不迟。但商机稍纵即逝,若不能果断抓住,岂能把握住市场命脉?
马云是一个绝不拖延的人,只要有了想法,他就一定要做,而且是立刻、现在、马上,绝不耽搁。
有媒体发现马云是个武侠迷,于是就为马云和金庸安排了一个会面。见到了自己崇拜多年的偶像,马云非常兴奋。当天,马云和金大侠谈了3个多小时。在这3小时里,马云侃侃而谈,金庸没说几句话。临别之际,金庸为马云手书:“神交已久,一见如故。”从此,二人成了忘年交。
数日后,马云打电话给Porter(阿里巴巴负责公关活动的市场部副总裁)说,他有一个想法,看看能不能实现,就是他发现现在中国互联网的CEO都在打架,各大门派掌门人大有一比高低之势,所以,他想借此契机邀请金庸和新浪、搜狐、网易、8848的掌门人一起在西湖对话,搞个“西湖论剑”。马云话还没说完,Porter就急了,连连否定。Porter的理由是,如今互联网领域的几个CEO之间关系都很僵,再加上金庸又很难请到,这种情况下怎么能搞成“西湖论剑”?Porter的意思很明显,“西湖论剑”是极难的事情,这个烫手山芋他接不了,所以,他巴望着马云第二天就把这事忘了。
马云说干就干,次日,马云就致电金庸,没想到金庸非常爽快地答应了。有了金大侠主阵,马云心里也踏实了。于是,他马上联系网易的丁磊和8848网的王峻涛,没想到两人也都酷爱武侠,一听金大侠做客,立马答应。马云各个攻破,然后他再打电话给搜狐张朝阳,张朝阳虽不是武侠迷,但也答应届时准时赴约。马云最后打电话找到了新浪的王志东,王志东有点矜持,但也没说拒绝的话。
整个事件的过程在Porter看来就是天方夜谭,但马云独自一人用了两天时间就齐活了。事后,马云对Porter说,做商务就这么回事,很多人都有不少好的想法,但重点是你做不做得出来,行动才是硬道理。
2000年9月10日,76岁的金庸在马云的盛情邀请下亲临西湖主持“论剑”,王志东、张朝阳、丁磊、王峻涛四大掌门也悉数到场,数百家媒体争相报道此事。结果那次会上,五位掌门人不谈网络谈武侠,最终五位网侠都得到了金庸手书的“笑傲江湖”。
“西湖论剑”对阿里巴巴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奠定了马云在中国IT行业的影响力,阿里巴巴的品牌从此唱响大江南北。2000年是首届“论剑”大会,此后,该会议逐渐演变成一个在行业内有影响力的公共事件。及至2006年的“西湖论剑”,适逢互联网产业的第二个快速发展期,此时的“西湖论剑”已由最初的五人对垒,变成了全球互联网精英智慧交锋的盛会,它所探讨的内容早已超越了互联网领域。这不论对整个世界的互联网发展来说,还是对行业内的人来说,都是受益匪浅,极具借鉴意义。
这就是马云,他让他的想法落到实处,惠及了数以万计的互联网企业。如果当时马云的想法仅停留于一纸空文,或者拖延到其他时间,那就没有后来的“西湖论剑”。在别人看来,马云这种几近疯狂的做法有些鲁莽,但马云知道商机有限,如果不及时下手,机会就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再者,很多事情如果你不亲自尝试一番,怎么知道苹果是甜的还是酸的?有时候你即便做错了,但你出手非常迅速,这也为你赢得了改正的时间。由此来看,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一定要摆脱“拖延症”,凡事想到了就立马去做。这是魄力,也是成就你大业的必备条件。
创业金手指
拖延是最要不得的,很多人错过了成功,回头一看无不是自己的拖延所致。“现在、互刻、马上去做”应该成为创业者做事的一个口号。不管你的这个想法是否宏伟,想到了就要以最快的速度迈出第一步,不要让外界的言辞左右你的行动。其实成功不难,难就难在你被困难吓倒了,如果你敢跟自己较劲,敢跟拖延说再见,再大的难题都挡不住你。所谓疾风知劲草,就是这个道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