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经济得以快速恢复,QE即量化宽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民间把这俗称为印钞票或者开着飞机撒美钞。那么究竟什么是量化宽松?在中国经济减速疲软的背景下,互联网上关于“七万亿”的说法甚嚣尘上。究竟会不会有中国版量化宽松?我们如何用理性和常识,做出独立判断?
货币,这是一个关系到你的钱包、投资收益的非常重要的源头性问题。假如你想让自己的投资水静流深的话,那么首先要保证大河有水,因为大河无水小河枯。假如唐古拉山停水了,那么长江黄河也会被饿出小蛮腰,你家小区也得停水。因此,源头的货币投放,它的重要程度,就相当于唐古拉山和三江源的地位。俗称的量化宽松,就是一种源头性的货币投放。每当市场出现“四万亿”“七万亿”的说法时,我们总会竖起耳朵听。不理财的人担心钱变毛了;而坚持做投资的人,无论是投资房产、股票还是债券,他们都很希望实行量化宽松,因为资产会因此实现大幅上涨,从而带来投资收益。
所以不论站在哪个角度来思考,绕不过去的一个点都是要首先回答,量化宽松到底是什么东西?它到底是怎么来具体定义的?
量化宽松其实是央行的一种非常特殊的货币政策工具,一般用QE这两个字母来代替。为了方便记忆,你就干脆简单地把Q认作智商,E认作情商吧!它样样都具备,所以是金融世界的万金油。一直以来,这个QE都是美联储的秘密武器,无论格林斯潘还是伯南克,都是以擅长挥舞QE的魔法棒著称。
QE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拉动经济增长。一般情况下,刺激经济,并不需要使用QE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就好比打牌,不可能看到局面差,就直接甩出大王来,一般肯定是留着最后用。对经济增长来讲,看到处境不妙,都是先一张一张打小牌,打单张。降息就是这样一个“单张”,它本质上跟电商“双十一”的促销没有区别。电商打折的目的是为了让你多购物、多消费;而央行降息,这也是一种打折,它促销的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商品,就是资金本身,通过降息这种“打折”的手段,让企业用成本更低的方式,拿到更多的资金用于经济生产。当企业有了资金,就可以去拿地、盖楼、建厂房、搭团队、搞生产,当大家都红红火火干起来时,经济自然也就热火朝天了。这一切的繁荣源头,是从央行的“打折”——降息开始的。
降息拉动经济,这听上去确实道路无比光明,前途一片大好。但是这里有一个不易觉察的大问题:当利率降到零时怎么办?这张牌突然失效了,前面遇到了一堵隐形的墙壁。
在2008年遭遇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就遇到了这个难题,一片危急之时,美联储把联邦基准利率直接降到了0.25%,几乎接近零利率。情急之下手里的牌全部打了出去,那以后怎么办?关键时刻,QE就一声啼哭问世了,它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使命,就是为了解决零利率问题而诞生的。
它是怎么解决的呢?
它是通过央行在公开市场购买长期国家债券、压低利率来实现的。先解释几件事,通常大家讲的利率,其实说的是银行间的相互拆借利率,假如货币是个商品,那么这就是最上游批发商和下游批发商之间做买卖的价格,它是一个隔夜基准利率,就像是批发市场的手机一样,一天一个报价。这是一个短期利率,例如美国,它可以接近于零。
可是要知道,即使短期利率为零,长期利率也不会是零。企业搞投资、做生意,往往它借钱的期限都比较长,你借钱的期限越长,别人收你的利息就会越高,你的成本就变得越高。这个道理很简单,假如有两个人问你借钱,一个人问你借一天,另一个人问你借十年。哪个利息高?一定是十年的利息高。一天无所谓,哪怕白给你用,但是十年之间变数太大,对方跑路怎么办?十年中有巨大的不确定性,为了补偿其中的风险,借款者就得付出更高的代价和成本,于是时间越长利率自然越高,而决定经济发展和企业扩张的往往是中长期信贷利率,这直接决定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和经济的活力。
接下来,就是QE见证奇迹的时刻。当年美联储执行QE政策的具体方法,就是在市场上买入长期国债。假如市场上突然来了一个大买家,那么价格是不是会上升?这个体验大家在股市里都曾经经历过。假如这里有一张债券,10%的利息,票面是100元,到期你拿到10元利息。当这个超级买家出现,它直接把价钱推到了200元,你花了翻倍的成本投资了这张债券,可是你持有到期兑现的本金和利息还是那么多,那么你的收益率自然就因此大幅下降。而国债的收益率,就是那个重要的基石,它在源头决定了这个市场上经济活动的资金成本。
这里面就有两个关键点:第一,虽然短期零利率,但是企业发展都是借长期的钱。用QE的办法,可以把长期的利率降下来,这起到了通俗意义上降息的效果。
第二点更加重要,美联储是一家央行,它的钱是自己印出来的。因此,在拉低利息的同时,它还把自己印的钞票,大量地、直接地稀释到了市场里,所以实行QE的经济体,不仅会呈现利率降低的特点,还会伴随货币贬值的副作用,这是一剂解药,但更是一剂吗啡。
良药苦口利于病。当一剂药方简单粗暴又快速见效时,我们就要提防,它是否伴有严重的副作用。几轮QE拉动的美国经济,付出了巨大代价,它带来了美元的严重贬值,而后重启加息,又扰乱全球资本流动。以史为鉴,中国会有QE吗?目前中国还有两个点以上的利率成本,距离零利率尚且遥远,现在就直接去谈量化宽松,恐怕有杞人忧天的意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