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4日,84岁的乔治·索罗斯在达沃斯的一场私人晚宴上宣布,他将正式退休。此后他的家庭基金将交由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首席投资官打理。从狙击英格兰银行,到20世纪末的亚洲金融风暴,在硝烟四起的货币战中,我们总是能看到那个经历过战争洗礼的匈牙利人的身影,本文将带你走近这个神秘和传奇的投资大鳄——索罗斯的世界,一探究竟。
大师不做空?
金融业内有一种观点:大师不做空。因为资产价格向上的理论高度是无限的,而下跌最多跌到零,价格总不会穿越地心跌到美国去,所以做空不仅在道德上受到谴责,而且也面临着盈利空间受限的束缚。可是对于索罗斯来讲,他的成名作就是做空——也就是借来资产卖出,通过下跌赚钱。他一直在扮演着一个挑战者的角色,他不仅自创学说挑战传统经济学理论,而且拿出真金白银,直接挑战市场中的漏洞。
索罗斯的成名作是两件事:1992年狙击英镑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近两百年以来,英镑一直都是世界的主要货币之一,而且币值非常坚挺。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英国经济不景气,工人也老闹罢工,当时很多人就觉得英镑应该贬值,而后刺激出口。可是英镑并没有选择贬值,而是在1990年加入了欧洲汇率体系,这为后来的一切,埋下了一个巨大的伏笔。
今天,很多货币是钉住美元的,比如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就是港币直接挂钩美元。但是在当时的欧洲,这个欧洲汇率机制是欧洲内部大家互相钉住彼此的货币,相当于三国时期的连船战术。稳定性是增加了,但是一旦其中某一个点起火,整个船队就都会遭殃。在这个汇率体系中,核心货币是德国马克,英镑也选择钉住德国马克。索罗斯看清楚了这些货币之间的相互联系,他先是大举买入德国马克,推高德国马克币值,这么一来,英格兰银行为了维持英镑对德国马克的汇率,就得动用外汇储备来不断地买入英镑维持币值,269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很快被英格兰银行用掉,这时候索罗斯却反手加大德国马克的购买力度,将其币值继续推高,同时狂抛英镑,二者汇率差迅速拉大,英格兰银行外汇储备不足无力承接,最终汇率链条断裂,英镑失控,索罗斯大赚一笔,一战成名!
后来的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索罗斯也是使用了类似的战术,先寻找一个自身内蕴问题的区域经济体,然后确定一个被高估的货币,他选择了泰铢作为突破口做空,然后引发了整个区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索罗斯就像冷静的猎豹和盘旋的秃鹰,一旦发现猎物,他总是能够迅速行动,这其实来源于索罗斯自成一派的学说,他对经济和市场运行的看法,和所有人都完全不同。
索罗斯的核心理念
索罗斯认为,左右着自由市场运行的那双无形大手,其实源于人的“偏见”。所有人的人脑机制先天的盲区和缺陷,使得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都存在“偏见”。“偏见”,恰恰就是主观认识和客观现实之间存在的那个“偏差”,这个偏差在逐步加强,影响力越来越大,直到左右了自由市场经济和资本市场脉搏。这话什么意思呢?你会发现人类经济和生产力的大爆发,源于亚当·斯密提出的分工。几百年来,一个总的社会发展趋势是人们的分工越来越细。工种越来越细分,领域越来越垂直,这就导致了大家的视野都出现了相当程度的盲点。大家都聚焦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在那一亩三分地上辛勤耕耘,各家自扫门前雪。大家对于整体世界的认识都很不全面,我们都成了那个“摸象的盲人”。有人摸到鼻子,有人摸到象牙,有人摸到象腿,这都是对大象的偏见。基于这个偏见的存在,大家无法掌握客观、有效、真实和全面的信息,人们都是根据“偏见”来进行投资交易和决策,所以完全的自由市场并不可靠,它总是不定期抽风、发情、哀号、装死……就像罗伯特·席勒教授写的《动物精神》,它就像动物一样,常常基于本能行动,丧失理性。
索罗斯认为,市场的运行趋势会因为偏见而不断自我强化。在我们的资本市场中,常常充斥着阴谋论、主力论,认为有一双如来佛一样的大手法力无边,任凭孙悟空七十二变也跳不出来。其实按照索罗斯的理念,这不过就是偏见形成的趋势在不断自我强化。索罗斯具体的应用方法,就是在此之上发展出来的“反身性”理论。
“反身性”理论
市场的运行,由经济运行的基本面决定,这一点索罗斯并不否认,但是,基本面会受到人的主观情绪的影响。比如,市场价格一旦上涨,投资人情绪开始出现升温。紧随其后,政策出台,大牌分析师的看多报告也陆续出炉,整个市场就处于一种乐观偏见之中。然后这种乐观情绪会进一步推升股票和资产的价格,价格一涨,人人赚钱,大家都是了不起的盖茨比。于是,大家大笔花钱,接着消费增长,楼市车市两旺。大家发现经济向好,于是对股市更加乐观,股价继续上涨。通过观察会发现,整个蝴蝶效应的起点,并不是真实的经济好转,而是市场中价格的上涨。当这个趋势不断强化,最后却真实地刺激了经济的增长。
这个过程就好比音箱的啸叫现象。大家唱歌的时候都有过类似的体验,当你把麦克风指向响起音乐的音箱,音箱的声音经过麦克风进行了放大,放大后的声音再次从音箱传出,而后又进入麦克风被再次放大,最终在某一个点上,你会听到一声刺耳的巨响,整个过程让人崩溃。这个过程,其实就类似资本泡沫从产生到破灭的全过程。于是就有了索罗斯的那句名言:“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要获得财富,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
拐点之谜
索罗斯的理论完美解释了为什么市场会出现暴涨暴跌,为什么在经济很差的时候,市场却反而可以很好。可是就像牌桌上运气很好的人总是很难收手一样,当一个泡沫被渐渐吹大,人们总是期待它可以变得更大时,不知不觉中,都触碰到了那个盛极而衰的拐点。为什么唯独索罗斯能做到认清假象,并及时退出游戏呢?这个最关键的拐点到底该怎么把握?
这个秘密被隐藏了很久,直到爱尔兰的一家报纸主动邀约采访,索罗斯的儿子说出了真相:他老爸在关键时刻会背疼,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后背一阵撕裂般的创痛。这可能来自于年少经历战争逃难的经历。得益于在资本市场数十年的观察,索罗斯对于危险,已经形成了潜意识般的直觉,一旦这样的神经生理信号出现,索罗斯便大笔押注,重拳出击。
私募巨头黑石的副董事长Byron Wien是索罗斯的朋友。索罗斯曾经问Wien,明明有些日子做了工作也是无用功,为什么你每天都要工作,难道有什么特别的用意?Wien回答他:乔治,你我有个不同的地方,你知道哪天工作是做有用功,但我不知道。
高手,在他看得准的时候,敢于百分百地下注,all in(全押)!如果看不准,一分钱也不浪费。但是新手相反,模棱两可的时候敢于一拍脑袋押下大注,真正大机会出现时反而又犹豫不决、浅尝辄止。这就是普通人和专业者、专业者和大师之间的差别。
索罗斯被誉为掌握了金融炼金术的“巫师”,但是他也像普通人一样,也有犹豫、纠结,甚至恐惧的时刻。
索罗斯的矛盾与挣扎
曾经有一天,索罗斯在他纽约长岛的大别墅度假。晚上,他的一个邻居来找索罗斯诉苦,说他要活不下去了,欠了巨额的债务,言外之意是希望得到索罗斯的帮助。可是索罗斯此刻的表现就像一个冷血纳粹,他在这一刻,变成了他小时候最害怕遇到的人。那一刻的冷静和冷酷,像极了金融市场中那条嗜血的大鳄。
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20世纪80年代末索罗斯的一段经历。
当时,索罗斯乘坐他自己的私人直升机飞往东欧,窗外就是炮火连天,轰鸣不断。直升机上,放满了救灾的物资,当然,还有钱。同行的人问索罗斯,你不害怕下面的高射炮把我们的飞机打下来吗?飞机震得厉害,索罗斯回答,我不怕,但是我很怕后面的水管(救灾物资之一)被震下来,把我们都砸死。
让人难以理解的是,索罗斯在1992年成功狙击英镑一夜净赚10亿美元之后,马上拿出5000万美元进行慈善捐款。让我们凡人更难以理解的是,他竟然可以冒死前往东欧救助,但是在长岛的那一夜,在全球各个被秃鹫嗅到血腥的资本市场,这个“资本大鳄”竟然如此冷酷。
索罗斯与开放社会的建言
按索罗斯的理念,这个世界是不完美的,正是因为“偏见”的存在,使得经济、市场、社会,出现了各种问题。但是因为人具备改变客观环境的能力,当一个“开放社会”形成,它就某种程度上具备了“自我反馈”和“自我纠偏”的力量。索罗斯投入巨额财力和大量精力,就是希望以人的力量来改变这种种的不完美。索罗斯人至中年以后,常常有种幻觉,觉得自己掌握了某种神力,能够掌控和改变世界的力量。可是这种力量来自于何方呢?
巴菲特、索罗斯、比尔·盖茨、拉里·佩奇、乔布斯、埃隆·马斯克等人,为何能获得巨额财富?某种程度上,他们在一开始都感到了自己身上的“使命感”,即“I'm the chosen one”。发心很重要,如果你的发心是造福人类,去创造真正的价值,那么也许你就会被赋予了这种力量。在战火硝烟的东欧,那一刻,索罗斯不是强盗也不是鳄鱼,他为了心中那个开放社会的愿景,宁愿付诸行动甚至生命的代价,所以他死不了,他还有更大的使命。
附录:索罗斯的12条投资心得
1.赚钱,要依靠正常价值的商品出现折扣以及押注意外事件。
如其他伟大的投资者一样,索罗斯非常关注“预期内价值”。预期内价值相当于潜在投资结果的平均权重价值。一个与大多数人不同的投资理念只有在预期内价值积极的时候才是明智的。一方面,索罗斯能够比其他投资者做出更巨大的押注。另一方面,在投资过程的处理上,索罗斯与其他投资者并无根本上的区别。
2.金融市场通常是不可预测的,所以一个投资者需要有各种不同的预先情景假设。
市场“时而”可以预测,但这并不意味着市场“总是”不可预测。如果一个投资者很有耐心,能够等待一个成功押注定价偏差的机会,那么他就能够击败市场。
3.最难判断的事情是:风险达到什么水平是安全的。
风险是你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有三种情况必须要面对:
a.有时你知道风险事件的自然特性和可能性(比如说扔硬币);
b.有时候你只知道这个事件的特性,但不知道其可能性(比如一只指定股票20年内的价格);
c.有时候你甚至连未来可能伤害到自己的事件特性都不清楚(比如恶性黑天鹅事件)。
索罗斯曾表示,这些决定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做出的,这种环境可能是:你有许多反馈回路,其中有些是积极的,有些是消极的,这些反馈互相之间作用,产生出大多数时期内盛行一时的非常规价格模式;但是在个别情况中,一些泡沫的发展释放了其全部的潜能,以至于掩盖了其他影响因素的作用。
想要“安全”,最好的方法就是要有一个“安全边际”。
4.你正确或错误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正确的时候能赚多少钱、错误的时候会亏多少钱。
对于一个投资者最重要的事是“正确性的量级”,而不是“正确的频率”有多高。
5.拥有自信或者持仓较小都是无济于事的。
如果在一个赌注中你赢的概率足够大,那么就大举押注。当索罗斯觉得他自己是正确的时候,几乎没有哪个投资者能够比他下更大的注。
6.我只在有理由上班的时候去上班,而且上班的那天我是真正地在做事情。
一直保持忙碌的交易状态就会产生很多的费用和错误。有时候别那么活跃往往会是一个投资者能做的最好的事情。
7.如果你从中得到了乐趣,那你可能没有赚到什么钱。真正好的投资都是无聊的。
如果你因为投资而非常兴奋,那么你可能是在赌博,而非投资。最好别把自己当赌客,而不把自己当赌客的最好方式就是:只在概率有利于你的时候押注。
8.如果要反映出未来的价格,那么目前的市场价格总是错误的。
索罗斯显然不是一个效率市场假说的信徒。这并不奇怪,因为如果市场总是有效率,他就不会成为富豪。
9.市场能够影响其所期待的事件。
这句话其实就是指市场的“反身性”理论。在索罗斯看来,市场和人们对市场的看法是相互作用的。
索罗斯说:“在认知和现实之间存在一个双向的反身联系,这是一种起初会促进自我强化但最终会导致自我击溃的过程,或者可以说这就是泡沫。每个泡沫都是由一种趋势和一个错误的概念以反身的方式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10.实际生活中,很少能够存在真正的均衡——市场价格总是习惯于波动。
均衡是众多宏观经济学家做出假设的基础,然而索罗斯认为均衡其实是一种幻境。均衡可以让数学计算非常完美,但却往往不符合事实。
索罗斯曾说:“经济思考需要开始考虑现实世界的政策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制造更多的数学方程式。”索罗斯投资观点的形成并不是以理性为主体的。比如说:“当长期趋势失去动能的时候,短期波动性往往会上升,原因很简单——那些跟随趋势的投资人群此时找不到方向了。”
索罗斯还相信:“繁荣—崩溃的过程在形态上是不对称的:一个长期、逐渐形成的繁荣之后往往是急促、短暂的崩溃。”
11.经济史就是永无止境地上演假话和谎言,而不是真理。
能够用语言解释过去所发生的事件,并不意味着这种解释是正确的或者某种理论的基础能够用于预测未来。人类有一种“事后聪明”的缺点。
索罗斯说:“必须要从头到尾地重新思考经济理论,因为那些效率市场假说、理性选择理论所支持的典范,最后实际上都破产了,与雷曼兄弟之后全球金融系统的破产类似。”
12.我富有只是因为我知道我什么时候错了。我基本上都是因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幸存下来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